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二十世纪共和主义的先声——阿伦特公民美德思想研究
作 者: 陈兆旺
导 师: 商红日
学 校: 上海师范大学
专 业: 政治学理论
关键词: 汉娜·阿伦特 公民美德 公共领域 公民行动 共和主义
分类号: D09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32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最具原创性的政治哲学家之一,汉娜·阿伦特对二十世纪共和主义的重振和复兴有着先导性的作用,对公民政治议题在当下,即极权主义冲击下的后极权主义时代的今天的重新崛起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在当前西方的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由对立走向融合之际,共和主义的许多思想还有研究和发掘的空间,公民美德问题就是如此。阿伦特是站在自古希腊时代以来诸多政治思想家,特别是以亚里士多德、西塞罗、马基雅维利、孟德斯鸠、托克维尔等共和主义色彩浓厚的政治思想家肩上来研究公民美德问题的。所以本文花比较多的笔墨罗列与梳理这些政治思想家对公民美德问题的论述。在极权主义肆虐的黑暗时代,阿伦特从哲学的殿堂里走出来,走向公共领域,亲身体验共和主义式微、公共领域崩溃、公民美德与公民行动等荡然无存的险境,并针对现实政治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些对共和主义在二十世纪中后期的复兴提供了充分的养料与启示。后来又结合古希腊的政治经验对公共领域理论做了比较全面和深刻的整理,而她在进行公共领域理论阐述之时,丝毫未脱离公民美德、公民行动等议题的关联性,因为正如本文所分析的那样,阿伦特的诸多政治概念是具有高度相关性,并且都是以公共领域为基础的。阿伦特坚决反对对政治概念的统一化的理解与规范,因为她的政治概念,包括公民美德在内都是无法预设与规定的。本文通过对阿伦特相关著作和理论的比较系统和全面的梳理与分析,最终归纳为:进入并维护公共领域的勇气,追求卓越和不朽的言辞与行动的彰显,以良知为基础的积极思考与判断等一致构成了阿伦特理想的公民美德的内容。阿伦特的公民美德思想不仅仅在于复兴了共和主义德性话语,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当今主流意识形态对共和主义的集体主义性质的质疑。因而,在这个意义上,阿伦特的公民美德思想至今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与前瞻性。
|
全文目录
论文综述 2-4 Abstract 4-6 目录 6-8 第一章 绪论 8-19 一、研究之源起 8-9 二、研究之意义 9-11 (一) 研究的理论意义 10-11 (二) 研究的现实意义 11 三、概念界定与相关文献综述 11-16 (一) 公民美德的概念界定 11-13 (二) 相关文献梳理 13-16 四、研究方法概述 16-17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17-19 第二章 公民美德史的回顾——阿伦特之前的公民美德论 19-32 一、古希腊伦理城邦中的公民美德论 19-22 二、古罗马时期共和精神下的公民美德论 22-24 三、古典公民美德的近代转变 24-27 四、自由主义权利观主导下的公民美德 27-32 第三章 人的复数性与公共领域——阿伦特的公民美德论的基础 32-46 一、极权主义对公共领域的毁灭性冲击 33-39 二、公共领域及其创设 39-46 (一) 公共领域变迁、功能与特征 40-42 (二) 新形式的公共领域及其创设 42-46 第四章 勇气、行动与思考——阿伦特理想的公民美德 46-68 一、作为公民美德的勇气及其限度 46-52 (一) 进入公共领域的勇气及其限度 47-49 (二) 黑暗时代的人们的勇气 49-52 二、与公民美德同一的公民行动及其补救 52-58 (一) 与公民行动同一意义上的公民美德 52-55 (二) 公民美德对公民行动负面效应的补救 55-58 三、精神生活的政治性与美德性 58-66 (一) 平庸之恶:艾希曼的无思性 58-60 (二) 思考的功能与政治意义 60-62 (三) 以判断连接思考与行动 62-66 四、贯通阿伦特的公民美德思想 66-68 结语 先声与前瞻——阿伦特公民美德思想的定位 68-71 主要参考文献 71-75 后记 75-7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77-79
|
相似论文
- 互联网组织的公民行动与积极行动者,G206
- 基于微博构建的公共领域研究,G206
- 知识共享和著作权制度的未来模式,D923.41
- 交往范式及其对泰国社会现代转型的启示,B089.1
- 昆廷·斯金纳新共和主义思想研究,D091
- 网络条件下青年群体公共和私人领域的构建与维护,C913.5
- 另类媒介、草根组织与中国西部的艾滋干预,G206
- 中国青年网民对微博的使用态度研究,G206
- 网络互动与公共领域的重构,G206
- 哈贝马斯及其《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研究,B516
- “网络问政”:协商民主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网络政治景象,D621
- 网络公共领域公民意识的建构研究,G206
- 从公共领域精神检视中国新闻时政杂志对“三农问题”的观照,G237.5
- 网络论坛公共领域讨论状况的研究,G206
- “群己权界”视角下的网民行为规范及保护,G206
- 公民新闻对我国公共领域建构的影响研究,G206
- 论我国利益均衡机制的构建,D921
- 科层组织内行政权力对私人领域的割据研究,C912
- 数字版权语境下的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研究,D913
- 中国网络公民社会的监管问题研究,G206
- 公共治理视阈中的行政责任研究,D035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政治理论 > 政治学史、政治思想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