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塔玛亚历山大藻所产麻痹性贝毒(PSP)在菲律宾蛤仔体内的累积与排出

作 者: 陈光
导 师: 朱明远
学 校: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专 业: 海洋生物学
关键词: 塔玛亚历山大藻 麻痹性贝毒 菲律宾蛤仔 累积 排出
分类号: X17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1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验采用实验室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单种投喂有毒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tense)南海株以及按照藻体积比1:1:1混合投喂塔玛亚历山大藻、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及小角毛藻(Chaetoceros minutissimus)这两种情况下,塔玛亚历山大藻所产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在菲律宾蛤仔(Venerupis Philippinaram)体内的累积排出及PSP各组分之间转化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塔玛亚历山大藻密度的提高,PSP在菲律宾蛤仔体内的累积速度会越来越快,但是其累积速度的提高也有上限。无论累积速度快慢,只要产毒藻的密度还能保持贝体内的PSP的累积,则PSP总毒性终将超过80μg STXeq/100g的贝类安全食用标准。贝体内PSP不同组分之间的转化规律很复杂。本实验发现互为同分异构体GTX1和GTX4之间的转化,其转化速度与贝当时的生理状态有关。由于无毒藻的存在,贝受到的毒害影响较小时,其转化速度也较快。但是之间存在一个平衡比例,足够时间的转化会使它们维持在平衡比例左右。本实验发现菲律宾蛤仔在实验设计的三种藻之间并未表现出明显的摄食选择性。无毒藻的存在并不能有效的延缓PSP在贝体内的累积。但是可以改善贝自身的生理状态,从而间接地影响了PSP在贝体内的累积、排出及转化。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第一章 赤潮毒素研究概况介绍  10-30
  1 赤潮概述  10-14
    1.1 赤潮定义  10
    1.2 赤潮发生的原因  10-11
      1.2.1 海水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物质基础和首要条件  10-11
      1.2.2 水文气象和海水理化因子的变化是赤潮发生的重要原因  11
      1.2.3 海水养殖的自身污染亦是诱发赤潮的因素之一  11
    1.3 赤潮的危害  11-13
      1.3.1 赤潮对海洋生态平衡的破坏  12
      1.3.2 赤潮对海洋渔业和水产资源的破坏  12
      1.3.3 赤潮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12-13
    1.4 有害赤潮的分类  13-14
  2 赤潮毒素概述  14-17
    2.1 麻痹性贝毒(PSP)  15
    2.2 腹泻性贝毒(DSP)  15-16
    2.3 记忆缺失性贝毒(ASP)  16
    2.4 神经性贝毒(NSP)  16-17
    2.5 西加鱼毒(Ciguatera Fish Toxins,CFP)  17
  3 麻痹性贝毒的化学结构、毒性和分析方法  17-22
    3.1 麻痹性贝毒的化学结构  17-18
    3.2 麻痹性贝毒的毒性情况  18-20
    3.3 麻痹性贝毒检测分析方法  20-22
      3.3.1 生物毒性检测  20
      3.3.2 体外生物检测  20-21
      3.3.3 化学分析  21-22
  4 麻痹性贝毒在双壳贝类体内的累积、转化与排出过程研究现状  22-26
    4.1 短期效应实验研究双壳贝类对麻痹性贝毒的敏感性  22-23
      4.1.1 神经系统对STX 的反应  22-23
      4.1.2 生理反应  23
    4.2 贝类种类对毒素的累积和排除情况的差异  23-24
    4.3 毒素排除动力学研究与二分室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24-25
    4.4 毒素在贝体中的化学及酶促转化  25-26
  5 本实验的主要研究内容  26-30
    5.1 藻种的选取  26-28
    5.2 贝种的选取  28
    5.3 实验方法的改进  28-30
第二章 麻痹性贝毒在菲律宾蛤仔体内的累积与排出过程的研究  30-55
  1 实验材料及仪器试剂  30-31
    1.1 实验材料  30
    1.2 实验仪器  30
    1.3 实验试剂  30-31
  2 实验方法  31-35
    2.1 海水处理及藻种养殖方法  31
    2.2 PSP 累积实验方法  31-33
      2.2.1 塔玛亚历山大藻单种喂养毒素累积实验方法  32
      2.2.2 塔玛亚历山大藻、东海原甲藻和小角毛藻混合喂养毒素累积实验的方法  32-33
    2.3 菲律宾蛤仔清滤率测算方法  33
    2.4 毒素排出实验方法  33-34
    2.5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样品  34-35
      2.5.1 样品的处理方法  34
      2.5.2 试剂的配制  34-35
      2.5.3 仪器方法的构建  35
  3 结果与讨论  35-55
    3.1 塔玛亚历山大藻的毒素含量  35-36
    3.2 贝体内PSP 本底含量的检测结果  36
    3.3 PSP 累积实验  36-45
      3.3.1 塔玛亚历山大藻单种喂养毒素累积实验结果  37-41
      3.3.2 塔玛亚历山大藻、东海原甲藻及小角毛藻混合喂养毒素累积实验结果  41-44
      3.3.3 单种与混种喂养毒素累积实验结果的比较  44-45
    3.4 菲律宾蛤仔清滤率测算结果  45-48
      3.4.1 塔玛亚历山大藻单种喂食蛤仔摄食情况  45-46
      3.4.2 塔玛亚历山大藻、东海原甲藻及小角毛藻混合喂养蛤仔摄食情况  46-48
    3.5 毒素排出实验  48-55
      3.5.1 塔玛亚历山大藻单种喂食蛤仔毒素排出实验结果  48-51
      3.5.2 塔玛亚历山大藻、东海原甲藻及小角毛藻混合喂养蛤仔毒素排出实验结果  51-53
      3.5.3 两排出实验结果比较  53-55
结论  55-56
参考文献  56-62
致谢  62

相似论文

  1. 基于高阶累积量的频谱感知技术仿真分析,TN911.23
  2. 水氮耦合对日光温室标准切花菊‘神马’外观品质影响的预测模型,S682.11
  3. Cu2+、Cd2+胁迫下小麦幼苗的生理响应及抗氧化机制研究,S512.1
  4. 混凝土中毛细吸水过程的理论及试验研究,TU528
  5. 镉—苯并[α]芘复合污染对菲律宾蛤仔毒性效应的研究,X174
  6. 稀土元素对双壳类金属硫蛋白的诱导效应研究,X174
  7. 塔玛亚历山大藻的遗传多样性及分子系统进化研究,Q943
  8. 稀土分离过程环境协调性评价,TF845
  9. 循环荷载作用下高性能混凝土轴拉性能及耐久性损伤研究,TU528
  10. 核电厂半环运行工况下热工水力及事件树分析,TM623
  11. Zn、Cu胁迫下杨树的生理响应及体内积累的研究,S792.11
  12. Measurement Error Control of Feature Points Photographing,TP391.41
  13. 塔玛亚历山大藻光学性质分析与光谱模拟,X173
  14. 济南地区日光温室土壤养分分布状况与累积特征,S158
  15. 风电场工程对盐城自然保护区的累积生态影响研究,TM614
  16. 基于DEM的黄土丘陵区分布式小流域产流产沙模型的研究,S157
  17. 晚发型糖原累积病Ⅱ型7例临床与基因分析,R589.1
  18. 准噶尔盆地南缘主要荒漠灌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蒸腾耗水特征,S161.4
  19. 近地层臭氧浓度升高对水稻元素吸收和分配的影响,S511
  20. IPWRs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热工水力特性分析,TL333
  21. 长期施肥褐土土壤磷素变化规律研究,S158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环境生物学 > 环境动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