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民族精神教育

作 者: 周新秀
导 师: 赵兴胜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中国近现代史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 民族精神教育 山东抗日根据地
分类号: K26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7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以山东抗日根据地为例,研究了中共中央及山东党组织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理论、政策、实践、经验。本文的研究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领导人提出的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根本原因、主要内容、目标定位以及山东党组织是如何理解阐释的。二是山东党组织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总体设计和具体的政策、措施、方法,体现为在干部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中分别是如何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三是民族精神教育所起的重要作用,体现为对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发挥的重要作用,对促进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四是山东抗日根据地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实践给予我们的启示。本文的创新在于:一是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确定的民族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体现:即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教育、民主教育、科学教育;二是系统整理了山东抗日根据地党组织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政策、措施、效果;三是论述了民族精神教育在实现民族解放与独立、推动民族进步与发展中的突出作用。本文较为系统总结了抗日根据地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实践经验,以期对于我们在新的形势下推进民族精神教育,进一步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提供有益的借鉴。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8
导言  8-17
  一、现形势下开展民族精神研究的意义  8-12
  二、民族精神及其教育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4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7
第一章 抗战时期中共民族精神教育的理论与政策设计  17-30
  一、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教育的理论阐释  17-24
  二、山东抗日根据地贯彻中央决策的措施与方法  24-30
第二章 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民族精神教育  30-53
  一、在干部教育中开展民族精神教育  30-34
  二、在学校教育中开展民族精神教育  34-37
  三、在社会教育中开展民族精神教育  37-41
  四、在民主政治建设中开展民族精神教育  41-46
  五、在文化建设中突出民族精神的主旋律  46-53
第三章 民族精神教育对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  53-60
  一、民族精神教育对根据地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53-56
  二、民族精神教育促进了民族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56-60
结语  60-66
参考文献  66-72
致谢  72-73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3

相似论文

  1. 福建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研究(1949-1976),D665
  2. 哲学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研究,D25
  3.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D61
  4.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改革与完善的路径选择,D25
  5. 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D262.11
  6. 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的历史发展和现实启示,F301
  7. 郭沫若与中国共产党(1919-1958),D239
  8.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研究,D25
  9. 胡锦涛党建思想研究,D26
  10.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理论学习的认识和实践,D261
  11. 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政治合作研究,K827
  12. 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制度基本框架建设研究,D262.11
  13. 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创新研究,D267.6
  14. 中国共产党“五四”纪念评述之嬗变研究,K261.1
  15. 革命与乡村社会变迁,K265
  16. 抗战时期《中央日报》社论的舆论引导研究,K265.9
  17. 浅析抗日战争时期民国遗产税法律制度,D922.22
  18.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刑法思想研究,D909.2;D924
  19.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女子教育研究,G776
  20. “民主新路”何以可能,D621
  21.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价值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61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