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桑黄菌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优化及人工栽培研究

作 者: 吕英华
导 师: 宋新华
学 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 业: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关键词: 桑黄 培养基 正交设计 人工培养
分类号: S646.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7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研究野生桑黄菌(Phellinus spp.)菌种分离技术;桑黄菌(Phellinus linteus)母种、原种、栽培种的菌种制作及培养,适合桑黄菌母种培养的固体培养基的选择和优化;桑黄菌菌丝体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发酵培养条件优化;人工栽培技术出菇管理条件。方法:通过子实体组织分离法获得野生桑黄菌母种;以Phellinus linteus Gy~20为代表菌株,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分别优化了桑黄菌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同时研究摇床转速、温度、接种量、装液量、pH及发酵时间对桑黄菌液体发酵培养的影响;制作原种和栽培种,通过栽培试验,从温度、湿度、光照、通风四方面总结桑黄菌人工栽培技术出菇管理要点。结果:1、本研究共成功分离出11株桑黄菌母种。其中,9株经本实验室鉴定:5株为裂蹄木层孔菌(Phellinus linteus),4株为鲍姆氏层孔菌(Phellinus baumii),其它2株待鉴定。2、玉米粉综合培养基最适合桑黄菌母种培养,优化固体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玉米粉、蛋白胨、MgSO4、KH2PO4、琼脂。几种重要组分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0 g·L-1、20 g·L-1、1 g·L-1、0.5 g·L-1、2 g·L-1、20 g·L-1。3、桑黄菌(100 mL三角瓶)优化液体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玉米粉、蛋白胨、麸皮、MgSO4、KH2PO4。几种重要组分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5 g·L-1、25 g·L-1、0.5 g·L-1、5 g·L-1、0.5 g·L-1、2 g·L-1;优化培养条件为:温度28℃、装液量75 mL、接种量10%、初始pH 6.0、摇瓶转速190 r/min,发酵时间13 d。4、桑黄菌人工栽培技术出菇管理条件:发菌阶段,菌丝培养温度25℃;培养料含水量60%~70%;培养时间35 d~40 d;通风1次/d,不需要光照,暗室培养。菇蕾形成原基阶段,分化温度20℃~25℃;相对湿度80%~95%;时间14 d~21 d;通风2次/d;散射光照射。子实体发育(长菇)阶段,生长温度18℃~25℃;相对湿度90%~95%;时间30 d~40 d,通风2次/d;散射光照射。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1
第一章 药用真菌桑黄的研究进展  11-19
  1.1 桑黄菌的分类学地位  11-12
  1.2 桑黄菌的形态学特征及地理分布  12-13
  1.3 桑黄菌的人工培养  13-14
    1.3.1 固体培养  14
    1.3.2 液体发酵培养  14
    1.3.3 人工栽培技术  14
    1.3.4 分子育种  14
  1.4 桑黄菌的药理活性物质组成及检测  14-15
    1.4.1 子实体多糖  14-15
    1.4.2 胞内多糖  15
    1.4.3 胞外多糖  15
  1.5 桑黄菌的药理活性成分提取与分离纯化  15-16
    1.5.1 子实体多糖的提取  15
    1.5.2 胞内多糖的提取  15
    1.5.3 胞外多糖的提取  15
    1.5.4 桑黄多糖的纯化  15-16
  1.6 桑黄菌的药理作用  16-17
    1.6.1 抗癌  16
    1.6.2 保肝护肝  16
    1.6.3 抗血管生成作用  16
    1.6.4 降血糖  16-17
    1.6.5 抑菌消炎  17
    1.6.6 其它作用  17
  1.7 桑黄菌研究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工作展望  17-19
第二章 桑黄菌菌种分离及固体培养研究  19-26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9-20
    2.1.1 试验材料  19
    2.1.2 试验仪器  19-20
  2.2 试验方法  20-22
    2.2.1 菌种的分离及纯化培养  20-21
    2.2.2 基础培养基的选择  21
    2.2.3 碳源和氮源的筛选  21
    2.2.4 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固体培养基  21-22
  2.3 结果与分析  22-25
    2.3.1 不同基础培养基上桑黄菌菌株的生长情况  22-23
    2.3.2 不同碳氮源对桑黄菌菌株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23-24
    2.3.3 桑黄菌菌株菌丝体固体培养基的优化配方  24-25
  2.4 讨论  25
  2.5 结论  25-26
第三章 桑黄菌液体培养基优化及发酵条件研究  26-41
  3.1 试验材料和仪器  26-27
    3.1.1 试验材料  26
    3.1.2 试验仪器  26-27
  3.2 试验方法  27-29
    3.2.1 一级摇瓶种子培养  27
    3.2.2 二级摇瓶发酵培养  27
    3.2.3 测量指标  27
    3.2.4 培养基成分对桑黄菌液体发酵培养的影响  27-28
    3.2.5 培养条件对桑黄菌液体发酵培养的影响  28-29
  3.3 结果与分析  29-38
    3.3.1 培养基成分对桑黄菌液体发酵培养的影响  29-32
    3.3.2 培养条件对桑黄菌液体发酵的影响  32-38
  3.4 讨论  38-40
  3.5 结论  40-41
第四章 桑黄菌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41-46
  4.1 试验材料和仪器  41-42
    4.1.1 试验材料  41
    4.1.2 试验仪器  41-42
  4.2 试验方法  42-43
    4.2.1 原种培养  42
    4.2.2 栽培种培养  42
    4.2.3 出菇管理  42-43
  4.3 结果与分析  43-44
    4.3.1 发菌期管理  43
    4.3.2 原基分化期管理  43
    4.3.3 子实体发育期管理  43-44
  4.4 讨论  44-45
  4.5 结论  45-46
结论  46-47
参考文献  47-50
致谢  50-51
作者简介  51

相似论文

  1. 纳米稀土硬质合金YG11R的成分与工艺优化及磨损研究,TG135.5
  2. 泽泻和土茯苓的提取工艺与降血尿酸作用研究,R284
  3. 黄芪、硒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及应用研究,S646.15
  4. 地黄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和产梓醇菌株的筛选及其发酵研究,TQ461
  5. 模拟土壤环境对土壤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的影响,S154.3
  6. 光合产氢菌群的分离鉴定及其产氢特性分析,TQ116.2
  7. 桑黄(P.baumii Pilát)胞外多糖的液体发酵条件优化及免疫活性研究,R285
  8. 那西肽产生菌的选育和发酵条件的研究,TQ936.16
  9. 普鲁兰糖高产菌株选育及培养基优化,TQ920
  10. 多拉菌素高产菌株氮离子注入诱变育种和发酵工艺研究,S859.79
  11. 转萝卜过氧化物酶基因RsPrx1酵母表达条件优化及其抗性机理研究,Q943.2
  12. 高山被孢霉产生花生四烯酸的研究,TQ921
  13. 人卵巢癌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初步鉴定,R737.31
  14. 蛋白酶A敲除对工业啤酒酵母生理代谢和发酵的影响,X792
  15. 福安特纳米口服颗粒剂的研究,R286.0
  16. 胰腺癌细胞球的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R735.9
  17. 盐酸阿米替林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设计及质量标准的研究,R94
  18. 喜树内生真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R284
  19. 丛粒藻形态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分析与培养条件优化,Q943
  20. OmpA信号肽介导的重组大肠杆菌生产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发酵优化,TQ925
  21. 多种乳酸菌混合制剂及发酵乳活菌计数方法的研究,TQ921.3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园艺 > 蔬菜园艺 > 菌类(食用菌) > 其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