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李箱小说中的自我意识研究

作 者: 李红淑
导 师: 金京勋
学 校: 延边大学
专 业: 亚非语言文学
关键词: 现代主义小说 边缘化 自我意识 自我分裂 自我超越
分类号: I207.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8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作为1930年代现代主义小说的代表性存在,李箱小说刻画的主人公是失去自我同一性而导致边缘化的典型人物形象。通过自我分裂的主人公形象,李箱小说栩栩如生地描写出了生活在当时朝鲜社会的都市知识分子的软弱、无力的一面,由此体现出了殖民统治下的知识分子独有的现实对应方式。本稿主要从空间和时间角度考察主人公的自我意识,可以说是对李箱小说的一个新的尝试,这将对重新发现1930年代现代主义小说的特点和文学史中的位置,做出一定的贡献。到目前为止,对李箱文学的研究层出不穷。因为李文学的难解性,所以很多学者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李箱文学。主要研究成果有:1)以李箱的传记性事实为基础的作家论或作品论研究。2)运用精神分析法分析作品。3)把文本分析作为主要研究手段的形式主义,结构主义文本研究方法。4)结构主义和精神分析法有效结合的研究方法—美学式研究方法。本稿在上述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李箱小说的代表作—《翅膀》进行了主要研究,从空间和时间角度剖析了自我意识的分裂样态。首先从空间角度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主人公从起初的水平方向的逃出,到垂直方向的空间移动所带来的自我升华和超越,也就是说,主人公从黑暗、封闭的狭窄房间走到外面的世界,是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的指向性,从时间上看,这标志着从过去、现在、未来或是从静止的时间走向理想时间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从不连续的,混乱的世界寻找新的空间秩序的过程。其次从时间角度分析,主要通过李箱小说中时间的过去、现在、未来共存的无时间性;自我存在的不安感与死亡意识;时间上永远的现在性等小说中体现的时间意识的特点,考察了文学作品中体现的自我意识世界。李箱小说中所体现的时间是不受客观时间支配的主观时间,也就是说,心理时间才是小说中的主调。李箱小说通过描写时间的错乱现象;过去、现在、未来的共存现象;时间的无意义化现象,揭示出了主人公们对应现实的一种新的探索之路。韩国近代作家中最能深度剖析和赤裸裸地描写人的内心世界,体现1930年代现代主义文学疏外特点的作家就是李箱。正因为李箱文学站在近代文学的顶端,他的文学作品抽象、难解,所以随着时间的流逝,李箱本人及他的作品都需再探。

全文目录


摘要  7-9
Abstract  9-12
正文  12-42
参考文献  42-46
谢词  46

相似论文

  1. 民国时期书法艺术边缘化现象研究,J292.27
  2. 初中生自我意识与班级社会心理环境关系的研究,G632.0
  3. 中学生自我意识问题分析,G632.4
  4. 论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的自我意识理论,B516.31
  5. 羞耻与内疚的认知评价过程研究,B842.1
  6. 生活方式与主体意识的关系研究,A811
  7. 论现代主义小说中的叙事干扰现象,I207.42
  8. 分裂的自我与存在的困境:多丽丝·莱辛之《野草在歌唱》的莱恩式解读,I561
  9. 寻找生命中的彩虹—用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解读劳伦斯的《虹》,I561.074
  10. 森鸥外の初期作品论,I313
  11. 幻象与现实,I712
  12. 马克思的意识概念,A811
  13. 苏轼画论中的自我意识,J209.2
  14. 透视《收藏家》中克莱格的自我分裂,I561.074
  15. 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A811
  16. 自画像中自我意识与创作的探索,J205
  17. 从中国水粉画的发展过程浅析中国水粉画的民族特色,J215
  18. 后现代语境中的自我,I712
  19. 青年马克思对“二元对立”问题的探索,A811
  20. 康德“实用人类学”思想研究,B516.31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新体小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