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血栓抽吸与替罗非班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作 者: 肖飞
导 师: 徐卫亭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心血管病学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血栓抽吸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 /Ⅲa受体拮抗剂 替罗非班
分类号: R542.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比较血栓抽吸(thrombus aspiration)与血小板膜糖蛋白(glycoprotein ,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中的不同应用对术后心肌微循环灌注、心肌标志物、心脏结构和功能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09年11月至2010年4月于我院就诊STEMI患者共114例。根据PPCI过程中对血栓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单纯介入组(对照组)(n=35)、血栓抽吸组(n=42)、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组(n=37)。比较各组术后即刻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TMP)分级、校正的TIMI帧数(CTFC)、术后2小时ST段50%回落、术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峰值和达峰时间、术后严重出血情况、住院期间再发心肌梗死和死亡等指标。术后1周和6个月时超声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壁运动积分(WMS)、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根据检测结果分别计算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和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比较三组患者心功能恢复情况。最后,比较1个月、6个月三组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卒中及靶血管重建的发生情况。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血栓抽吸组和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组术后即时TIMI3级血流灌注比例显著升高(83.33% vs 59.46%,P<0.05;86.49% vs 59.46%,P<0.05),而无复流(TIMI0-1级)患者比例显著降低(9.52% vs 22.86%,P<0.05;8.11% vs 22.86%,P<0.05);与对照组相比,血栓抽吸组和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组CTFC计数显著减少(21.8±7.2 vs 31.5±5.8,P<0.05;20.9±6.3 vs 31.5±5.8,P<0.05);心肌灌注TMP3级患者比例在血栓抽吸组和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组亦显著升高(80.95% vs 60%,P<0.05;83.78% vs 60%,P<0.05),而TMP≤2级比例则显著降低(16.67% vs37.14%,P<0.05;13.51% vs 37.14%,P<0.05)。与血栓抽吸组相比,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组TIMI3级和TMP3级患者比例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相比,血栓抽吸组和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组术后2小时ST段50%回落患者比例显著升高(49.7% vs 21.4%,P<0.05;56.8% vs 21.4%,P<0.05),而血栓抽吸组与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住院期间,与血栓抽吸组和对照组相比,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组CK-MB峰值降低(167.7±82.4 vs 285.7±69.2,P<0.05;167.7±82.4 vs 289.1±76.1,P<0.05), cTnI峰值降低(27.2±35.9 vs 54.2±40.3,P<0.05;27.2±35.9 vs 63.7±49.7,P<0.05),hs-CRP峰值降低(26.4±20.8 vs 64.0±29.1,P<0.05;26.4±20.8 vs 73.6±33.5,P<0.05),CK-MB达峰时间(9.0±6.7 vs 14.1±3.4,P<0.05;9.0±6.7 vs 13.2±5.2,P<0.05)、cTnI达峰时间(10.1±6.3 vs15.3±4.8,P<0.05;10.1±6.3 vs 14.5±8.6,P<0.05)、hs-CRP达峰时间(31.6±17.5 vs 72.9±30.1,P<0.05;31.6±17.5 vs 76.8±38.4,P<0.05)均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期间与血栓抽吸组和对照组相比,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组再次心肌梗死及死亡的发生率有减少趋势,但未有统计学意义(P>0.05)。3、PCI术后一周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组患者左心功能各参数优于血栓抽吸组和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I术后6个月时三组患者WMSI等功能参数均较PCI术后1周时改善,且PCI术后6个月时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组WMSI明显低于血栓抽吸组和对照组(1.17±0.09 vs 1.43±0.12,P<0.05;1.17±0.09 vs 1.56±0.11,P<0.05);LVEF亦优于血栓抽吸组和对照组(57.7±10.3 vs 52.4±9.3,P<0.05;57.7±10.3 vs 50.7±5.5,P<0.05),LVESVI,LVEDVI较血栓抽吸组和对照组亦有改善趋势。4、随访1个月和6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血栓抽吸组和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组MACE发生率与心源性死亡率均有减少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行PPCI治疗过程中应用血栓抽吸技术可以降低血栓负荷,增加术后即时心肌灌注水平,改善近期心脏功能及临床转归。2、术前早期应用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可进一步减少血栓抽吸后微循环血栓的形成与栓塞,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心室重构与心脏功能,从而改善临床转归。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R542.22
  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变化分析,R542.22
  3. 甲状腺激素和白细胞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心衰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R542.22
  4. 冠脉内注射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的影响,R542.22
  5. 青年与老年首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的研究,R542.22
  6. 高敏肌钙蛋白T检测在心肌梗死中应用价值的研究,R542.22
  7. 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激性血糖增高与其预后相关性的研究,R542.22
  8. 不同方法移植骨髓基质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对心梗面积的影响,R542.22
  9. 超声二维应变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与延迟支架置入术的临床价值,R542.22
  10. 对有无既往心绞痛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R542.22
  11. 心率变异性与冠状动脉病变及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关系,R541.4
  12. 行急诊PCI术并合并心源性休克STEM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R542.22
  13.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及院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R542.22
  14. 左房容积指数在急性心肌梗死预后中的价值,R542.22
  15. 经H2O2预处理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急性心梗后心室重构影响的实验研究,R542.22
  16. 特力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R542.22
  17.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与冠心病及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R541.4
  18. 不同部位冠状动脉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术后的预后比较,R542.22
  19.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间期变异性及心率变异性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分析,R542.22
  2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高血糖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542.2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 心脏疾病 > 心肌疾病 > 心肌梗塞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