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与牙周炎的关系及Meta分析

作 者: 许小鸿
导 师: 曹燕明
学 校: 广州医学院
专 业: 骨科学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牙周炎 骨密度 Meta分析
分类号: R78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9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骨质疏松症是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独立生活能力的主要疾病之一,发病率高,危害人体健康,同时也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牙周炎是严重侵犯牙周组织的慢性破坏性疾病,牙周炎的始动因子是牙周致病菌。但近年来研究表明,宿主因素也是牙周炎发生的基本要素,甚至是决定疾病存在、进展和结局的主要因素。一些全身因素如内分泌失调、免疫缺陷、精神压力、遗传、营养不良、骨质疏松症等可影响宿主的防御体系,降低宿主的防御力和修复力,或加重牙周组织的炎症反应和破坏。骨质疏松症与牙周炎均为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并都有骨的吸收破坏、骨量减少。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存在不一致性,通过进一步明确骨质疏松症与牙周炎的关系,从而为治疗骨质疏松症与牙周炎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外发表的有关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与牙周炎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更为明确地阐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与牙周炎发病率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指导国内今后在此领域的进一步科研和临床工作;对骨质疏松、骨量减少患者及骨量正常者进行骨密度和牙周临床指标进行测量,比较三者腰椎、股骨颈骨密度和牙周临床指标的差异,探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与牙周炎之间的关系;比较血清中骨钙素(OST)、钙(Ca2+)、磷(P3+)及碱性磷酸酶(ALP)在骨量不同者之间的差异,探讨骨钙素、钙、磷及碱性磷酸酶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1)联合检索国内、外的医学文献数据库,并翻阅有关牙周病学、骨科学和内分泌学国内外现刊,获取国内外有关骨质疏松症与牙周炎危险因素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检索年限为1985年~2007年。语言种类选取汉语和英语。利用ReviewManeger 4.2软件进行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利用漏斗图分析发表性偏倚。(2)研究对象的选择:骨质疏松组选择骨质疏松患者41人,骨量减少组选择骨量减少患者17人,骨量正常组选择骨量正常者12人。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入选者第2~4腰椎和双侧股骨颈进行骨密度测量分析;采用Florida探针检查所有入选者指数牙牙周袋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牙龈指数(GI)的情况;对入选者血清骨钙素、钙、磷、碱性磷酸酶含量的测定。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共检出相关文献293篇,其中17篇符合入选标准。累计样本量11089人,其中牙周炎3650人。①牙周炎组与非牙周炎组老年男性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4,P=0.002),加权均数之差(WMD)及95%置信区间(CI)为-0.01(上限-0.01,下限-0.02);②牙周炎组与非牙周炎组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0,P =0.03),合并优势比(OR)及95% CI为1.44(上限2.00,下限1.04);③牙周炎组与非牙周炎组老年女性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94,P<0.00001),WMD及95% CI为-0.09(上限-0.09,下限-0.10);④牙周炎组与非牙周炎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1,P=0.007),合并OR值及95% CI为1.27(上限1.50,下限1.07)。(2)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PD比较有差异(F=3.653,P=0.035),骨质疏松组PD较骨量正常组PD大(t=1.154,P=0.011),而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少组、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之间PD无差异;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G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CAL比较有差异(F =4.091,P =0.023),骨质疏松组CAL较骨量正常组CAL大(t=1.491,P=0.016),而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少组、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之间CAL无差异。(3)腰椎骨密度与PD、CAL及GI无相关性;股骨颈骨密度与PD、CAL呈负相关,股骨颈与GI无相关性。(4)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血清骨钙素的含量比较有差异(F=3.545,P=0.047),骨质疏松组骨钙素含量较骨量正常组含量低(t=1.2613,P=0.015),而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少组、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之间骨钙素含量无差异;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血清Ca2+、P3+、ALP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本研究说明了老年性骨质疏松与牙周炎具有相关性。(2)研究结果显示股骨颈骨密度与牙周袋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呈负相关,提示股骨颈骨密度的改变与牙周炎可能存在联系,全身骨量改变可能会引起牙周组织的改变,从而导致牙周炎患病率的增加。(3)血清骨钙素与骨密度之间可能存在联系,患者骨的破坏不仅是破骨细胞活跃所致,骨转换能力下降、骨形成能力降低也是不可忽略的原因。(4)未发现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含量与骨密度改变有关。

全文目录


缩略语  3-4
中文摘要  4-7
英文摘要  7-11
前言  11-22
第一部分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牙周炎关系的 Meta 分析  22-38
  材料和方法  22-25
  结果  25-34
  讨论  34-38
第二部分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与牙周炎的关系  38-48
  材料和方法  38-40
  结果  40-45
  讨论  45-48
结论  48-49
参考文献  49-55
附录  55-63
综述  63-69
致谢  69-70

相似论文

  1.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骨质疏松症与中医肾虚证的相关性研究,R259
  2. 骨代谢标志物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中的临床意义,R580
  3. 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膜干细胞多项分化潜能的研究,R587.1
  4. 大豆异黄酮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预防效果的实验研究,R580
  5. 激素替代治疗与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研究,R580
  6. MRI对小肠Crohn’s病的诊断价值:Meta分析,R574
  7. 左旋多巴干预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R681.8
  8. 唑来膦酸对去势雄性大鼠骨量及骨生物力学的影响,R580
  9. 长期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对骨量变化的研究,R593.241
  10. 1、OPG/RANKL/RANK轴系统在牙槽骨吸收重建中的意义 2、牙周牙髓联合治疗重度牙周炎病例报告,R781.4
  11. 白细胞介素-1基因多态性、中间普氏菌与慢性牙周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R781.4
  12. C反应蛋白基因多态性及牙周致病菌在慢性牙周炎和冠心病相关性中研究,R781.4
  13. Vector治疗仪在慢性牙周炎基础治疗中的临床研究,R781.4
  14. 普通牙周探针与Florida牙周探针临床探诊相关性比较,R781.4
  15. 低位上颌窦磨牙缺失患者的上颌窦相关测量分析,R783.6
  16. 烟草对慢性牙周炎龈沟液和人牙龈成纤维细胞中的MMP-9的影响,R781.4
  17. 瘦素与早产儿骨密度、PICP、DPD/Cr关系的研究,R722.6
  18. 肾移植患者血浆瘦素的变化及其与骨密度的相关分析,R699.2
  19. 髌骨置换在全膝关节置换中的系统评价,R687.4
  20. 几何结构结合骨密度预测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R683
  21.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不愈合的诊断与治疗,R687.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口腔科学 > 口腔内科学 > 牙周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