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从文化学派角度谈英汉新词翻译(1998-2008)

作 者: 贾立平
导 师: 王洪涛
学 校: 天津外国语学院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文化转向 英汉新词翻译 翻译的功能性 中国文化建构
分类号: H315.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77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十年来,在世界全球化和网络普及的时代背景下,借助英汉翻译越来越多的英译外来新词不断引入到国内各行各业。然而,传统观点认为,由于源语文本的原创性和本源性,译语文本地位经常被边缘化,因此翻译对译语文本的重要意义经常被忽视。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苏珊·巴塞纳特和安第·勒夫维尔文化转向这一翻译研究新范式的提出,翻译和译语文本对译语文化的构建作用被真正的凸显出来。本文以此为论述理据,以1998-2008年间出现的源于英语的汉语新词为研究对象,以新词翻译对中国文化建构作用为分析视角,阐述新词翻译的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近十年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汉语新词的特点和新词翻译策略的相关变化。接着,从汉语语言、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民众日常生活四个方面,例证论述英汉新词翻译对中国文化的构建作用。本文吸纳Snell-Hornby对文化的诠释,即,文中的文化指的是广义范围的文化概念。汉语中英译外来新词的输入不仅是新词汇的简单借用,还标志着一系列的外来文化在中国的植入。英语外来文化的植入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容,而且还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甚至意味着对中国相关制度体系的革新和完善。最后,本文提出对英汉新词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建构作用要进行辩证的审视。一方面,应该承认英汉新词翻译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警惕英语文化霸权对中国自身文化的消弱。本文试图从新词这个微观的翻译单位为研究对象,从小处着眼,审视译语文本的功能性地位,进而阐明英汉新词翻译对中图文化建构的作用。希望本文能为更好地理解英汉新词翻译的功能性提供些许的帮助。

全文目录


Acknowledgements  5-6
摘要  6-7
Abstract  7-11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17
  1.1 E-C neologism  11-12
  1.2 Literature review (1998-2008)  12-14
  1.3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14-17
Chapter Two Rationale of the Present Study  17-22
  2.1 Traditional views on translation  17-19
  2.2 Functional views on translation  19-20
  2.3 Significance of the present study  20-22
Chapter Three The State of Art of E-C Neologism Translation 1998-2008)  22-31
  3.1 Social background  22-24
  3.2 Evolution of E-C neologism translation  24-31
    3.2.1 Characteristics of E-C neologisms  25-28
    3.2.2 Major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E-C neologisms  28-31
Chapter Four E-C Neologism Translation and Chinese Cultural Construction(1998-2008)  31-46
  4.1 General remark  31-34
    4.1.1 Culture  31-33
    4.1.2 Relationship between E-C neologism translation and Chinese cultural construction  33-34
  4.2 Contribution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ulture  34-46
    4.2.1 Contributions to Chinese language  34-38
    4.2.2 Contributions to Chinese economy and politics  38-40
    4.2.3 Contributions to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40-42
    4.2.4 Contributions to daily life of people  42-46
Chapter Five Reflections  46-49
  5.1 Acknowledging the importance  46-47
  5.2 Being alert to English cultural hegemony and discourse manipulation  47-48
  5.3 Building up cultural harmony through acculturation  48-49
Chapter Six Conclusion  49-51
References  51-54
Appendix  54

相似论文

  1. 技术哲学文化转向研究,N02
  2. 影视字幕翻译中的文化转向:以美剧《老友记》情感文化翻译为例,H315.9
  3.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陶洁译《紫颜色》研究,I046
  4. 从“文化转向”的视角浅析法律翻译的困难,H315.9
  5. 文化转向下译者主体性之于抵抗文化霸权主义,H059
  6. 中国翻译批评现状及其文化思考,H059
  7. 从翻译的文化转向看《时尚女魔头》之异化翻译,H315.9
  8. 从归化/异化角度谈中国政治口号的法语翻译,H32
  9. 论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译者的现象,H059
  10. 从文化视角解读《莎乐美》在五四时期的译介,H315.9
  11. 论文化转向在外事翻译语境中的体现,H059
  12. 翻译研究的视角:文本抑或文化,H059
  13. 反思文化转向在翻译研究中的价值,H059
  14. 梁实秋翻译思想研究,I046
  15. 英汉脏话翻译的文化分析,H315.9
  16. 试析英源外来词的翻译,H315.9
  17. 结合汉语广告语的特点从翻译的文化转向看其英译策略,H315.9
  18. 英语商务合同的语言特征及翻译原则,H315.9
  19. 从“文化转向”看《文心雕龙》中“心”的翻译,H315.9
  20. 心理学文化转向的本体论意义探析,B84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常用外国语 > 英语 > 翻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