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语》引《诗》刍议

作 者: 赵桂玲
导 师: 毕宝魁
学 校: 辽宁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孔子 《论语》 《诗》
分类号: I206.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半部《论语》治天下”,古往今来,无数的大学问家或详注或解说《论语》,然而其包孕以及衍生的文学、哲学、管理学甚至社会学知识仍然被人津津乐道。说不尽的《论语》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代名词。传承了先秦风雅的《诗》更是古典文学的一朵奇葩。本文以《论语》中引《诗》、论《诗》为契入点,集中研究孔子在《论语》中表现的《诗》学观,试图还原孔子眼中、心中的《诗》原貌。本文共分为两章。第一章首先说明孔子重视《诗》之原因,然后再量化梳理《论语》中的《诗》,并将其分成三类,对其详尽解析,包括原意和使用意义。从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诗》的外部社会功能和内部文体功能使孔子等人重《诗》、学《诗》、用《诗》,《诗》在春秋战国时期被人广泛地灵活用在日常生活中,增加其语言感染力和说服力。区别于第一章,第二章是对孔子《诗》观的一个概括和总结。主要有两点。第一孔子把《诗》之内容总结为“思无邪”,包括备受争议的爱情诗与战争诗之“无邪”:第二孔子把《诗》之社会功能概括为“兴观群怨”,包括兴观群怨的起源、发展和作用,以及在《诗》中的反映。总之,孔子认为《诗》中所有篇章内容都发于内心,纯正无邪。而它们又都有着强烈的社会实用功能。它们被人民所创造,又为人民所用,即取之于民和用之于民。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绪论  8-10
  0.1 选题意义  8
  0.2 文献综述  8-9
    0.2.1 国外研究现状  8-9
    0.2.2 国内研究现状  9
  0.3 研究方法  9
  0.4 创新点  9-10
前言  10-12
1 《论语》《诗》之概观  12-24
  1.1 孔子重视《诗》之原因  12-14
    1.1.1 孔子重《诗》之外部原因  12-13
    1.1.2 孔子重《诗》之内部原因  13-14
  1.2 孔子《论语》中《诗》之使用  14-24
    1.2.1 保持原意的引用  14-16
    1.2.2 运用比喻意之引用  16-19
    1.2.3 颠覆原意之引用  19-24
2 《论语》中看孔子《诗》学观  24-43
  2.1 “思无邪”说  24-32
    2.1.1 爱情诗之“无邪”  25-28
    2.1.2 战争诗之“无邪”  28-32
  2.2 “兴观群怨”说  32-43
    2.2.1 “兴”之基础性作用  33-35
    2.2.2 “观”之客观性作用  35-37
    2.2.3 “群”之沟通性作用  37-38
    2.2.4 “怨”之疏导性作用  38-43
结束语  43-44
参考文献  44-46
附录  46-48
致谢  48-4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49-50

相似论文

  1. 《诗经》文学研究的传承与创新,I207.22
  2. 孔子教育思想研究,G40-092
  3. 孔子教学理念操作转换研究,G420
  4. 孔子学院海外文化传播策略研究,G206
  5. 梅尧臣说理诗研究,I207.22
  6. 试论李攀龙的《唐诗删》,I207.22
  7. 苏教版《<论语><孟子>选读》教学研究,G633.3
  8. 《论语》心理形容词研究,H131
  9. 韩国孔子学院汉语口语课堂教学的调查与研究,H195
  10. 海外孔子学院的教材研究,H195
  11. 从支遁诗到王梵志诗:僧诗雅俗之变研究,I207.22
  12. 文天祥《集杜诗》研究,I207.22
  13. 茶与唐代诗之探究,I207.22
  14. 目的论视角下的《唐诗300首》诗名英译分析,H315.9
  15. 清《国朝杭郡诗辑》研究,I207.22
  16. 歌剧《孔子》中孔子的形象塑造和演唱分析,J822
  17. 从描述翻译学视角比较《论语》的两个英译本,H315.9
  18. 后殖民视阈下寒山诗英译过程中原作者文化身份重构,I046
  19. 韩淲其人其诗,I207.22
  20. 陈黎诗歌创作透析,I207.25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古代文学(~1840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