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新媒介艺术的民间工艺保护研究

作 者: 杜鹤民
导 师: 杨君顺
学 校: 陕西科技大学
专 业: 设计艺术学
关键词: 新媒介艺术 民间工艺 保护 虚拟现实 数字博物馆
分类号: J52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10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五千年的东方古代文明,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不可多得精神文化财富。传统民间工艺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既是古老生活的写照,也是民俗文化的主体。保护民俗文化,保护民间工艺,是对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加强民族凝聚力的有力支持。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本应弘扬的民间艺术正在被当代的年轻人所忽视,如何利用当代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新媒介艺术保护和拯救濒临消失的民间工艺,成为我们所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从民间工艺保护的角度出发,对陕西宝鸡地区的民间工艺实地进行了深入地调查研究,并选取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泥塑、剪纸、木版年画、马勺等民间工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数字化手段运用地研究,把目前较为流行的新媒介形式运用于传统民间工艺的保护当中。1)通过对泥塑、木版年画等民间工艺形式的研究,分析了民间工艺的艺术特点、艺术价值、对当代艺术设计的影响,重点阐明了民间工艺作为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的重要性。2)利用数字化三维建模软件和图像图像软件,对民间工艺品进行数字化模拟与保存,并把分析结果建立数据库,可以提供给当代设计师在设计中进行学习和借鉴。3)利用网络技术,建立数字化博物馆模型,通过计算机的存储优势,提供关于民间工艺的海量信息。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真正实现博物馆的仿真展览功能。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1 绪论  10-16
  1.1 研究背景  10-11
  1.2 国内研究现状及进展  11-12
    1.2.1 民间工艺保护及研究现状  11
    1.2.2 基于新媒介艺术的民间工艺保护及研究现状  11-12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2-13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1.4.1 研究的目的  13
    1.4.2 研究的意义  13
  1.5 论文内容组织结构  13-16
2 民间工艺概述  16-25
  2.1 宝鸡地区的民间工艺  16-21
    2.1.1 凤翔泥塑  16-18
    2.1.2 凤翔木版年画  18-19
    2.1.3 剪纸  19-20
    2.1.4 社火脸谱  20-21
  2.2 民间工艺的艺术特征  21-22
    2.2.1 材质特征  21
    2.2.2 寓意特征  21-22
    2.2.3 色彩特征  22
  2.3 民间工艺的艺术价值  22
  2.4 民间工艺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22-24
  2.5 本章小结  24-25
3 新媒介艺术理论及新媒介艺术在民间工艺保护中的应用  25-35
  3.1 新媒介艺术理论  25-30
    3.1.1 数字化技术与艺术  25-26
    3.1.2 数字化平面艺术  26
    3.1.3 数字视频与三维艺术  26-27
    3.1.4 虚拟现实  27-29
      3.1.4.1 虚拟现实的主要特征  28
      3.1.4.2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  28-29
    3.1.5 网络多媒体艺术  29-30
  3.2 新媒介艺术在民间工艺保护中的可行性  30-34
    3.2.1 民间工艺的数字化  30-31
    3.2.2 数字博物馆理论  31-34
      3.2.2.1 数字博物馆的关键问题  32-33
      3.2.2.2 民间工艺数字博物馆模型  33-34
  3.3 本章小结  34-35
4 民间工艺数字化采集的实现  35-47
  4.1 民间工艺的图形图像化处理  35-37
    4.1.1 数字化图像的处理  35-36
    4.1.2 民艺品的矢量化处理  36-37
  4.2 民间工艺品的三维建模技术  37-46
    4.2.1 多边形建模技术的实现  38-41
      4.2.1.1 蒙皮法和素描法  38-39
      4.2.1.2 泥玩具建模分析  39-41
    4.2.2 贴图技术  41-45
      4.2.2.1 Unwrap UVW 技术原理  42
      4.2.2.2 泥塑马贴图中展平贴图技术的运用  42-45
    4.2.3 其他建模  45-46
  4.3 本章小结  46-47
5 民间工艺虚拟展示技术的实现  47-61
  5.1 虚拟现实的实现方法  47-56
    5.1.1 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RML  47-51
    5.1.2 商用虚拟现实工具软件  51-56
      5.1.2.1 Viewpoint 技术  51-52
      5.1.2.2 Quick Time VR 技术  52-53
      5.1.2.3 Cult 3D 技术  53-56
  5.2 民间工艺虚拟展示的商用软件技术实现  56-60
    5.2.1 民间工艺虚拟展示的VR ToolBox 技术实现  57-60
      5.2.1.1 全景图的准备  57
      5.2.1.2 VR ToolBox 中的制作  57-60
  5.3 本章小结  60-61
6 数字博物馆人机系统研究  61-71
  6.1 建立有效沟通方式的理论  61-66
    6.1.1 沟通的内涵  61-62
    6.1.2 设计管理中沟通体系的架构  62-63
    6.1.3 有效沟通方式的建立  63-66
      6.1.3.1 影响有效沟通的因素  63
      6.1.3.2 建立有效沟通方式的方法  63-66
  6.2 人机界面设计理论  66-70
    6.2.1 人机界面的设计原则  66-69
      6.2.1.1 用户参与  66-67
      6.2.1.2 界面设计一致性  67-68
      6.2.1.3 良好的信息反馈  68-69
      6.2.1.4 较强的容错性与安全性  69
    6.2.2 人机界面的设计方法  69-70
  6.3 本章小结  70-71
7 凤翔民艺数字化博物馆的应用验证  71-81
  7.1 凤翔民艺数字化博物馆的基本架构  71-72
  7.2 信息库设计  72
  7.3 人机界面设计  72-78
    7.3.1 界面基本要求分析  72-74
    7.3.2 动画式主页设计  74
    7.3.3 人机交互界面基本设计原则的运用  74-75
    7.3.4 页面的导航设计及iframe 技术的运用  75-78
      7.3.4.1 iframe 标记  76-77
      7.3.4.2 在页面上嵌入iframe  77-78
      7.3.4.3 页面上的超链接指向嵌入的网页  78
    7.3.5 虚拟展示的实现  78
  7.4 系统运行环境  78-80
  7.5 本章小结  80-81
8 结论  81-84
  8.1 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  81-82
  8.2 主要创新点  82-83
  8.3 尚待研究的问题  83-84
参考文献  84-87
致谢  87-8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8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其他学术论文  88-89

相似论文

  1. 吉林市历史风貌区保护研究,TU984.114
  2. 兴城古城保护研究,TU984.114
  3. 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形态特征与保护对策研究,TU984.114
  4. HID灯整流效应的研究,TM923.32
  5. 2D人脸模板保护算法研究,TP391.41
  6. 矢量CAD电子图纸保护系统研究,TP391.72
  7. 基于距离映射码的安全指纹认证研究,TP391.4
  8. VRGIS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TP311.52
  9. 芦苇基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Q174.1
  10. 乌贼墨—黄芪合剂缓解化疗副作用研究,R285.5
  11. 论我国农民环境权的保护,D922.68
  12. 三维服装虚拟变形及展示技术研究,TS941.26
  13. 酵母抗冻性研究及其在冷冻面团中的应用,TS213.2
  14.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研究,X36
  15. 公共行政学范式的厘清与界定,D035
  16. 江苏省陆栖濒危脊椎动物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区研究,Q948.2
  17. 羊种布鲁氏菌16M优势蛋白抗原的鉴定,S852.61
  18. 栖霞山景区植物资源调查、保护与开发利用,Q948
  19. 傣族生态文化及其法律保护研究,D922.6
  20. 连续种植超级稻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S511
  21.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全菌结合类M蛋白亚单位灭活疫苗的研制,S858.28

中图分类: > 艺术 > 工艺美术 > 中国工艺美术 > 民间工艺美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