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葛藤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与系统发育研究

作 者: 谢徽
导 师: 张小平
学 校: 四川农业大学
专 业: 环境工程
关键词: 根瘤菌 葛藤 BOXAIR-PCR 16S rDNA PCR-RFLP 16-23S IGS PCR-RFLP GSII基因 序列分析
分类号: S154.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5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研究利用BOXAIR-PCR16S rDNA PCR-RFLP、16-23S IGS PCR-RFLP与16S rDNA、GSⅡ序列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分离自四川攀枝花地区的43株葛藤根瘤菌的多样性及系统发育,以揭示四川攀枝花地区葛藤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地位。通过BOXAIR-PCR指纹图谱分析,供试菌株在53%的相似性水平处聚为一群,在79.2%的相似性水平上分为28个群,除一部分供试菌株与参比菌株聚在一起外,其余都独立成群,聚在一起的都是地理分布很近的菌株。供试菌株的16S rDNA用HaeⅢ、MspⅠ、HinfⅠ和TaqⅠ酶切后具有16种遗传图谱类型。供试菌株在Rhizobium、Bradyrhizobium、Agrobacterium中都有分布。16S-23S rDNA IGS PCR-RFLP分析结果表明,在52%的相似性水平上,供试菌株与参比菌株分为两个分支。在90%的相似水平上分支1分为13个群,所有供试菌株在属水平的分属情况与16S rDNA PCR-RFLP的聚群结果基本相符,且IGS分析更进一步细化,分辨率更高。16S rDNA和GSⅡ序列分析结果表明:16S rDNA和GSⅡ序列分别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在属水平上基本一致,代表菌株分布于Rhizobium、Bradyrhizobium、Agrobacterium三个属,但16S rDNA序列的相似性比GSⅡ高,代表菌株间的16S rDNA序列相似性在87.7%—98.9%之间;GSⅡ序列的相似性在82.7%—90.5%之间;而代表菌株与亲缘关系最近的参比菌株间的16S rDNA序列的相似性为97.55%—99.85%,GSⅡ基因为93.71%—100%。表明了攀枝花地区葛藤根瘤菌蕴含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1.文献综述  8-26
  1.1 前言  8-9
  1.2 根瘤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9-16
    1.2.1 表型多样性研究  10-13
    1.2.2 遗传多样性  13-16
  1.3 根瘤菌的系统发育研究  16-20
    1.3.1 细菌系统发育学的发展  16-17
    1.3.2 依据"分子钟"基因序列建立的根瘤菌系统发育关系  17-20
  1.4 根瘤菌的最新分类系统  20-26
    1.4.1 Rhizobium  21
    1.4.2 Sinorhizobium  21-22
    1.4.3 Mesorhizobium  22
    1.4.4 Azorhizobium  22-23
    1.4.5 Allorhizobium  23
    1.4.6 Bradyrhizobium  23
    1.4.7 Methylobacterium  23-24
    1.4.8 Burkholderia  24
    1.4.9 Rolstonia  24
    1.4.10 Devosia  24-26
2.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和目的  26-27
  2.1 攀枝花地区  26
  2.2 葛藤  26-27
  2.3 实验目的及意义  27
3.实验材料与方法  27-33
  3.1 供试菌株  28-29
  3.2 实验方法  29-32
    3.2.1 DNA提取  29
    3.2.2 BOXAIR-PCR指纹分析  29-30
    3.2.3 16S-RDNA PCR-RFLP酶切图谱分析  30-31
    3.2.4 16SrDNA序列分析  31
    3.2.5 16-23S IGS PCR-RFLP酶切图谱分析  31
    3.2.6 GSⅡ序列分析  31-32
  3.3 实验结果处理方法  32-33
    3.3.1 聚类方法  32
    3.2.2 BOXAIR-PCR指纹分析、16S rDNAPCR-RFLP酶切图谱分析和16-23S IGS PCR-RFLP酶切图谱分析  32-33
    3.2.3 16S rDNA序列结果和GSⅡ序列结果分析  33
4.结果与分析  33-50
  4.1 BOXAIR-PCR指纹分析  33-36
  4.2 16S rDNAPCR-RFLP酶切图谱分析  36-41
  4.3 16-23S IGS PCR-RFLP酶切图谱分析  41-46
  4.4 16S rDNA序列分析  46-48
  4.5 GSⅡ序列分析  48-50
5.结论  50-51
7.对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51-52
参考文献  52-61
致谢  61-62
附录1 16S rDNA序列  62-67
附录2 GSⅡ序列  67-68

相似论文

  1. 南京地区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Pergande)的发生调查及其线粒体基因组研究,S433
  2. 河南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9亚型)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S852.65
  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S1、N基因的序列分析,S852.65
  4. 新疆小麦1Dx5基因的分离克隆及表达载体构建,S512.1
  5. 一个芥菜型油菜品种资源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分析,S565.4
  6. 江苏地区白斑综合征分子流行病学调查,S945.1
  7. 抗重金属汞、铜、锌单抗可变区序列的克隆鉴定、真核表达及三维模拟,X171.5
  8. 产多糖根瘤菌Q32对硅酸盐矿物的风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Q93
  9.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效应,X53
  10. 根瘤促生剂对大豆结瘤和固氮影响的研究,S144.3
  11.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在城市供水的分析与决策,F299.24;F224
  12. 国际快递市场及其周期特性的研究,F224
  13. 鸡新城疫病毒地方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免疫程序的试验研究,S852.65
  14. HumanCosavirus套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基因组序列分析,S855.3
  15. 紫云英根瘤菌的筛选及应用研究,S551.9
  16. 两种苹果酸脱氢酶的克隆、表达及酶学分析,Q946.5
  17. 我国部分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流行毒株的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S852.65
  18. 版纳龙竹CONSTANS和LEAFY同源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Q943.2
  19. 豌豆肌动蛋白异型体(PEAc3)与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融合表达与生化特性分析,Q946.1
  20. 基于12S rRNA基因的鸻形目20种鸟类基因序列变异分析及其系统发育研究,Q958
  21. 基于中原地区的经济增长模型及其机理分析,F127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业基础科学 > 土壤学 > 土壤生物学 > 土壤微生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