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有机培肥对宁南旱区土壤理化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作 者: 高飞
导 师: 贾志宽
学 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 业: 植物资源学
关键词: 有机培肥 土壤理化性状 作物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半干旱区
分类号: S1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2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研究在宁南旱区通过设置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和不同秸秆还田量,连续三年定位研究了有机培肥对旱作农田对土壤水分、土壤养分、土壤酶、土壤物理性状、作物产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取得以下主要结论:1.经过三年的有机肥处理后,结果表明,在小麦返青期0~60cm土层土壤贮水量施肥处理较对照存在显著差异,随肥力水平由高到低,增加量分别为24.75mm、15.77 mm和13.68mm,小麦灌浆期0~200cm土层土壤贮水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其中最高施肥量处理增幅达17%。不同秸秆还田量下,播前各处理0~200cm土层土壤贮水量均较CK有显著提高,还田量由高到低,0~200cm土层土壤贮水量呈现增高的趋势,分别增加30.17mm、31.13 mm、32.83 mm。2.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养分显著增加,较对照的土壤有机质平均增加7.8%、全N增加7.3%,其他全效养分含量和对照相比差异较小。速效养分中,速效P及速效K的含量变化较为灵敏,分别较对照平均增加40.4%和15.3%;秸秆还田使土壤有机质及速效K含量显著增加,其养分情况与有机肥基本一致;土壤全量养分在土壤较浅层的变化较明显,随土层加深土壤养分变化趋于稳定。3.有机肥各处理下的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含量在0~20cm土层变化较大,各处理间酶活性差异明显,土壤过氧化氢酶、磷酸酶,土壤脲酶,土壤蔗糖酶在三年内活性变化幅度不一致。长期施肥能明显提高土壤中蔗糖酶、脲酶、磷酸酶活性,其中高有机肥施入量对于增加土壤中蔗糖酶、脲酶、磷酸酶活性尤为显著,各处理脲酶和磷酸酶活性顺序基本为:高有机肥>中有机肥>低有机肥>不施肥。施肥对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规律不明显,并且不同施入量有机肥处理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不大。4.三年的研究表明,有机肥处理和对照相较土壤容重有所降低,降低0.89%,土壤空隙度增大不明显;秸秆还田处理对土壤容重降低更加明显,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降低,降幅在0.7%~6.6%之间,土壤空隙度增大不显著。2009年0~40cm土层各个施肥处理较对照处理,容重平均分别降低8.4%、7.7%、5.9%。三年的有机培肥处理,使土壤容重较试验开始时有所减小,但处理间的差异性不明显,2009年土壤容重在0~20 cm土层各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20~40 cm土层M处理较CK显著降低。5.有机肥使土壤中大团聚体数量增加,有机肥处理较对照处理>0.25 mm土壤团聚体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处理之间在0~20cm土层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几个土层中,相同较小粒径团聚体含量在不同施肥处理间相差不大。施肥处理在0~10cm土层、30~40 cm土层>5 mm、2~5mm及>0.25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较对照有显著提高,0.25~0.5mm粒径的团聚体含量在各个土层中不同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处理间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5mm土壤团聚体与>0.25 mm土壤团聚体含量方面。6.有机肥处理与秸秆还田处理对作物干物质积累有显著影响,可提高作物的干物质积累量;高秸秆还田量处理、高肥处理和对照间有明显差异。7.连续三年有机培肥结果表明,有机肥可以提高不同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且效果显著,胡麻增产6%~1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2.8%~42%,连续施用有机肥小麦增产13.9%~34%;2009年,随肥力水平由高到低,不同处理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较CK分别提高38%、38%、23%,H(高量)、M(中量)处理显著。秸秆还田处理下,玉米增产14.8%~18.1%、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0.3%~12.9%,第二年连续秸秆还田,谷子增产10.6%~67.3%、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2%~59.4%。2009年试验表明,H处理玉米产量最高,其次为M处理和L(低量)处理,较对照产量显著提高,提高幅度分别为58.3%、36.7%和5.4%。不同秸秆还田量处理玉米水分利用效率随还田量水平由高到低较CK分别提高38.5%、31%、0.9%。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不同轮作制度稻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研究,S511
  2. 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提高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S532
  3. 不同抗旱性冬小麦品种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S512.11
  4. 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活性有机碳、氮与作物生长间关系动态研究,S158
  5. 太原盆地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与CO2净交换的关系研究,S512.11
  6. 新型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冬小麦水肥利用及农田固碳效应的影响,S512.11
  7. 太原盆地紫花苜蓿水分利用效率研究,S541.9
  8. 不同覆盖方式和作物条件下农田土壤呼吸、产量形成及水分利用特征,S154
  9. 嫩江县土壤肥力提升技术及模式研究,S158
  10. 套种对油茶幼林的土壤理化性状及其生长的影响,S794.4
  11. 毛竹专用矿渣肥对毛竹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S795.7
  12. 拟南芥HARDY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番茄中的表达,S641.2
  13. 渭北旱塬有机培肥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生长特性的影响,S513
  14.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旱地作物产量、肥料利用率及土壤肥力的影响,S147.2
  15. 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优势种水分利用多样性特征,S792.27
  16. 不同氮素形态配比的复混肥对玉米、白菜生长的影响,S634.1
  17. 秸秆还田与施肥对作物和土壤的影响,S147.2
  18. 不同秸秆覆盖量对宁南旱作农田土壤水肥及作物产量的影响,S141.4
  19. 秸秆还田对宁南旱作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S141.4
  20. 农田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及精准/分区管理技术研究,S158
  21. 有机培肥对宁南旱作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及作物生长的影响,S14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业基础科学 > 肥料学 > 农家肥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