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运动事件框架观照下英汉动词翻译的对等与不可译

作 者: 王欢
导 师: 周树军
学 校: 江苏科技大学
专 业: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运动事件框架 动词 对比 翻译
分类号: H315.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0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论文运用Talmy的运动事件框架理论,从认知角度分析了运动事件框架在英汉动词表征中的异同,并且对英汉动词的翻译尝试提出了有效策略。以Fillmore的框架语义学理论为基础,Talmy提出了运动事件框架理论,他将世界上的语言按类型分成两类,即附加语框架语言和动词框架语言。不同类型的语言反映了人们不同的概念化和词汇化模式。通过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运动事件框架的异同,本文探索研究了动词翻译中的对等和不可译现象。根据Tamly对语言的类型分类,本论文将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运动事件框架进行了对比。对比表明,虽然汉语和英语同属于附加语框架语言,其运动事件框架包含同样的语义成分,如路径、方式、原因、动作,但两种语言中运动事件框架下的词汇化模式却有所不同。英语运动事件的主要句法表现形式为动词+小品词组合式,而汉语运动事件的主要句法表现形式是趋向动词结构。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从广义上来讲,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化模式基本一致,如:(1)英汉动词都可以包含“方式”或“原因”;(2)英汉都存在用附加语来表达“路径”或“方向”的现象。通过分析英汉语中动词的语义成分,本论文提出了以下观点:(1)汉语附加语大多由动词构成,而英语附加语大多由介词构成;(2)在汉语中,构成附加语的“来”、“去”、“上来”、“下去”等趋向动词即可指示移动目标与说话人的相对位置,而在英语中则需要用“come”,“go”等动词来表示目标与说话人的相对位置;(3)汉语中有很多“运动”和“方式”结合的动词,但其数量远没有英语中多,而且有些动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没有办法找到相对应的成分。本文通过对比讨论英汉运动事件框架在语言表征中的异同,简要分析了英汉动词翻译中的对等和不可译,并对英汉运动事件框架中的动词提出了一些翻译策略,如在英译汉时可以采取以下原则:(A)动词[运动,方式]+介词[路径]→动词[运动,方式]+动词[路径](B)动词[运动,方式]+介词[路径]→动词[运动,方式]+动词[目标](C)动词[运动,方式]+介词[路径]→动词[运动,方式]+状语[路径](D)动词[运动,方式]→状语[方式]+动词[运动](E)动词[原因]→动词[原因]+动词[运动]

全文目录


Acknowledgements  2-3
Abstract  3-5
摘要  5-9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9-14
  1.1 Status Quo, Aims and Problems  9-11
  1.2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11-14
Chapter Two The Development of Motion-Event Frame  14-25
  2.1 Fillmore’s Motion Frame  14-17
  2.2 Talmy’s Macro-Event Frame  17-19
  2.3 Talmy’s Motion-Event Frame  19-25
    2.3.1 Semantic Components of Motion-Event Frame  20
    2.3.2 Two Categories of Language  20-21
    2.3.3 The Role of Verbs in Motion-Event Frame  21-25
Chapter Three Comparison of Motion-Event Frame in Chinese and English  25-52
  3.1 Motion-Event Fram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25-31
    3.1.1 Motion-Event Frame in English  25-26
    3.1.2 Motion-Event Frame in Chinese  26-31
  3.2 Similarities of Motion-Event Fram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31-34
    3.2.1 Motion  31-32
    3.2.2 Path  32-33
    3.2.3 Manner  33
    3.2.4 Cause  33-34
  3.3 Differences of Motion-Event Fram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34-47
    3.3.1 Path  34-40
    3.3.2 Manner  40-45
    3.3.3 Cause  45-47
  3.4 Verbs in Motion-Event Frame  47-52
    3.4.1 Function of Verbs in Motion-Event Frame  47-48
    3.4.2 Verb Patterns in Motion-Event Frame  48-52
Chapter Four Translation of Verbs  52-66
  4.1 Equivalence and Untranslatability  52-58
    4.1.1 Equivalence and Verb Translation  54-56
    4.1.2 Untranslatability and Verb Translation  56-58
  4.2 Strategies for Verbs in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58-66
    4.2.1 Strategies for Path  59-61
    4.2.2 Strategies for Manner  61-64
    4.2.3 Strategies for Cause  64-66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66-69
Bibliography  69-75
详细摘要  75-79

相似论文

  1. 布依语—英语语音对比研究,H319
  2. 统计机器翻译中结构转换技术的研究,TP391.2
  3. 面向文景转换的角色动画生成技术研究,TP391.41
  4. 面向统计机器翻译的解码算法的研究,TP391.2
  5. 从《道德经》英译看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典籍英译的解释力,H315.9
  6. 吐蕃止贡赞普和朗达玛灭教之比较,K28
  7. 云南高原湖泊底泥堆积区生态条件下磷、氮等污染物的转化规律,X131.2
  8. 鸡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启动子区域多态性及基因时空表达的研究,S831
  9. 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对高职应用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H319
  10. 导电聚合物的电化学合成及其电致变色性能的研究,O631.3
  11. 靖边气田上古储层评价,P618.13
  12. Miccoli手术与开放性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对比分析,R653
  13. 英汉翻译中逻辑问题的研究,B812
  14. 华蘅芳的科技观研究,N09
  15. 哈拉哈塘凹陷海相油气地球化学研究,P618.13
  16. 无对比剂的二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与多排CT血管成像在诊断下肢动脉疾病的对比研究,R816.2
  17. 城乡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R737.33
  18. 《人民日报》国庆50周年和60周年报道比较,G212
  19. 对女子竞技体操比赛技术制胜因素的研究,G832
  20. 中西部农民媒介素养研究,G206
  21. 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能愿动词偏误分析,H195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常用外国语 > 英语 > 翻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