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ASM的人脸面部关键特征点定位算法研究

作 者: 范玉华
导 师: 马建伟;宋书中
学 校: 河南科技大学
专 业: 计算机应用技术
关键词: 人脸特征点定位 主动形状模型 Log-Gabor小波 主成分分析
分类号: TP391.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358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人脸面部的关键特征点定位既是人脸识别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计算机视觉和图形学领域的一个基本问题。在人脸检测的基础上,面部关键的特征点定位试图定位人脸面部主要特征点的位置以及眼睛和嘴巴等主要器官的形状信息。目前最好的自动人脸识别(AFR)系统在理想情况下已经能够取得可以接受的识别性能。但测试和实践经验表明:非理想条件下的人脸识别技术还远未成熟,要开发出真正鲁棒、实用的AFR应用系统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大量的关键问题,尤其是需要研究作为识别必要前提条件的人脸面部的关键特征点的精确定位问题。本文重点讨论了基于主动形状模型的人脸面部的关键特征点定位算法。首先研究了点分布模型,并在训练样本对齐、形状变换建模和基数目的选择三方面分别展开讨论,然后详细描述了主动形状模型算法的整个搜索过程和多分辨率框架,并讨论了相关工作。为了提高主动形状模型(ASM)算法的性能,提出了改进的ASM算法:在人脸区域检测的基础上首先精确定位出虹膜的位置并计算出平均形状模型初始化所需要的相关参数;采用基于整脸的全局形状模型和基于人脸面部的各个显著特征区域成分形状模型相结合的多模型ASM分次搜索的优化方法,并加入人脸面部的相似性构形办法对特征点的总体定位结果进行总体优化;在主动形状模型算法的特征扩展方面根据为特征点局部灰度建模时所采用的信息特征不同分为两种:采用Log-Gabor小波子系数特征完全代替灰度信息对每个特征点周围纹理信息进行描述并建立纹理模型;将特征点的局部灰度信息和其特定方向上的Log-Gabor小波子系数特征进行融合对特征点局部进行纹理建模;加入了边缘约束策略,减小了特征点目标搜索的区域。实验证明,改进后的主动形状模型算法与其传统算法相比,特征点的定位精度整体上有了显著提高,并且对图像中的光照和噪音影响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对实验中出现的不理想特征点定位结果进行分析,对影响算法搜索的各种因素进行讨论,指出初始化对于搜索的成败往往起了决定作用,而光照变化、姿态变化、表情变化、毛发饰物的遮挡、训练集不足等因素对搜索也有重要的影响。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8
第1章 绪论  8-19
  1.1 人脸识别综述  8-16
    1.1.1 人脸识别研究背景  8-10
    1.1.2 人脸识别的国外研究历史、现状概述  10-12
    1.1.3 人脸识别的国内研究现状  12
    1.1.4 人脸识别过程及存在的问题  12-15
    1.1.5 人脸识别主要技术方法  15-16
  1.2 人脸面部关键特征点定位的研究意义  16-17
  1.3 课题的主要工作  17-19
第2章 主动形状模型算法  19-38
  2.1 引言  19-21
  2.2 主动形状模型的思想和算法  21-37
    2.2.1 ASM 的思想  21
    2.2.2 ASM 的算法  21-37
  2.3 本章小结  37-38
第3章 小波分析及二维LOG-GABOR 小波  38-52
  3.1 引言  38
  3.2 小波分析  38-47
    3.2.1 Gabor 变换及函数特性  39-43
    3.2.2 Log-Gabor 变换及函数特性  43-47
  3.3 基于LOG-GABOR 小波的纹理重构  47-51
    3.3.1 Log-Gabor 滤波器构造  47
    3.3.2 Log-Gabor 滤波器优化  47-49
    3.3.3 多尺度Log-Gabor 滤波  49
    3.3.4 滤波计算方法  49-50
    3.3.5 滤波结果  50-51
  3.4 本章小结  51-52
第4章 ASM 在人脸面部关键特征点定位中的应用  52-66
  4.1 引言  52
  4.2 本文对ASM 所做的改进  52-56
    4.2.1 平均形状模型的初始化  52-53
    4.2.2 特征扩展方面的改进  53-55
    4.2.3 边缘约束策略  55
    4.2.4 多ASM 模型以及人脸面部相似性构形约束策略  55-56
  4.3 改进的ASM 在人脸面部关键特征点定位中的应用  56-59
    4.3.1 改进的ASM 的训练阶段  56-58
    4.3.2 改进的ASM 的搜索阶段  58-59
  4.4 实验和结果  59-64
    4.4.1 实验步骤和流程  59-61
    4.4.2 实验流程图  61
    4.4.3 实验结果  61-64
  4.5 本章小结  64-66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66-69
  5.1 总结  66-67
  5.2 展望  67-69
参考文献  69-74
缩略语词汇表  74-75
致谢  75-7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6

相似论文

  1. 基于质谱的雷公藤甲素肝脏毒性代谢组学研究,R285
  2. 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在学科建设中的应用,G642.4
  3. 高分辨率SAR影像裸土信息提取及土壤含水量反演初探,S152.7
  4. 高光谱图像技术诊断黄瓜病害方法的研究,S436.421
  5. 旅游对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植被的影响,S759.9
  6. 太行山猕猴掌面花纹嵴数的形态学研究,Q954
  7. 赵官煤矿下组煤底板突水预测及防治技术研究,TD745
  8. 重庆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F224
  9. 基于神经树的人脸识别方法研究,TP391.41
  10. 学生数学建模能力评价体系及应用实例,O141.4-4
  11. 草原公路光环境对驾驶员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U491.254
  12. 面向肺部CAD的特征提取、选择及分类方法研究,TP391.41
  13. 基于MMTD的人脸识别方法研究,TP391.41
  14. 黄冈市旅游产业的竞争力评价与发展战略,F592.7
  15. 农村信息化推动苏南区域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对策研究,F127;F224
  16. 分子三次、分母二次有理样条权函数神经网络研究及应用,TP183
  17. 河南省文化遗产价值指标体系研究,G122
  18.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临沂市电子政务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G206
  19. 基于人脸识别的图像美化系统设计与实现,TP391.41
  20. 基于特征融合的人脸识别算法研究,TP391.41
  21. 水下目标的视觉检测与识别,TP391.4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机的应用 > 信息处理(信息加工) > 模式识别与装置 > 图像识别及其装置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