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重庆主城区山地林地复合体及其小气候特点研究

作 者: 郭高燕
导 师: 王海洋
学 校: 西南大学
专 业: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关键词: 重庆主城区 城市森林 群落复合体 小气候
分类号: S718.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6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城市林地是城市生态系统最接近自然的部分,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各种生态功能、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保证城市健康发展。目前国内外关于城市林地的研究很多,主要包括在不同区域、不同园林绿地等的结构研究以及不同结构类型如乔灌草等方面的研究,但是在中等尺度伤的不同群落组成的复合体的研究较少,不管是在景观上还是在植物群落上都较少,对不同群落复合体随着海拔变化的研究更少。本文研究地选取重庆市主城区范围内的铜锣山西坡的南山立交(南滨路-南山公园),以576个样方调查资料为基础,依据植被生态学基本原理,研究群落复合体随海拔变化的趋势,比较不同群落类型、不同生境类型、不同郁闭度下林地的小气候差异,最后通过温度、湿度、风速等生态因子评价城市森林舒适度。研究结果显示:(1)本次调查主要是针对乔木和灌木,据统计,研究地内植物共计94种,隶属于47科81属其中裸子植物4科8种,被子植物43科86种。在研究区发现乔木53种,灌木41种,其中藤本类灌木3种;常绿树种48种,落叶树种46种;针叶树种6种,阔叶树种88种。随着海拔上升,林地的郁闭度越来越大,群落类型由常绿阔叶林向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过渡;不同干扰类型林地随着海拔的升高,自然型林地的比例随着增大,。(2)在不同干扰类型的林地内,降温效果最好的是自然林,半自然林次之,人工林最低。(3)比较不同群落类型的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和光照强度得出结果:在相同时间和相同高度,空气温度从低到高的顺序为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空气相对湿度由高到底的变化趋势为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的光照强度比较相近,针阔混交林类型和常绿阔叶林类型在同样高度层的光照强度差异很小。(4)郁闭度<0.2的林内和郁闭度>0.6的林内日最高气温相差10.4℃;郁闭度>0.6的林内空气相对湿度与郁闭度<0.2的林内相比较,要高51%左右;不同郁闭度的减少光照强度的强弱顺序为郁闭度>0.6的植物群落、郁闭度为0.4-0.6的植物群落、郁闭度为0.2-0.4的植物群落、郁闭度<0.2的植物群落。(5)本文对不同群落类型的林地的负离子日变化比较得出结果,空气负离子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列为针叶林>混交林>阔叶林。(6)比较不同干扰类型林地的舒适度:自然林地最为舒适,半自然林次之,最后为人工林。

全文目录


摘要  6-8
ABSTRACT  8-10
第1章 文献综述  10-20
  1.1 城市森林  10-12
    1.1.1 城市森林的定义和范围  10-11
    1.1.2 城市森林类型  11
    1.1.3 城市森林功能  11-12
  1.2 植物群落及其复合体  12-13
  1.3 城市森林改善城市环境的研究  13-17
    1.3.1 改善小气候效应的研究  13-16
    1.3.2 城市小气候研究的常规方法  16
    1.3.3 城市森林与人体舒适度的研究  16-17
  1.4 重庆市关于城市森林及其生态效益的研究状况  17-20
第2章 引言  20-22
第3章 研究方法  22-28
  3.1 重庆主城区概况  22
  3.2 样地概况  22-23
  3.3 研究方法  23-28
    3.3.1 样地设置  23-24
    3.3.2 林地调查  24
    3.3.3 样地内小气候测定  24-26
    3.3.4 数据分析  26-28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28-46
  4.1 研究区的植物群落空间分布  28-36
    4.1.1 群落类型和郁闭度随海拔的变化  28-30
    4.1.2 干扰类型与物种多样性随海拔的变化  30-36
  4.2 温湿度、光照及风速变异规律分析  36-43
    4.2.1 温度变异分析  36-38
    4.2.2 空气相对湿度变异分析  38-40
    4.2.3 光照强度的变异分析  40-42
    4.2.4 风速的变异分析  42-43
  4.3 空气负氧离子的研究  43
  4.4 舒适度的评价  43-46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46-50
  5.1 结论  46-47
  5.2 讨论  47-48
    5.2.1 样地的设置和样方的调查  47
    5.2.2 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光照强度与海拔的关系  47
    5.2.3 不足之处  47-48
  5.3 建议  48-50
附录  50-54
参考文献  54-58
致谢  58-60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60

相似论文

  1. 小浪底库区不同郁闭度山毛桃侧柏混交林小气候研究,S716.3
  2. 江淮地区近30年农业气候资源与稻麦生产潜力的演变特征,S162
  3. 曲靖烟区气候因素的数量特征及区域划分,S572
  4. 不同海拔地区甘蓝型油菜种子发育过程中油分、脂肪酸积累差异分析,S565.4
  5. 小麦生产力的基因型与气候效应模拟,S512.1
  6. 大兴安岭新林地区樟子松树轮δ13C的气候意义,S791.253
  7. 福州鼓山马尾松年轮α-纤维素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S791.248
  8. 低碳经济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及对策,F205
  9. 朔州市旅游气候舒适度研究,P49
  10. 海南雾的天气气候特征分析及预报方法研究,P457
  11. 风险预防与应对气候变化研究,D996.9
  12. 国际碳排放贸易兴起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研究,X196
  13. 全球气候治理发展历程与欧、中、美气候政策分析,X321-09
  14. 辽宁省农业气候资源综合评价方法研究,S162.3
  15. 环境气候条件对多分裂导线交流电晕特性的影响研究,TM851
  16. 长江中下游地区建筑外围护结构遮阳策略研究,TU226
  17.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应对分析,F124;F205
  18. 中、美媒体的环境报道框架分析,G212
  19. 基于LPC2478的新型人工气候箱设计与实现,P414
  20. 气候变化背景下谷地云冷杉林衰退与病虫害相关性研究,S763
  21. 基于上海地区气候分析的覆土建筑设计研究,TU984.115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林业基础科学 > 森林生物学 > 森林生态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