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交往范式及其对泰国社会现代转型的启示

作 者: 徐婷
导 师: 王健
学 校: 华中科技大学
专 业: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关键词: 哈贝马斯 现代性 交往范式 泰国政治 网络公共领域
分类号: B089.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哈贝马斯是当代最负盛名的哲学家、社会理论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诞生于以理性著称的德国,成长在循规蹈矩的中产阶级家庭,深受欧陆理性主义传统的熏陶,却在少年时代经历了二战炮火的洗礼和纽伦堡的良心审判。作为战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德国知识分子,他一直致力于重建社会批判理论的规范基础与现代性的启蒙理想,提出了一套由“公共领域”与“交往理性”两大思想体系所构成的“交往范式”的规范理论,借用交往理性的协商原则以及理想交往情境的预设,以公共领域为制度平台,市民社会为组织力量,来恢复民主政治的合法化和生活世界的合理化。秉承哈贝马斯提倡多元文化整合交往的学术观念,可以将目前正处在现代社会转型期的泰国置于哈贝马斯的现代性理论视野之下,用哈贝马斯关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思想观照泰国的社会现实。泰国政治局势的发展近年来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焦点,泰国“黄衫军”和“红衫军”交替进行反政府示威游行运动,各大政治力量都把街头暴力当作实现自己政治目的的手段,使得街头政治成为一种常态,其直接后果是使泰国陷入无休止的政治动荡之中,社会生活经常受到武装叛乱、暴力冲突和政权更迭的严重困扰。泰国政治从此进入一治一乱的恶性循环,在传统社会向现代性社会转型的道路上举步维艰。根据笔者在泰国两年的生活体验和社会观察发现,泰国所面临的政治困局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公共领域的长期缺席、体制内理性失效以及合法性危机频发等诸多问题,分析比较这些现代性因素在泰国国情和文化传统中的表现及其与泰国街头政治的内在关联,能够加深我们对泰国社会政治发展的理解和探究。特别是在当今这个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的出现已经打破了东西方文化的壁垒,跨越了国与国之间的疆界,为哈贝马斯的“交往范式”理论打开了一片全新的视域,更为在多元文化之上重建哈氏“未完成的现代性计划”提供了媒介与契机。网络公共领域对于传统社会最核心的变化是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模式,使人的主体性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得到充分发挥。尽管哈贝马斯的“交往范式”理论对于泰国的实证经验仍带有过于理想化的“乌托邦”色彩,亦存在泰国社会发展现状与文化认同方面的局限性。但哈贝马斯的社会批判精神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运用他的现代性思想观念引导泰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发育和成长,将对泰国社会现代转型起到重要而积极的启示作用。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9
1 绪论  9-16
  1.1 选题的缘由、目的及意义  9-1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6
2 交往范式的缘起:哈贝马斯的心路历程  16-21
  2.1 哈贝马斯:诞生于理性王国的思想家  16-18
  2.2 乌托邦的破灭:哈贝马斯的原始创伤  18-21
3 交往范式:公共领域与理性的重建  21-33
  3.1 公共领域:政治合法性的出路  21-26
  3.2 交往理性:合理性的重建  26-33
4 交往范式对泰国社会现代转型的启示  33-46
  4.1 泰国社会权力更迭的合法性分析  34-38
  4.2 网络公共领域与泰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38-46
结论  46-48
致谢  48-49
参考文献  49-52

相似论文

  1. 来华西方左翼思想家看社会主义在中国,D61
  2. “从梦中唤醒世界”,B089
  3. 论卢梭对现代性的批判,B565.26
  4. 本雅明现代性批判的矛盾性,B516
  5. 吉登斯、哈贝马斯对历史唯物主义批判的比较研究,B03
  6. 现代性视阈中人的发展代价,B038
  7. 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研究,B516
  8. 毛泽东时代的现代性想象,J209.2
  9. 现代化境遇中的民间智慧,I207.7
  10. 追求“艺术空间无限可能性”的双子星座,I207.42
  11. 从挥之不去的“无聊”之病试观波德莱尔“现代性”之一百五十年,I565
  12. 爱伦·坡作品现代性的分析,I712
  13. 在现代与传统之间,D909.2
  14.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及当代启示,D61
  15. 现代性的建构与解构: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悖论,D61
  16.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人学思想研究,A811
  17. 晋南农民现代化研究,F327
  18. 转型社会背景下乡村女性的民间信仰实践,C912.82
  19. 日常生活中的个人与国家,G239.29
  20. 中国青年网民对微博的使用态度研究,G206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哲学理论 > 哲学流派及其研究 > 其他哲学流派 > 西方马克思主义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