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探析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在中国的接受

作 者: 陈晓玮
导 师: 田德蓓
学 校: 安徽大学
专 业: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关键词: 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 受众 中国情景喜剧 启迪
分类号: J0-0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58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如今,当影视作品越来越烙上商品的印迹进入当今文化消费市场以及作为文化产品越来越超越国界地域自由行走在“地球村”的时候,影视剧代表着大众娱乐文化在消费时代的今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国外影视剧在中国也开始逐步盛行。其中热播了十年的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不仅在美国充当了电视荧屏黄金时段的霸主,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取得了轰动性的成功。尤其是在九十年代末至今的中国,当国产的情景喜剧一直处在电视节目的边缘地带,这部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却一直以强劲的势头在中国大行其道,这部关于友情、爱情、事业和性的美国情景喜剧在中国的风靡引起了笔者的关注,让笔者不得不思索其中的缘由。笔者期望通过本论文对这一现状的考察及探索,能够揭秘《老友记》在中国流行的原因同时期望以此折射出中国当下国产情景喜剧的诸多问题,引发我们对影视剧创作的思考,借以寻求恰当的解决方式,从而促进今后国产优质影视媒介产品的生产。本篇论文通过《老友记》的个案分析,以接受美学为主要研究方法,并辅以比较研究方法以及译介学、传播学等理论,从该剧集在艺术上的成就切入分析这部代表着美国文化的剧集作为一部成功的情景喜剧的魅力所在,继而从受众使用与满足度的角度出发,探讨在中国大众文化变迁的过程中,在中国情景喜剧“喜剧不喜”的现状之下,该剧集与中国受众在审美心理,心理诉求等方面的契合。从而较为系统地揭示出《老友记》在中国广为流行的真正原因——即该剧本身艺术性的特点契合了中国受众的需求。进而探讨出中国情景喜剧发展的战略依据,首先依据的对象是中国观众,只有依托中国观众收看心理,有的放矢,制定出对策,才能成功地打造中国自己的品牌情景喜剧。通过梳理和对比研究,本文分析出国产情景喜剧自身的弊病与缺陷,指出“发育不良”、“喜剧不喜”的国产情景喜剧在创作、文本特征等方面应向发展成熟的美国情景喜剧借鉴学习。在今天文化交融的时代大背景下,笔者期望通过本论文的初步探索分析,中国情景喜剧能认识到自身的特色和问题所在,成就其自身良性的发展。国内学子对于外国影视剧在中国流行现状的分析研究多是集中在文本特征方面的分析。笔者认为,在当下的多元化环境中,从受众接受的角度出发结合文本本身即兼顾文本内和文本外两个方面去分析国外影视剧在中国的流行,不仅能够让我们系统、整体地解释流行文本之所以流行的真正原因,而且对国产影视剧的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启发性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引言  9-14
  第一节 研究的现状  9-11
  第二节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11-12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  12
  第四节 论文的布局  12-14
第一章 情景喜剧《老友记》立体多维的透视  14-28
  第一节 《老友记》——美国当代文化的典型代表  15-21
    1. 背景——美国的咖啡文化  16-17
    2. 角色——美国中产阶级的青年一代  17-18
    3. 情节——美国文化的显微镜  18-20
    4. 主题——"美国梦"的十年追梦之旅  20-21
  第二节 《老友记》——美国社会的"众生图"  21-28
    1. 幽默的语言机制  21-24
    2. 传神的喜剧表演  24-25
    3. 娱乐化的说教功能  25-28
第二章 《老友记》在中国的接受  28-40
  第一节 接受语境的文化基础  28-31
    1. 大众文化语境下的影视期待  28-29
    2. 消费时代中的文艺心理转型  29-30
    3. 图像时代冲击下的传媒文化  30-31
  第二节 中国受众与《老友记》的亲密接触  31-40
    1. 《老友记》的中国受众群分析  32-34
    2. 《老友记》迎合了受众"观,品,悟"的审美心理  34-36
    3. 《老友记》满足了中国受众的期待视野  36-40
第三章 《老友记》与中国情景喜剧  40-47
  第一节 中国情景喜剧发展历程  40-43
    1. 中国情景喜剧二十年  40-41
    2. 中国版老友记  41-43
  第二节 《老友记》对国产情景喜剧"喜剧不喜"缺憾的弥补作用  43-47
    1. 喜剧语言的幽默化  43-44
    2. 喜剧情境的多样化  44-47
第四章 《老友记》的流行给中国的影视剧产业的启示  47-55
  第一节 《老友记》的成功给中国情景喜剧的启示  47-52
    1. 人物形象设置应更广泛化、个性化、时尚化  47-49
    2. 人物表演风格应更喜剧化  49-50
    3. 主题思想的传达应更具教化意义  50-52
  第二节 加强以受众需求为中心的影视剧产业发展  52-55
    1. 受众观看影视剧心理现状分析  52-53
    2. 从受众出发打造成功影视剧  53-55
结语  55-57
注释  57-60
参考文献  60-63
致谢  63-64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64-65

相似论文

  1. 小学语文教材风波修辞析,G623.2
  2. 对台电视新闻节目传播策略研究,G222
  3. 面向受众需求的电视购物节目编排策略研究,G222.3
  4. IPTV导视系统的人性化研究,TN949.292
  5. 中国情感真人秀节目本土化探析,G222
  6. 娱乐脱口秀节目受众策略分析,G222
  7.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品牌化研究,G222.2
  8. 数字电影对受众的影响分析,J905
  9. 大众文化的小众流行,J905
  10. 李培根在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受热捧的传播学分析,G206
  11. 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危机中的受众参与研究,G206
  12. 从文本和受众因素分析我国新财经媒体品牌建构,G219.2-F
  13. 基于受众体验的中英文字体选择优化方案探索,J524
  14. 电影预告片初探,J905
  15. 我国电视剧重拍现象分析,J905
  16. 古琴艺术与当代受众的对接研究与思考,J632.31
  17. 网络整合营销传播模型建构及案例分析,G206
  18. 论中国民间美术元素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迪,J524
  19. 中国传统民间剪纸与艺术设计,J528.1
  20.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探研,D61
  21. 《南方都市报》杂志化倾向研究,G219.2

中图分类: > 艺术 > 艺术理论 > 艺术的方法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