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化学链方式制取O2-CO2混合气的实验研究及分析

作 者: 张腾
导 师: 蔡宁生
学 校: 清华大学
专 业: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关键词: O2/CO2循环燃烧 空分制氧 钴基制氧剂 缩核模型
分类号: O61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来源,O2/CO2循环燃烧是一项非常有潜力的碳捕集技术,而且特别适合于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O2/CO2循环燃烧需要空分制氧,会使常规电站的净效率大幅下降。目前的几种空分制氧方式均是制纯氧,制氧系统投资大,能耗高。针对O2/CO2循环燃烧实际所需的仅是O2浓度为20-40%的O2-CO2混合气这一特点,本文研究了采用化学链方式直接制取这种混合气以降低制氧能耗。采用浸渍担载法制备了钴基制氧剂颗粒,通过XRD分析了颗粒成分,通过SEM观察了颗粒微观结构。在TGA上研究了制氧剂颗粒在不同温度下和不同氧浓度下的吸氧特性以及在CO2气氛下的解吸特性。实验结果显示制氧剂颗粒不会与CO2发生反应,吸氧和解吸反应速率较好,通过不同氧浓度下的初始分解温度获取了钴基制氧剂的热力学平衡关系式,采用缩核模型对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获取了动力学参数。针对钴基制氧剂熔点低可能会发生烧结的质疑,在制氧所需要的高温下进行了150次吸氧解吸循环反应,循环稳定性非常好,没有任何衰减现象。对烟气中的SO2,NO可能对制氧剂的影响进行了实验验证及理论分析,说明了实际烟气用于解吸过程吹扫气的可行性。在固定床上交替进行了吸氧和解吸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空气流量和CO2吹扫气体流量等因素对吸氧特性和O2释放特性的影响。在双固定床上采用气路切换的方式,连续12个小时获得O2浓度在20%以上的O2-CO2混合气,验证了连续制氧的可行性。通过对制氧过程的热力学平衡和热量分析,提出了适合钴基制氧剂的制氧系统和合适的运行参数,利用Aspen软件计算了制氧过程中的功耗和热量,计算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深冷法制氧有很大优势。对制氧过程所需的制氧剂用量进行了评估,从成本和矿物储量方面论证了可行性。

全文目录


摘要  3-4Abstract  4-8第1章 引言  8-20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8-13    1.1.1 CO_2 捕集与O_2/CO_2 循环燃烧  8-10    1.1.2 空分制氧  10-12    1.1.3 基于化学链方式的CAR 制氧技术  12-13  1.2 研究综述分析  13-18    1.2.1 制氧剂材料  13-16    1.2.2 热量问题  16-18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8-20    1.3.1 研究思路  18    1.3.2 研究内容  18-20第2章 钴基制氧剂的制备与TGA 实验研究  20-41  2.1 实验样品的制备  20-22  2.2 实验样品表征  22-24  2.3 TGA 吸氧与解吸过程  24-28    2.3.1 TGA 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24-25    2.3.2 不同温度、氧浓度下的吸氧实验  25-27    2.3.3 解吸过程  27-28  2.4 热力学平衡  28-30  2.5 动力学参数  30-36    2.5.1 缩核模型介绍  30-33    2.5.2 模型计算  33-36  2.6 循环反应与“烧结”  36-37  2.7 烟气实验  37-39    2.7.1 SO_2 对制氧剂的影响  37-39    2.7.2 NO 对制氧剂的影响  39  2.8 本章小结  39-41第3章 固定床实验  41-48  3.1 单固定床实验  41-42    3.1.1 固定床装置  41    3.1.2 实验步骤  41-42  3.2 固定床实验结果及分析  42-45    3.2.1 吸氧实验  42-44    3.2.2 解吸实验  44-45  3.3 双固定床连续制氧实验  45-47  3.4 本章小结  47-48第4章 经济性分析  48-59  4.1 制氧系统  48-52    4.1.1 制氧系统热量来源分析  48-51    4.1.2 系统描述  51-52  4.2 运行参数选定及能耗分析  52-57    4.2.1 选定运行参数的逻辑  52    4.2.2 运行参数的说明  52-53    4.2.3 系统能耗计算  53-55    4.2.4 能耗比较与分析  55-57  4.3 原料用量与成本估算  57  4.4 本章小结  57-59第5章 结论  59-61  5.1 研究总结  59-60  5.2 需进一步开展的工作和拓展研究  60-61参考文献  61-65致谢  65-66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6-67

相似论文

  1. 加氢催化剂模型物预硫化动力学研究,TE624.93
  2. 加氢催化剂预硫化动力学研究,O643.1
  3. 可循环氧化剂氧化高硫高砷难选冶金精矿,TD953
  4. 煤层气水合物储运与提纯的基础研究,P744.4
  5. 非等温变压吸附空分制氧过程的计算和优化,TQ116
  6. 煤粉O_2/CO_2气氛下反应动力学及NOx生成与排放的中试研究,TK16
  7.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O611.4
  8. 琼脂糖凝胶介质中TiO2和CaCO3仿生矿化过程的研究,O611.3
  9. 钴铁氧体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O611.4
  10. IVA族金属硫属化合物的溶剂热合成与结构,O611.4
  11. 温度对Cu-Ni异质外延生长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O611.3
  12. 含Tp~*W/Cu/S超分子簇合成,结构及其性质研究,O611.4
  13. 含Tp~*W/S/Cu簇合物的组装、表征及性能研究,O611.4
  14. 纳米CeO_2-TiO_2复合介孔材料的制备及性能,O611.3
  15. La-Sr-Fe-Mn-O体系化合物及Pr-K-Fe-Mo-O体系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O611.3
  16. A1/Pb-WC-CeO_2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O611.3
  17. BaZrO_3/BaCeO_3基复相质子导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O611.4
  18. 磁场和冷冻作用对水团簇特性及Cu(Ⅱ)跨膜行为的影响研究,O611.3
  19. 铜硒代金属簇合物的合成反应,O611.3
  20. 新型无机稀土光致发光材料的合成与光学性质研究,O611.4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化学 > 无机化学 > 化学元素与无机化合物 > 性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