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PrxⅢ在去甲肾上腺素诱导H_9C_2细胞凋亡过程中的表达变化

作 者: 王大宁
导 师: 米立国
学 校: 河北医科大学
专 业: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关键词: 心肌细胞凋亡 PrxⅢ 去甲肾上腺素 H9C2 活性氧
分类号: R541.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6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进展的恶性归宿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各地均很高。心肌细胞的增生能力有限且数目相对固定,故心肌细胞凋亡在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已经成功的建立了多种动物模型来研究心力衰竭过程中的心肌细胞凋亡。但是由于动物模型在研究心力衰竭发生机制中的局限性,体外培养心肌细胞,是研究心肌细胞生理和病理机制的重要手段。但心肌细胞是终分化细胞,原代培养细胞不易传代,故体外大量培养难度大,从而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大鼠心肌干细胞系H9C2在一定范围可替代原代心肌细胞。氧化应激在心力衰竭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活性氧族(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可损伤细胞内的大分子物质(如DNA,蛋白质,脂质),诱发细胞凋亡。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是交感神经主要神经递质,是心肌细胞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分子,能以时间-剂量依赖的方式刺激心肌细胞内ROS的产生,它不仅可以诱导心肌细胞肥大,高浓度时还可诱导心肌细胞凋亡。PrxⅢ(PeroxiredoxinⅢ)是特异性定位于线粒体的硫氧化蛋白依赖的过氧化氢酶,其主要功能是清除线粒体内氧化磷酸化过程中产生的ROS,从而保护免受氧化应激损伤,发挥其抗调亡作用。本实验选取该H9C2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浓度NE诱导,观察其凋亡变化,以及在H9C2细胞凋亡中,PrxⅢ的表达变化,以探讨PrxⅢ与H9C2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目的建立NE诱导的H9C2细胞凋亡模型,检测PrxⅢ在凋亡H9C2细胞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NE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和PrxIII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1 H9C2细胞的培养:含10%FBS、100U/ml双抗的L-DMEM的培养液基,5%CO2、37℃环境下培养。细胞融合至70-80%时,用含0.02%EDTA的胰蛋白酶消化液进行传代。2建立H9C2细胞凋亡模型:H9C2细胞传代24h后,更换无血清培养基继续培养24h后,NE处理组加入含0.5%FBS的培养基后再加入NE至终浓度200μmol/L;NE对照组加入只含0.5%FBS的培养基,放入培养箱中继续培养24小时;正常对照组传代后继续培养48h。3倒置显微镜下观测H9C2细胞形态变化。4透射电镜下观测H9C2细胞超微结构变化。5 Hoechst 33258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计数并计算细胞凋亡率。6 MTT法检测细胞活力。7凋亡心肌细胞中PrxⅢmRNA的定量。结果1光镜下观察结果正常对照组和NE对照组细胞呈正常细胞形态。NE处理组可见较多细胞呈现以凋亡为主的典型形态学改变:细胞呈圆形、半贴壁或漂浮状,折光性强,细胞体积缩小,胞膜皱缩、染色质浓缩。2透射电镜下观察结果正常对照组和NE对照组呈正常细胞超微结构:核膜完整,染色质均匀一致。NE处理组表现为细胞核固缩,染色质不均匀,边集;核膜断裂不完整;胞浆浓缩呈囊泡样改变并凸向核膜。3 Hoechst 33258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Hoechest 33258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细胞核蓝染,凋亡细胞其细胞核浓染致密颗粒状荧光。计数凋亡细胞后计算,NE处理组细胞凋亡率(0.4167±0.1450)较NE对照组(0.208±0.054)明显增加。4 MTT法测细胞活力NE处理组的细胞存活率(0.294±0.130)较NE对照组(1.644±0.464)明显降低(P<0.05)。5 PrxⅢmRNA的相对表达量的比较NE处理组PrxⅢmRNA相对表达量(0.3121±0.0380)明显高于NE对照组(0.2049±0.0374)(P<0.05);正常对照组PrxⅢmRNA相对表达量(0.1937±0.0468)与NE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1本试验证实用200μmol/L的NE作用H9C2细胞24h可抑制心肌细胞生长,诱导心肌细胞凋亡。2在NE诱导的H9C2细胞发生凋亡过程中,随细胞凋亡率的增加,PrxⅢ的表达增高。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9
英文摘要  9-14
研究论文 PrxⅢ去甲肾上腺素诱导 H_9C_2 细胞凋亡过程中的表达变化  14-53
  第一部分 去甲肾上腺素诱导H_9C_2细胞凋亡的试验研究  14-36
    前言  14-15
    材料与方法  15-23
    结果  23-25
    附图  25-30
    附表  30-31
    讨论  31-32
    结论  32-33
    参考文献  33-36
  第二部分 PrxⅢ在H_9C_2细胞中的表达  36-53
    前言  36-37
    材料与方法  37-41
    结果  41-43
    附图  43-44
    附表  44-45
    讨论  45-48
    结论  48
    参考文献  48-53
综述 硫氧还蛋白系统与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53-63
致谢  63-64
个人简历  64

相似论文

  1. 弱光胁迫及光恢复对玉米幼苗生长发育及差异蛋白组分析,S513
  2. 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诱导Eca-109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R735.1
  3. 磷脂酶C和D在木聚糖酶诱导的水稻悬浮细胞抗病反应中的作用,S511
  4. 臭氧胁迫对大豆叶片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的影响,S565.1
  5. 甲基乙二醛对卵巢癌HO8910细胞生长及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的探讨,R737.31
  6. Gas6经PI3K/Akt存活通路保护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R363
  7. 白藜芦醇激活H9c2心肌细胞ERK1/2信号转导通路抗氧化应激损伤的机制研究,R965
  8. 氧化应激与内质网应激在高糖诱导乳鼠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R587.2
  9. 脑内TNF-α通过影响室旁核去甲肾上腺素参与高血压发病机制,R544.1
  10. 钙敏感受体在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表达变化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R541.4
  11. 凋亡抑制蛋白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R541
  12. 氢气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R541
  13. 氟虫腈对PC12细胞毒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R114
  14. 促红细胞生成素调控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表达抗心肌细胞凋亡作用的实验研究,R541
  15. 氮氧自由基R-1对L-02细胞和GES细胞的辐射防护作用及相关机制,R965
  16.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R542.22
  17. 人IGF-1对HIBD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R722.1
  18. 碳烟和NOx同时净化催化剂表面活性氧作用机理的探讨,X701
  19. 脓毒症大鼠肾脏功能及其线粒体生物修复机制的实验研究,R459.7
  20. 催化氧化法烟气脱氮钒基催化剂制备实验研究,X701
  21. 羟基自由基活性氧处理有机废水的研究,X703.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 心脏疾病 > 血液循环衰竭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