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宗教精神与绘画风格

作 者: 王慧军
导 师: 黄瑞欣
学 校: 河南大学
专 业: 美术学
关键词: 基督教 十字架上的基督 宗教精神 绘画风格 时代性
分类号: J2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4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无论宗教还是艺术,主要的对象都是人,艺术和宗教都是按各自的方式试图回答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使命问题,从而确立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同时人无论是对世界的审美感受还是对世界的宗教态度,都必然在自身中包含一定的情感和感受,艺术家尤其表现得更为突出。正是由于有了这些共同点,艺术和宗教接近起来,使二者在各个特定的时代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宗教为绘画提供创作素材,宗教精神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艺术家的创作,同时艺术家也总在不断地尝试用不同的绘画风格来表现对人的终极关怀。关于宗教的研究,目前大都集中在宗教神学的研究,或把宗教作为一种哲学现象、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去研究。从宗教与艺术的关系来研究的有些也只是把艺术作为宗教艺术的一部分去探究(其实还有很多艺术作品只是取材于宗教但并非是单纯的宗教艺术品,而是艺术家的一定宗教情结的表现,也就是艺术家自发创作的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因而风格多种多样),而本文则试图通过考查“基督被钉十字架”这一具体图像来探讨宗教精神与绘画风格的表现。面对同一宗教题材,而画家对其思想性、精神内涵及现实意义的理解诠释不同,这和画家的个人气质及所处时代文化背景有怎样的联系;每个画家又是怎样处理的,通过分析各个画家之间的各种差异,去寻找他们之间都是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却创造了相同的东西,即伟大的艺术品。通过分析进一步阐明了艺术家对风格的探索与反映时代精神生活的愿望有关,为此艺术家不断寻找新形式和表现新手段,从而使被钉十字架基督这一图像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和风格特征。通过学习这些绘画,可以启发我们在创作中如何从宗教精神中汲取营养,表现对人的关注与关怀。因此研究这一课题对当下油画理论建构与创作实践都有着很重要的学术意义。正是由于宗教具有对人终极关怀的特质,宗教精神具有永恒性,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必然还会出现新的形式对这一内容进行表现。在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生活日益世俗化的今天,在我们感慨绘画艺术伟大的同时,对宗教精神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并且用来为艺术创作提供精神内涵,为艺术创作注入新的生命活力,这也是在当下重新审视宗教精神的价值所在。本文运用理论分析、举例论证和综合对比的方法,试图从以下五个方面阐释被钉十字架的基督图像是如何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和风格特征,以及宗教精神对绘画风格的影响的。第一部分阐述宗教精神与绘画风格的关系。首先是对本文中宗教精神的内涵做出界定;其次论述艺术与宗教的关系及其研究现状。第二部分论述中世纪神性至上的“十字架上的基督”。首先论述了基督教及其教义和神学的发展;然后通过“十字架上的基督”论述绘画是基督教广泛传播的重要途径。第三部分论述文艺复兴至19世纪由天国走向人间的“十字架上的基督”。首先论述宗教信仰逐渐衰退对绘画的影响:分别从五个阶段来分析对比“十字架上的基督”;其次阐述了基督教复兴与扩张下的基督教美术。第四部分论述20世纪以来世俗化环境下关注人性的“十字架上的基督”。首先分析了全球化语境下的基督教;然后对现当代风格多元的“十字架上的基督”进行分析对比。最后对宗教精神与十字架上的基督绘画风格的演变对比,分析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一、“十字架上的基督”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二、“十字架上的基督”图像表现出明显的从神性到人性转化的特征;三、“十字架上的耶稣”呈现出众多不同的表现方式;四、不同时期基督形象及图式的变化各具特色。从这些变化当中我们可以看出“被钉十字架上的基督”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风格特征。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0
引言  10-12
第一章 宗教精神绘画风格关系概说  12-15
  一、宗教精神内涵解读  12
  二、宗教精神与绘画风格关系  12-15
第二章 中世纪神性至上的“十字架上的基督”  15-22
  一、基督教及其教义和神学的发展  15-17
    (一) 基督教的经典——《圣经》  15-16
    (二) “三位一体”教义中包含的玄奥的思想及神秘主义构成了基督教神学的本质精神  16
    (三) “原罪”与“救赎”思想成为基督受难艺术作品创作的最深刻最直接的象征所指  16-17
  二、绘画艺术是基督教广泛传播的重要途径  17-22
    (一) 政教合一富有装饰与象征的拜占庭绘画中的“十字架上的基督”  18-19
    (二) 庄严富有神性感召力的罗马式绘画  19-21
    (三) 装饰教堂营造宗教氛围的哥特式十字架上的基督玻璃窗画  21-22
第三章 文艺复兴至19 世纪由天国走向人间的“十字架上的基督”  22-41
  一、宗教信仰逐渐衰退对绘画的影响  22-39
    (一) 教会统治下的文艺复兴绘画中的“十字架上的基督”  22-27
    (二) 反对传统的样式主义绘画中的“十字架上的基督”  27-30
    (三) 为教会服务的巴洛克绘画中的“十字架上的基督”  30-33
    (四) 18 世纪绘画中的“十字架上的基督”  33-35
    (五) 19 世纪绘画中的“十字架上的基督”  35-39
  二、基督教复兴与扩张下的美术  39-41
第四章 20 世纪以来世俗化环境下关注人性的“十字架上的基督”  41-50
  一、全球化语境下的基督教美术  42-43
  二、现当代风格多元化的“十字架上的基督”  43-50
第五章 宗教精神与“十字架上基督”绘画风格的演变对比  50-55
  一、“十字架上的基督”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50-51
    (一) 中世纪绘画完全为宗教服务  50
    (二) 文艺复兴后逐渐重视理性、倡导人性  50
    (三) 新时代赋予新内涵的“十字架上基督”  50-51
  二、“十字架上的基督”图像表现出明显的从神性到人性的转化特征  51-52
    (一) 中世纪充满神性光辉的十字架上的基督  51
    (二) 文艺复兴至近代逐渐走下神坛、走入凡间的十字架上的基督  51-52
    (三) 现当代绘画作品中的十字架上的基督侧重人性的表达  52
  三、“十字架上的基督”呈现出众多不同的表现方式  52-53
    (一) 中世纪固定化、程式化的绘画风格  52
    (二) 近代重写实与模仿的绘画风格  52-53
    (三) 重抽象与表现的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绘画风格  53
  四、不同时期基督形象及图式的变化各具特色  53-55
    (一) 中世纪纯粹崇高的基督形象  53
    (二) 文艺复兴以后充满人性化的真实的基督形象  53-54
    (三) 现当代多样化世俗化的基督形象  54-55
结语  55-56
附录  56-59
参考文献  59-63
后记  63

相似论文

  1. 基督教生态伦理思想探析,B978
  2. 基督教在我国农村的传播策略分析,B978
  3. 碰撞与融合,R-092
  4.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代县的基督教与民间信仰,B979
  5. 跨越中西绘画的界限,J205
  6. 论马利坦的“整全的人文主义”思想,B565.52
  7. 政府利益整合与宗教组织政治介入类型关系研究,B911
  8. 宗教对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与对策研究,G641
  9. 从私人葬礼到公共娱乐活动:罗马角斗娱乐中的宗教因素,K126
  10. 追求互济与和平,B978
  11. 试论基督教右翼的政治参与路径及其对美国外交的影响,B978
  12. 世界的表与里,B978
  13. 儒家仁爱与基督教博爱思想比较研究,B978
  14. 抗战烽火中的桂林美术展览研究,J209.2
  15. 林风眠绘画风格演变及其启示,J204
  16. 黄梅戏演唱中对民族声乐的借鉴,J825
  17. 基督教文化与西方宪政精神,D911
  18. 论西方法律的宗教之维,D90
  19. 介入社会资本:基督教会的社会救济作用研究,B977
  20. 近代漳州基督教会研究,B977
  21. 普世的神性,B977

中图分类: > 艺术 > 绘画 > 绘画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