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电磁兼容自动测试平台设计

作 者: 刘浩
导 师: 邱扬
学 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专 业: 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
关键词: EMC测试 平台 虚拟仪器 仪器可互换
分类号: TP311.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416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电子和电气设备的密度急剧增加,无线电频谱日益拥挤,对电子设备或系统的电磁兼容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磁兼容测试技术是电磁兼容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是验证电子设备EMC设计、认证的合理性并最终评价电子设备质量以及EMC研究中的重要手段。目前,大多数电磁兼容实验室已经采用了自动测试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测试工作的效率和精度,但存在着如下缺点:(1)完整的模块化的自动测试系统开发较少; (2)系统开发缺乏一种统一和规范性的方法; (3)系统开发的开放性差,不易升级和维护。平台的概念在具有业务结构分层化、实现方法简单化,低成本、高效率、分工化等优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本文以实际项目的开发为背景,针对虚拟仪器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首先研究了自动测试软件开发中涉及的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技术以及基于IVI的仪器可互换技术。根据以上理论基础,构建了电磁兼容自动测试平台框架结构,并对其核心部分功能层组件进行了详细设计,规定了基于平台的电磁兼容自动测试系统的开发规范。接着本文基于平台开发模式和思路,开发和设计了方舱电磁兼容自动测试系统,并给出系统实际测试结果.在论文的最后对整个论文作了总结,并对以后的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本文设计的平台具有分层化结构、功能的可伸缩性和仪器无关性特征,为电磁兼容自动测试系统的开发和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第一章 绪论  7-11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7-10
    1.1.1 电磁兼容测试概述  7-8
    1.1.2 电磁兼容自动测试技术的发展  8-9
    1.1.3 平台概念的提出和意义  9-10
  1.2 论文主要内容  10-11
第二章 平台关键技术分析  11-29
  2.1 虚拟仪器  11-16
    2.1.1 虚拟仪器的概述  11-13
    2.1.3 虚拟仪器的结构  13
    2.1.4 虚拟仪器软件开发平台  13-14
    2.1.5 虚拟仪器最新发展  14-16
  2.2 基于组件的应用软件开发技术  16-20
    2.2.1 组件技术概述  17-18
    2.2.2 基于组件的应用软件开发模型  18-19
    2.2.3 基于组件的虚拟仪器设计  19-20
  2.3 基于IVI 的仪器可互换技术  20-29
    2.3.1 IVI 标准概述  20-22
    2.3.2 IVI 驱动器体系  22-24
    2.3.3 仪器互换性的实现  24-26
    2.3.4 IVI 驱动器的应用  26-29
第三章 电磁兼容自动测试平台的设计  29-45
  3.1 平台需求分析  29-30
  3.2 平台框架模型搭建  30-32
    3.2.1 基本框架  30-31
    3.2.2 层次说明  31-32
    3.2.4 平台的特征  32
  3.3 功能层组件的设计开发  32-42
    3.3.2 开发工具的选择  33-34
    3.3.3 组件设计  34-42
  3.4 基于平台的系统开发规范  42-45
    3.4.1 系统组建方法  42-44
    3.4.2 应用层界面设计  44-45
第四章 方舱电磁兼容自动测试系统的开发  45-57
  4.1 测试原理  45-47
  4.2 总体方案设计  47-49
    4.2.1 功能概述  47
    4.2.2 技术方案  47-48
    4.2.3 硬件配置  48-49
  4.3 软件实现  49-54
    4.3.1 需求分析  49-51
    4.3.3 界面设计  51-53
    4.3.4 功能集成  53-54
  4.4 测试实例  54-57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7-59
  5.1 全文总结  57
  5.2 工作展望  57-59
致谢  59-60
参考文献  60-63
研究成果  63-64

相似论文

  1. 八作动器隔振平台的六自由度容错控制研究,TB535.1
  2. 压气机优化平台建立与跨音速压气机气动优化设计,TH45
  3. 陀螺稳定吊舱控制系统稳定回路设计与研究,V241.5
  4. 陀螺稳定跟踪平台研究,V241.5
  5. 超高空观测平台姿态控制设计与控制策略研究,V249.1
  6. 惯导平台测试方法与参数辨识研究,V249.322
  7. 基于LAH032.905标准的汽车点火线圈终检系统研究,U472.9
  8. 光电对抗试验系统软件平台开发,TP311.52
  9. 临近空间图像侦察系统中的图像恢复技术研究,TP391.41
  10. 陀螺稳定平台伺服控制系统研究,TJ765
  11. 医疗信息集成平台中DICOM中间件及访问控制模型的设计与实现,TP311.13
  12. 在智能手机环境下健康管理功能设计与研究,TN929.53
  13. 近壁面环境下UUV回收过程的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TP273
  14. 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监管RFID系统,TS201.6
  15. 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总体与压载系统初步研究,TE951
  16. 海上平台消防系统研究,U698.4
  17. 基于RFID和GPRS的无线通信平台的医疗应用,R319
  18. 转基因大豆玉米小麦信息平台建设及转基因大豆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S565.1
  19. 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治疗老年胫骨平台SchatzkerⅡ、Ⅲ型骨折的疗效比较,R687.3
  20. 可燃气体泄漏扩散的CFD模拟研究,X937
  21. 基于windows xp嵌入式系统的心电检测分析仪,R197.39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机软件 > 程序设计、软件工程 > 软件工程 > 软件开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