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后现代网络恶搞现象分析

作 者: 郑海洋
导 师: 郭春林
学 校: 同济大学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后现代 恶搞 文本特征 形式 大众传媒 青年亚文化 大众文化
分类号: D66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5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两年来,网络“恶搞”文化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这是一种富有后现代特征的文化。它的诞生不是偶然,它的文本利用篡改、戏仿、拼贴、移置、反讽、狂欢等构成方式,体现了后现代的商业气息、无深度化、零散化、距离感的消失、历史意识的消失、解构与重构等特点。这些恶搞类作品在表面上是娱乐之作,实际上折射出在后现代,网络文化与大众传媒的亲缘关系,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的冲突关系,它体现了人们在后现代的存在状态和精神特征,本论文在借鉴了相关学者研究评价的基础上,研究了大量文本,对此进行了探讨。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10
第1章 引言  10-14
  1.1 网络文化概述  10
  1.2 “恶搞”溯源  10-11
  1.3 网络文化中的恶搞现象  11-14
第2章 文本分析  14-27
  2.1 文本的诞生  14-15
  2.2 后现代文本的特征  15-21
    2.2.1 商业气息  15-16
    2.2.2 无深度化  16-18
    2.2.3 零散化  18
    2.2.4 距离感的消失  18-19
    2.2.5 解构与重构  19-21
  2.3 后现代文本的表现形式  21-27
    2.3.1 篡改  21-22
    2.3.2 戏仿  22
    2.3.3 拼贴  22-24
    2.3.4 移置  24
    2.3.5 反讽  24-25
    2.3.6 狂欢  25-27
第3章 文本意义  27-41
  3.1 后现代文化与大众传媒  27-31
    3.1.1 多媒体技术  27-28
    3.1.2 传者的制作优势  28-29
    3.1.3 传媒的大众性  29-30
    3.1.4 传媒的广泛性和迅捷性  30-31
  3.2 恶搞文化与青年亚文化  31-36
    3.2.1 恶搞主体  31-33
    3.2.2 青年亚文化  33-34
    3.2.3 抵制与互动  34-36
  3.3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  36-41
    3.3.1 对决  36-37
    3.3.2 由来已久的斗争  37-38
    3.3.3 后现代特色  38-41
第4章 结语  41-43
致谢  43-44
参考文献  44-45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5

相似论文

  1. 新世纪高层建筑形式表现研究,TU971
  2. 塞缪尔·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研究,D09
  3. 动态教材的设计与应用研究,G434
  4. 型染纹样的研究及应用设计,TS193
  5. 论当代服装古典风格复兴与设计应用研究,TS941.2
  6. 手工钩针编织的创新设计与应用研究,TS941.2
  7. 社会消费方式变迁下的服装终端空间变化之研究,TS941.1
  8. 洛丽塔服装风格原型分析及应用,TS941.2
  9. 朱熹善恶思想研究,B244.7
  10. 阿多诺与现代主义,B83-0
  11. 长沙现代大学区位变化研究,G649.2
  12. 中职学校课堂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G712.4
  13. 江苏食盐物流现代化方案的研究,F259.2
  14. 论家具中的折叠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TS664.01
  15. 江苏蚕业可持续发展研究,F326.3
  16. 来华西方左翼思想家看社会主义在中国,D61
  17. 我国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G717
  18. 形式、意义、运用相结合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研究,G633.41
  19.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研究型大学隐性知识管理的研究,G647
  20. 不完备信息系统的完备化及其上的知识获取,TP311.13
  21. 中国报纸副刊编辑形态与文化建构研究,G213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