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黎明之宅》中寻找道教生态智慧之光

作 者: 李蔚
导 师: 王勇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道教 神话 循环 生态自然观 生态道德伦理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8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论文是以美国印第安作家史考特莫曼戴的著名小说《黎明之宅》为例证,采用中国传统道教的思想体系做框架,找寻小说中闪现的道教智慧,从而得出这两种不同的体系对于自然的认知态度上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尤其是生态世界观和道德观。这种态度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并应用到当代工业化进程的社会里面,来减轻人类对自然的破坏程度,最终让我们和我们的后代受益。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虽不如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显赫,但是也有其巨大的贡献,道教蕴含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的崇拜。基于这些思想从而提出了一些影响深远的生态伦理思想。而这些思想竟然和美国的印第安人的很多观点不谋而合,本论文就是要从这本小说中把符合这些思想的信息都挖掘分析进而论证他们的相似之处。美国本土作家史考特莫曼戴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著名小说“黎明之宅”,讲述了一个来自印第安部落的主人公,在经历了战争后,心灵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痛,后又在白人文化统治的社会中失语,酗酒,迷失自我,最后重新回到了属于他自己的文化和部落,找寻到了生命存在的价值的故事。本文在对整个故事娓娓道来的同时,流露出印第安对自然的尊重,本文正是立足于这一点,从这篇小说中找出与道家思想及其相像的印第安人文化中对自然的观点,将小说中闪现的智慧放在道教生态伦理思想的框架下予以分析说明,第一章是关于两种思想体系的起源问题,道教和本书中都提到了神话对各自文化的重要影响,道教有很多仙人道士的神话传说,而印第安文化又有很多有关动物的神奇口述故事,而且两者都相信生命是轮回的,自然万物像圆圈一样是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第二章是关于生态自然观,提出了“天人合一”,“天父地母”,“道法自然”,而这三个方面正是道教生态学就如何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思想:而在这部小说印第安人对这三个道教提出的思想却都找到了相对应的描述和例证。第三章是关于生态道德观方面的阐述,依据的思想是人人平等,人与自然平等,物物平等的(从以前的“人类中心主义”到“生物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以及后来发展起来的“深层生态学”,非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与自然界生物以及整个生态系统具有同等的价值和平等的权利,认为人与生物以及自然界的所有因素处于同一的整体之中,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相互作用,这种新的生态理念正越来越受到普遍的重视和认同)平等思想,在《黎明之宅》中,印第安人那种以自然界的动物自喻,以及从动物身上得到启发的精神无不透漏着他们与大自然和平相处的高尚生态思想。在这种思想中,特别是以生命伦理为特征,而且道教的“生命”不仅仅是指人的生命,还包括动物,植物的生命以及天地的生命,包含伦理关怀、处世原则、人生境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提出“物物平等”的道德认知,倡导“敬畏生命”的道德情怀,并且还建立“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道德准则,从而形成了以生命为中心的生态伦理观。而本篇小说《黎明之宅》也从头到尾都渗透的印第安人对自然的热爱,把自己当成是自然的一部分。其中大量的对原住地美好自然景观的描写,对植物和动物的生动描绘,和道教的生态思想相互呼应,相得益彰,令人惊叹。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道家生态智慧的精髓,始终贯穿于印第安的文学作品《黎明之宅》中的生态伦理学,从而了解到中国的道教和印第安文化的知识体系有所交叉有所相似,而这些交叉之处则呈现出很强的现代生态意义。同时这种对自然并无索取无功利心的态度在今天的工业社会里是很有价值的,对于中国,在进行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本文的选题也有其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全文目录


ABSTRACT  7-10
摘要  10-12
Introduction  12-17
Chapter One: Similarities from the Origin of Taoism and Indian Culture  17-23
  1.1 The Influence of Myth  17-19
  1.2 All about "Circle"  19-23
Chapter Two: Ecological Natural Views  23-38
  2.1 Heaven and Man Unite One(Tian Ren He Yi)  24-30
  2.2 Heaven is Father, Earth is MothertTtong Tian Fu Di)  30-35
  2.3 Do According to Tao viz. Natural philosophy  35-38
Chapter Three: Ecology Moral Outlook  38-46
  3.1 The Awe of Life  38-41
  3.2 The "Life Equal" Mind and "Charitable Mind to Creation"  41-43
  3.3 Scanty Desires (Being Frugal)  43-46
Conclusion  46-48
Bibliography  48-51
Acknowledgements  51-52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2

相似论文

  1. LNG系统中工作压力设定依据与换热器正交试验设计,TQ051.5
  2. 60Si2Mn钢热机械损伤行为研究,TG142.15
  3. 循环流化床内颗粒聚团的传热特性研究,TK124
  4. 二次风射流对1025t/h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空气动力场的研究,TK229.66
  5. 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TM912.9
  6. IGCC系统高温合成气中碱金属凝结特性的试验研究,TM611.3
  7. 直接序列扩频信号检测与参数估计方法研究,TN914.42
  8. 云南旅游小镇循环经济建设研究,F592.7
  9. 基于福利经济学的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研究,F590
  10.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旅游环境伦理研究,F590
  11. 生产用水高度循环对造纸施胶的影响和改善,TS727.5
  12. 基于化学链方式制取O2-CO2混合气的实验研究及分析,O611.3
  13.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物质能利用模式研究,S216
  14. 外来植物苏门白酒草和水花生入侵对土壤碳氮过程的影响,X173
  15. 发酵—酶解耦联脱囊衣工艺研究,TS295.6
  16. 移动循环式小型烘干机的研制,S226.6
  17. 叶绿素缺乏对大豆叶片光能分配及耐光抑制特性的影响,S565.1
  18.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血浆S-100β蛋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R614
  19. 循环流人工湿地处理养猪废水及沸石再生的研究,X713
  20. 丛枝菌根真菌(AMF)对黄瓜植株盐胁迫伤害的缓解及其生理效应研究,S642.2
  21. 光强对罗勒叶中花青素含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S636.9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