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榆林军事防御体系资源的整合及保护

作 者: 晏菲
导 师: 任云英
学 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专 业: 城市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 榆林 军事防御体系 资源整合 保护
分类号: K87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8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榆林处于我国农牧交错地带,历来是军事交集的地段。历史上这里经常作为打开通往中原的门户和用兵通道;中原王朝则不遗余力在这里修筑长城、城堡,设置关隘,屯兵扼守。明清形成了由长城、烽燧、寨堡、关隘的那个构成的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防御体系资源呈现出时间跨度大、空间沿线长的特点。这条防御沿线资源种类较多,层级丰富。不只有防御工事类的物质文化遗产,还包括有括筑城技术、寨堡选址和战略策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多民族相互学习、相互交融的文化统一的历史文脉,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但是由于“点多线长”、跨群山、经荒漠、穿城乡、过村镇,且年代久远,疏于维护,加上自然风化侵蚀和人为毁损破坏,仅遗留下为数不多的残迹,基于资源的整合及适宜的保护研究势在必然。文章主要首先论述榆林军事地理基础、历史沿革及军事地位,进而分析其多层次、网络化、依山就势、屯兵驻堡的防御特征,总结其防御体系资源的构成和分布特征。从整合的概念和方法入手,在分析了整合应当注意的问题后,借鉴文化线路的概念,根据资源散点多布、分布不均、年代久远、遗址残缺等特征,提出榆林防御体系资源作为构建文化线路的价值。以时间线索为视角,对秦汉、战国、魏晋南北朝、隋唐、明清各时期的文化线路、包含范围、文化作用、遗址分布作出整合。同时,以空间分布为基础,根据各级资源分布不均的特点,采用“点—线—面”的文化线路整合。本文以当今世界文化遗产价值判定、保护理论与方法的视角,对榆林军事防御体系资源进行遗产价值评判。再根据现状调查和文献分析,对各级资源的统计、环境现状、管理现状做以分析,依据整体性、原真性、可持续发展的保护原则对现存资源进行分类保护,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层级提出保护策略。论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对榆林军事防御体系资源根据“文化线路”的概念进行时间关联和空间关联的整合。第二,对榆林军事防御体系资源作出价值评判,将资源分类分级,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保护建议。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吉林市历史风貌区保护研究,TU984.114
  2. 兴城古城保护研究,TU984.114
  3. 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形态特征与保护对策研究,TU984.114
  4. HID灯整流效应的研究,TM923.32
  5. 2D人脸模板保护算法研究,TP391.41
  6. 矢量CAD电子图纸保护系统研究,TP391.72
  7. 基于距离映射码的安全指纹认证研究,TP391.4
  8. 芦苇基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Q174.1
  9. 乌贼墨—黄芪合剂缓解化疗副作用研究,R285.5
  10. 论我国农民环境权的保护,D922.68
  11. 酵母抗冻性研究及其在冷冻面团中的应用,TS213.2
  12.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研究,X36
  13. 公共行政学范式的厘清与界定,D035
  14. 江苏省陆栖濒危脊椎动物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区研究,Q948.2
  15. 羊种布鲁氏菌16M优势蛋白抗原的鉴定,S852.61
  16.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全菌结合类M蛋白亚单位灭活疫苗的研制,S858.28
  17.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新保护性抗原的鉴定,S855.11
  18. 日本血吸虫硫氧还蛋白谷胱甘肽还原酶(SjTGR)的克隆、表达及免疫保护效果的初步评估,R392
  19. 兔源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PRN蛋白的表达及其免疫保护性研究,S855.12
  20. PCI术前强化他汀治疗对ACS患者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探讨,R541.4
  21. 体外培养的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的回收及冷冻干燥保护剂的研究,S482.3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文物考古 > 中国文物考古 > 遗址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