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用于药物安全性评价的斑马鱼生物技术平台建设研究

作 者: 王稼农
导 师: 黄仁彬;刘华钢
学 校: 广西医科大学
专 业: 药理学
关键词: 斑马鱼 生物学特征 人工繁殖 胚胎 胚胎发育 毒理学终点 秋水仙碱 SOD Na~+-K~+-ATPase 病理 组织结构 tnf-α sod-1 基因 RT-PCR
分类号: Q95-3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2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建立普通实验室条件下的斑马鱼养殖系统,通过日常饲养和胚胎繁育初步掌握斑马鱼生物学特性,为今后建立斑马鱼用于药物安全评价的实验平台奠定基础。方法:利用鱼缸、潜水泵、温控棒、过滤器等建立普通斑马鱼养殖系统,并用配对产卵和人工受精的方法获得斑马鱼胚胎。结果:建立起了普通实验室斑马鱼养殖系统,并成功繁育斑马鱼。结论:建立的普通实验室斑马鱼养殖系统具有廉价、简便、稳定、可操作性强等优点,为建立斑马鱼用于药物安全评价的实验平台奠定了基础,可用于前期一般研究。目的:观察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全过程,分析可用于胚胎毒性试验的适宜的毒理学指标。方法:选取健康的性成熟斑马鱼雌雄配对产卵,用体式显微镜对胚胎发育过程进行系统的形态学观察,并拍摄整个过程。结果:斑马鱼胚胎发育可以大致分成受精卵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体节期、咽部期和孵化期等7个时期;建议了一些在胚胎毒性研究中适宜的毒理学观察终点。结论:初步掌握了斑马鱼的胚胎发育过程以及各时期发育的形态学特征,确立的部分毒理学终点具有实际可行性。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碱对斑马鱼肝脏和鳃组织SOD和Na+-K+-ATPase活性及组织结构的影响,探索以斑马鱼的某些酶类活性和组织结构变化作为观测指标进行药物安全性评价的试验方法,为建立用于药物安全评价的斑马鱼实验平台奠定基础。方法: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将斑马鱼暴露于秋水仙碱5个浓度组中进行96h急性毒性试验,计算其半数致死浓度(LC50。此外,设置3个浓度(0.67、1.70、4.26mg·L-1),进行2ld慢性毒性实验,期间每7天测定斑马鱼的肝脏和鳃中的SOD和Na+-K+-ATPase活性。21d染毒结束,取各组斑马鱼鳃和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秋水仙碱染毒对其结构的影响。结果:秋水仙碱对斑马鱼的LC50为16.90mg·L-1。随秋水仙碱浓度增大和染毒时间延长,斑马鱼鳃中SOD和Na+-K+-ATPase活性均显著受到抑制;肝脏SOD活性增加,Na+-K+-ATPase活性总体呈现抑制趋势。病理切片结果显示秋水仙碱对斑马鱼鳃和肝脏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结论:斑马鱼肝脏和鳃的SOD及Na+-K+-ATPase对秋水仙碱敏感,可作为观测指标用于评价药物的毒性。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秋水仙碱对斑马鱼胚胎发育中tnf-αsod-1基因表达的影响,探索以斑马鱼胚胎为实验对象,以目的基因的mRNA相对含量为指标的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方法。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碱(O mg·L-1、10mg·L-1和40mg·L-1)处理斑马鱼胚胎,收集受精后24h、48h和72h的斑马鱼胚胎,用RT-PCR方法观察加厂-口和sod-1基因在不同时期斑马鱼胚胎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试验时间内,与对照组相比,各药物处理组的斑马鱼胚胎tnf-α基因表达均受到抑制,并呈现浓度。效应关系;斑马鱼胚胎sod-1基因在较低浓度组(10mg·L-1)表达上调,而较高浓度组(40mg·L-1)则抑制其表达。结论研究了不同浓度秋水仙碱对斑马鱼胚胎发育中tnf-口和sod-1基因表达的影响,初步建立了以斑马鱼胚胎为实验对象,以目的基因的相对含量为观测指标的RT-PCR检测方法,为建立用于药物安全性评价的斑马鱼生物体系平台积累了数据。

全文目录


主要缩略语英汉对照  4-5
前言  5-8
第一部分 斑马鱼普通实验室养殖体系的建立  8-19
  摘要  8-9
  ABSTRACT  9-10
  1.材料与方法  10-13
  2.结果  13-15
  3.讨论  15-18
  参考文献  18-19
第二部分 斑马鱼胚胎发育特征及适宜的毒理学终点分析  19-31
  摘要  19-20
  ABSTRACT  20-21
  1.材料  21
  2.方法  21
  3.结果  21-27
  4.讨论  27-29
  参考文献  29-31
第三部分 秋水仙碱对斑马鱼肝脏和鳃SOD和Na~+-K~+ATPase活性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31-51
  摘要  31-32
  ABSTRACT  32-34
  1 材料与方法  34-36
  2 结果  36-45
  3 讨论  45-49
  参考文献  49-51
第四部分 秋水仙碱对斑马鱼胚胎发育tnf-αsod-1基因表达的影响  51-66
  摘要  51-52
  ABSTRACT  52-53
  1. 材料与方法  53-59
  2. 结果  59-63
  3. 讨论  63-65
  参考文献  65-66
全文总结  66-67
综述:斑马鱼在人类重大疾病研究及药物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67-9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待)发表的论文  92-93
致谢  93

相似论文

  1. 基因调控网络模型描述语言研究,Q78
  2. 多转录因子组合调控研究,Q78
  3. (ZrB2-ZrO2)/BN复合材料的反应热压烧结及其力学性能,TB332
  4. 生物医学领域检索系统查询扩展技术研究,TP391.3
  5. 拟南芥胱硫醚-γ-合成酶(D-AtCGS)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抗血清制备,Q943.2
  6. 红肉脐橙和‘国庆四号’温州蜜柑中CHS和CHI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其对类黄酮积累的调控机制,S666.4
  7. 天然来源的抗衰老先导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及作用机理研究,R285.5
  8. 酮色林对炎性痛和神经病理性痛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R741
  9.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析,R743
  10. BMP通路关键因子在人类牙胚组织中的表达检测,R78
  11. 夏季湖光岩玛珥湖浮游细菌和浮游活性菌遗传多样性的比较,Q938
  12. 基于RNA测序技术的马氏珠母贝珍珠囊转录组及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Q786
  13. 铝胁迫下小黑豆的红外光谱特征分析及其铝胁迫响应基因的鉴定,S529
  14. 江蓠为基质的双齿围沙蚕亲体培育及个体早期发育研究,S968.9
  15. 中小学家校合作委员会组织运作研究,G636
  16. 军曹鱼生长激素基因(GH)的克隆和表达,Q786
  17. 没药甾酮抑制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R285
  18. 基于基因组重排技术的1,3-丙二醇高产菌株选育,TQ923
  19. 调和玉米油对肉仔鸡抗氧化应激、脂质代谢酶及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S831.5
  20. 聚乙烯亚胺修饰糖脂共聚物介导基因治疗研究,R450
  21. 基于随机森林的植物抗性基因识别方法研究,Q943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动物学 > 动物学的研究与实验 > 动物学实验(实验动物学)、动物学技术 > 实验动物的培养、管理及观测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