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试论延安时期我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理论、实践和现实启示

作 者: 殷大伟
导 师: 刘东朝
学 校: 延安大学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延安时期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理论 实践 现实启示
分类号: D6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8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明确提出:“要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进一步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我党的执政规律、人类社会进步发展规律,努力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不仅仅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我党自身建设的内在必然要求。我党是一贯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善于总结的政党。延安时期我党开展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运动作为我党早期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现实实践,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从学习的范围和规模、学习内容的系统性和学习目的而言,是一次普遍深入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运动;坚持循序渐进、因材施教、自学与辅导相结合、学习与生产相结合、指导与监督相结合的原则,积累了丰富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经验;在组织、思想、理论方面为我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明确了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态度,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切入点,加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延安时期我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新时期、新阶段、新形势下我党继续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不断提高全党的理论素养和文化知识水平有着深刻的启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实现党员干部队伍素质的大提高,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保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学好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努力提高我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是坚持执政为民的关键。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引言  9-13
  (一) 选题意义  9-11
  (二) 研究现状分析  11-12
  (三) 研究的主要内容  12-13
  (四) 预期价值  13
一、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和重要意义  13-19
  (一)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科学内涵  13-15
  (二)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特征  15-16
  (三)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意义  16-19
二、延安时期我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理论观点  19-23
  (一)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有关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主要论述  19-20
  (二) 刘少奇同志在延安时期有关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主要论述  20-21
  (三) 周恩来同志在延安时期有关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主要论述  21-22
  (四) 陈云同志在延安时期有关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主要论述  22-23
三、延安时期我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举措  23-42
  (一) 成立干部教育部  23-24
  (二) 大办干部学校  24-27
  (三) 成立各级高级学习组和中央学习组  27-28
  (四) 成立中共中央总学习委员会  28-29
  (五) 建立“五五学习节”  29-31
  (六) 开展整风运动  31-32
  (七) 成立出版机构和新华书店  32-33
  (八) 创办报纸和刊物  33-34
  (九) 成立中共中央党校和西北党校  34-36
  (十) 中央领导带头学习、研究、讲课  36-38
  (十一) 制订学习制度  38-39
  (十二) 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39-40
  (十三) 提出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命题  40-42
四、延安时期我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理论、实践对现实的若干启示  42-47
  (一) 我党只有通过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建设,才能保持和增强我党自身的先进性  42
  (二) 我党只有通过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建设,才能进一步改进党的作风,增强党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  42-43
  (三) 我党要始终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加强树立共产主义信仰  43-44
  (四) 我党只有通过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建设,才能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特别是提高自身化解矛盾的本领  44-45
  (五) 我党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同反对教条主义结合起来,在新时期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45
  (六) 我党要在具体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45-47
注释  47-48
参考文献  48-50
后记  50-51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51

相似论文

  1. 空间权基本理论研究,D923.2
  2. 二甲醚在Pt低指数晶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研究,O485
  3. 病险水库溃坝概率分析方法研究,TV697
  4. 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博物馆建筑设计研究,TU242.5
  5. 高中函数教学研究与实践,G633.6
  6. 双传感器图像联合目标检测及系统实现研究,TP391.41
  7. 从《道德经》英译看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典籍英译的解释力,H315.9
  8.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A811
  9. 美国“写作教室”理论与实践初探,G633.3
  10.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科教电视节目编导策略研究,G222.3
  11. 普通中等师范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G651
  12. 对话教学理论在中等职业学校旅游英语课堂上的应用研究,G633.41
  13. 隔代抚养幼儿的心理理论、祖孙依恋、同伴接纳的特点及其关系研究,B844.1
  14. 农村初中“成人”教育的实践研究,G631
  15. 学生自主管理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G637
  16. 中医升降理论治疗慢性肾衰的应用研究,R277.5
  17. 赖尔的行为主义,B089
  18. 基于利益相关者我国民办高校董事会治理结构研究,G648.7
  19. 传输线型Metamaterials的理论与应用研究,O441.6
  20.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的实践和展望,X38
  21. 《巴黎手稿》文化思想研究,A81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