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实验性癌性恶病质的药物干预研究

作 者: 张红欣
导 师: 姜达
学 校: 河北医科大学
专 业: 肿瘤学
关键词: 癌性恶病质 吲哚美辛 沙立度胺 鱼油 营养支持 TNF-α IL-6 NF-κB
分类号: R730.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7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建立癌性恶病质动物模型,比较吲哚美辛沙立度胺鱼油、吲哚美辛+鱼油和营养支持治疗对癌性恶病质的疗效。实验观察了小鼠营养指标(总蛋白、血糖、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细胞因子(TNF-α,IL-6)和脾脏NF-κB的活性的变化,对各种药物的疗效及其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方法:将鼠结肠腺癌26(colon26)细胞株接种于BALB/c小鼠右上肢腋下皮下,建立癌性恶病质动物模型。将8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8组:健康对照组(HC)、癌性恶病质组(CC)、醋酸甲羟孕酮组(MPA)、吲哚美辛组(IND)、沙立度胺组(TLD)、鱼油组(EPA)、鱼油和吲哚美辛联合组(EPA+IN)以及营养支持组(NS)。各治疗组用药一周,监测小鼠体重、摄食量及饮水量的变化。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浆各营养代谢指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TNF-α、IL-6的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脾脏组织NF-κB的活性。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各组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两个独立样本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多组间均数差异性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结果:1动物模型小鼠接种colon26肿瘤细胞3-5天后,可以触及到瘤体,荷瘤小鼠精神变差、活动减少,但摄食、饮水量变化不明显。2周后瘤体长至1.5cm3 ,荷瘤小鼠出现消瘦、精神极差、皮毛毛糙杂乱、行动迟缓,摄食、饮水量相对减少。所有治疗组小鼠治疗3、4天后精神有所好转,行动渐灵活,摄食、饮水量相对增多,毛发稍有光泽,瘤体体积未见明显变化。2去瘤体重及瘤体重量接种肿瘤细胞后,荷瘤小鼠去瘤体重逐渐下降,第15天时,荷瘤小鼠平均去瘤体重较健康组明显降低(P<0.05),即荷瘤小鼠进入恶病质状态。第23天处死小鼠,所有荷瘤小鼠平均去瘤体重显著低于健康组(P<0.001),所有治疗组小鼠平均去瘤体重均较恶病质组小鼠去瘤体重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营养支持组小鼠平均去瘤体重低于吲哚美辛和鱼油组(P<0.05)。所有荷瘤小鼠肿瘤重量之间相比无差别(P>0.05)。3生化指标本实验中,恶病质组小鼠血浆总蛋白较健康小鼠无明显降低(P>0.05),但其血糖显著降低、甘油三脂和胆固醇显著升高(P<0.05)。吲哚美辛组小鼠血糖水平高于恶病质组(P<0.05),与醋酸甲羟孕酮组无明显差异(P>0.05);营养支持组小鼠血糖水平与恶病质组无明显差异(P>0.05);鱼油、沙立度胺、鱼油和吲哚美辛联合组小鼠血糖水平高于恶病质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沙立度胺、鱼油以及鱼油和吲哚美辛联合组小鼠血浆甘油三脂水平均明显低于恶病质组(P<0.05),而吲哚美辛、营养支持组小鼠血浆甘油三脂水平与恶病质组无明显差别(P>0.05),其中沙立度胺、鱼油组小鼠血浆甘油三脂水平与醋酸甲羟孕酮组无明显差别(P>0.05),鱼油和吲哚美辛联合组小鼠血浆甘油三脂水平低于醋酸甲羟孕酮组(P<0.05)。所有治疗组小鼠血浆胆固醇水平较恶病质组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鱼油以及鱼油联合吲哚美辛组小鼠血浆胆固醇水平最低,且低于醋酸甲羟孕酮组(P<0.05),沙立度胺组小鼠血浆胆固醇水平高与醋酸甲羟孕酮组(P<0.05),吲哚美辛、营养支持组小鼠血浆胆固醇水平与醋酸甲羟孕酮组无差别(P>0.05)。4细胞因子恶病质组小鼠血浆TNF-α、IL-6水平较健康组显著升高(P<0.05)。吲哚美辛、鱼油、鱼油联合吲哚美辛、沙立度胺和营养支持组小鼠血浆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恶病质组(P<0.05),但与醋酸甲羟孕酮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鱼油、鱼油联合吲哚美辛及沙立度胺组血浆TNF-α水平低于吲哚美辛和营养支持组(P<0.05)。所有治疗组小鼠血浆IL-6水平均较恶病质组显著降低(P<0.05),其中营养支持组小鼠血浆IL-6水平高于醋酸甲羟孕酮组(P<0.05),其它治疗组小鼠血浆IL-6水平均较醋酸甲羟孕酮组无明显区别(P>0.05)。5脾脏NF-κB活性恶病质组小鼠脾脏NF-κB活性较健康组显著增强(P<0.05);吲哚美辛、鱼油、鱼油联合吲哚美辛、沙立度胺组小鼠脾脏NF-κB活性较恶病质组均显著减弱(P<0.05),且它们之间相比无差异(P>0.05);营养支持组小鼠脾脏NF-κB活性与恶病质组无明显差异(P>0.05)。细胞因子浓度与脾脏NF-κB活性呈正性相关。6肿瘤病理组织观察镜下观:肿瘤细胞弥漫分布,排列紊乱;肿瘤细胞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可见瘤巨细胞;核大、深染,核分裂象增多,可见病理性核分裂,核浆比例增大。结论:1小鼠进入癌性恶病质状态后体重明显减轻(大于5%),同时伴精神差、活动减少、摄食及饮水量减少等综合征。2癌性恶病质小鼠存在明显的营养不良和代谢紊乱,血浆IL-6、TNF-α水平升高,脾脏NF-κB活性增强。3各种药物的干预对去瘤体重的增加无明显作用。4各种药物的干预均不能改善癌性恶病质的低蛋白状态。5吲哚美辛升高CC小鼠血糖的作用最强,但不优于醋酸甲羟孕酮;鱼油和吲哚美辛联合降低CC小鼠血浆甘油三脂水平最强,且优于醋酸甲羟孕酮;鱼油以及鱼油联合吲哚美辛降低CC小鼠血浆胆固醇水平最强,且优于醋酸甲羟孕酮。6在降低TNF-α方面,各治疗组均有效,但弱于醋酸甲羟孕酮组。在降低IL-6方面,各治疗组均有效,营养支持组弱于醋酸甲羟孕酮组,其余各组较醋酸甲羟孕酮组无明显区别。7癌性恶病质状态下,脾脏NF-κB活性明显增强,除营养支持组外各治疗组均对抑制脾脏NF-κB活性有效。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8
英文摘要  8-14
研究论文 实验性癌性恶病质的药物干预研究  14-46
  前言  14-15
  材料与方法  15-20
  结果  20-24
  附图  24-32
  附表  32-35
  讨论  35-42
  结论  42
  参考文献  42-46
综述 癌性恶病质的内科治疗研究进展  46-66
致谢  66-67
个人简历  67

相似论文

  1. 核蛋白NDP52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TRAF6相互作用及临床意义的研究,R363
  2. 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在脂多糖促进肺癌细胞增殖中的机制探讨,R734.2
  3. 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NF-κB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R587.1
  4. NF-κB与IL-6在大鼠极限门静脉结扎模型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R657.3
  5. 低温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组织PPAR-γ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R605.971
  6. NF-κB抑制剂PDTC与顺铂对小鼠Lewis肺癌NF-κB和ASPP2表达的影响,R734.2
  7. NF-κB信号通路在应力介导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R781.4
  8. 重组白眉蝮蛇去整合素Adinbitor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R285.5
  9. p120在甲醛致气道上皮细胞炎症反应中对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R114
  10. 1.tmTNF-α通过TNFR2诱导凋亡的信号途径 2.抗体的制备及鉴定,R392
  11. 1.tmTNF-α改善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及其分子机制 2.TNF-α保守序列突变体的构建及改构TNFRBP三聚体化研究,R587.1
  12. 白花丹素联合多西他赛对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其机制研究,R737.25
  13. Corilagin抑制照射后BV-2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体外研究,R730.5
  14. CD86及NF-κB在IL-10修饰的DC诱导大鼠角膜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R779.65
  15. 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及其机制的研究,R737.31
  16. 力竭运动后大鼠海马NF-κB、BDNF的表达变化,R363
  17.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在A549细胞中的表达及药物对其的影响,R96
  18. 芍药苷对人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VCR耐药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R735.2
  19. 姜黄素对AGEs诱导软骨细胞TNF-α及MMP-13表达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探讨,R285
  20. NF-κB信号通路对波动性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R363
  21. 丙烯酰胺对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NFκB通路的影响,R329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肿瘤学 > 一般性问题 > 肿瘤治疗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