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

作 者: 严瑞河
导 师: 黄一超
学 校: 新疆师范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剩余劳动力 可持续性发展 参与式发展 智力反哺
分类号: F323.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6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国正处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新时期,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十七届三中全会更是把“三农”问题作为中国目前最大的民生,针对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的措施。其中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自改革开放至今已经30余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如何力促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进一步可持续转移,实现农村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上来。本文研读了大量参考文献和多方实地调研,找寻了制约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因,认为制约原因有两个:一是农村劳动力内部因素包括农民的智力素质、价值观念取向和农民的身体素质构成了制约因素内因;二是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外部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经济因素和生态承载力等构成的外因。据此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经典范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维度,拓展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可持续性发展的广度、深度和高度。特别是运用参与式发展规划,智力反哺与广泛参与来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同时,与户籍制度配套的相关制度改革,农村留守人员的妥善安置等农村社会问题的解决,实现农村的可持续性发展。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2-3
Abstract  3-6
1. 前言  6-11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6
  1.2 国内外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现状  6-8
    1.2.1 国外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  6-7
    1.2.2 国内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  7-8
  1.3 研究的方法  8-9
  1.4 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一些创新点  9-11
2. 基本理论  11-15
  2.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  11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1-13
  2.3 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可持续性发展  13-15
3. 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可持续性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15-23
  3.1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可持续性发展的情况  15-18
    3.1.1 加速转移期(1978—1992 年)  15-16
    3.1.2 转移调整期(1993 年—2002 年)  16-17
    3.1.3 可持续性发展转移期(2003—至今)  17-18
  3.2 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可持续性发展的特征  18-23
    3.2.1 农村劳动力过剩与季节性“民工荒”并存  19-20
    3.2.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生态移民同步  20-21
    3.2.3 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可持续性发展与农村可持续性发展相结合  21-23
4. 影响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可持续性发展的因素分析  23-35
  4.1 制约剩余劳动力转移可持续性发展的内因  23-28
    4.1.1 农民的智力素质  24-25
    4.1.2 非智力素质的价值观念取向  25-26
    4.1.3 农民的身体素质  26-28
  4.2 阻碍剩余劳动力转移可持续性发展的外因  28-35
    4.2.1 社会制度  28-30
    4.2.2 经济因素  30-32
    4.2.3 生态承载力  32-35
5. 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对策措施  35-48
  5.1 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可持续性发展选择范式  35-42
    5.1.1 加大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增加农牧民的智力资本  35-37
    5.1.2 自组织与政府组织相结合,力促剩余劳动力转移  37-39
    5.1.3 实施参与式发展,使农村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39-42
  5.2 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可持续性发展选择新维度  42-48
    5.2.1 提升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高度——与户籍制度相关的保障机制建设  42-43
    5.2.2 扩展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广度——国际劳务输出  43-45
    5.2.3 挖掘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深度——农村留守人员的妥善安置  45-48
总结  48-49
参考文献  49-52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52-53
后记  53

相似论文

  1. 农民工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412.6
  2. 基于人口流动模型的“民工荒”问题研究,F249.2
  3. 基于县域经济视角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F323.6
  4. 珠三角居住区景观水体研究,TU984.12
  5. 龟兹石窟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K879.2
  6. 基于产业结构优化视角的江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F224
  7.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F323.6
  8. 湘潭县农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研究,F327
  9. 河北省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的因素分析,F323.6
  10. 广东省可持续发展主导产业的选择研究,F127
  11. “民工荒”现象的实证分析,F249.2
  12. 论我国的对外劳务输出,F249.21
  13. 中非贸易摩擦问题研究,F752.74
  14. 潍坊市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F323.6
  15. 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研究,F323.6
  16. 福建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F323.6
  17. 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三农”的影响研究,F323.6
  18. 我国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专题研究(1992-2007),F323.6
  19. 闽北山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F323.6
  20. 福建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思考,F323.6
  2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分析,F323.6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