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钱学森的荣誉观

作 者: 陈凯
导 师: 孙君恒
学 校: 武汉科技大学
专 业: 科学技术哲学
关键词: 荣誉 荣誉观 科学荣誉 钱学森
分类号: K826.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0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人们通常所说的荣誉,是指一定社会或集团通过社会舆论或其他方式对个人履行社会义务的德行和贡献所做出的褒奖。这种形式的社会评价,在一定意义上表明荣誉是一种来自社会方面的对个人道德行为和贡献的价值认可,体现了一个人存在的社会价值。伦理学从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上来概括和把握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荣誉概念,认为荣誉是一种社会道德现象,他反映了个人对集体,对社会的关系,体现了个人活动的社会价值。荣誉反映了社会道德关系中最一般、最本质的方面,在整个道德活动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其他伦理学概念所不能取代的。因此,许多伦理学著作都科学的分析了和概括了这一社会道德现象,把荣誉作为一个基本范畴纳入都伦理学体系中。荣誉作为伦理学的一个基本范畴,他的内容和要求应该包括如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对个人行为的赞扬和肯定;二是个人对自己行为社会后果和社会评价的关心,具体的表现为个人的尊严感;三是强调凡是得到社会赞扬和肯定的行为,必须是出于对国家、对人民、对集体利益的关心,忠实的旅行了各种社会义务的行为。行为主体出自履行义务的动机去行动,行为之后,往往注视和关心着行为的社会效果怎么样,并从中认识自己存在的社会价值。当社会通过社会舆论或其他方式把这种荣誉观念转化为个人的内心信念或自我评价后,就会在个人的意识中形成荣誉和耻辱的意向,这往往表现为羞耻心、自爱心和自尊心,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荣誉感和荣誉观。孟子说:”恻隐之心,辞让之心,羞耻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其中的的羞耻之心,指的就是荣誉观。钱学森(1911~)中国科学家,火箭专家,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对航天技术、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做出了巨大的和开拓性的贡献。。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力学学会第一届理事会(1957~1982)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的创始人之一。曾任《力学学报》第一届编委会主编(1958年后改由郭永怀担任),第二、三、四届编委会编委。他所倡导的“为发展生产力服务,为发展自然科学服务”成为中国力学学会成长和发展的指导思想。钱学森一生致力于科技报国,视名利淡如水。1985年,美国总统科学顾问访华时明确表示,准备授予钱学森美国“国家勋章”,以表彰他在美工作20年对科学技术进步所做出的突出贡献。钱老却说:“我不稀罕那些外国荣誉头衔。如果中国人民说我钱学森为国家、为民族做了点事,那就是最高的奖赏。”钱老的荣誉、名利和地位观,充分体现了崇高的人格和以民族大义为重,忠心报国的优秀品质。法国思想家卢梭有句名言:“伟大的人是不会滥用自己优点的,他们深知自己超过别人的地方,然而绝不因此而放弃谦虚的胸怀。他们的过人之处愈多,愈是时时刻刻地反省自己的不足。”从目前来看,对钱学森的荣誉观进行系统专题研究。因此,能收集到的资料很少,很难查找到专门的研究资料。对一个科学家的荣誉观进行专题研究,主要准备从他的成长环境、教育环境、成长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国家的国际地位等几个方面才探索荣誉观所具有的特点和形成的原因。通过钱学森典型事例,集中、突出说明钱学森的荣誉观。钱学森的荣誉观形成的原因、特点、普遍意义,是钱学森个人科学研究成功的奥秘之一。钱学森是自觉运用到道德荣誉观的典型代表,具有普遍的学习价值。本文拟通过对荣誉观的含义与内涵的深入探索,对荣誉观的类型、基本特征、社会功能和误读进行深入分析,对荣誉观的属性特点、演化特征、社会意义,进行深入研究和规律性的探讨。重点结合钱学森的生平、工作经历、精神世界,寻求探索钱学森的荣誉观形成的原因、特点,以丰富对钱学森个人的学术研究。最后提出对当前社会荣誉观的建设性思考,针对当前科学研究领域存在的急功近利的追求问题,论述发扬光大钱学森的荣誉观的重大价值,并强调在科学界、全社会推广钱学森的荣誉观的迫切必要性,以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9
第一章 钱学森的生平与科学成就  9-15
  1.1 生平简介  9
  1.2 科学成就  9-10
  1.3 钱学森的精神世界  10-15
    1.3.1 爱国精神的坚决拥护者  10-11
    1.3.2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坚定实践者  11-12
    1.3.3 科学精神的坚持探索者  12-15
第二章 荣誉的内涵与意义  15-18
  2.1 荣誉的含义  15
  2.2 荣誉的特征  15-16
    2.2.1 履行道德义务是获得荣誉的前提  15
    2.2.2 荣誉具有阶级性、历史性和社会性  15-16
    2.2.3 荣誉有自律和他律两种约束机制  16
    2.2.4 荣誉的功利性与超功利性  16
  2.3 社会主义荣誉观  16-18
第三章 科学荣誉  18-20
  3.1 对科学荣誉的基本认识  18
  3.2 科学荣誉的基本特征  18-19
  3.3 科学荣誉的社会功能  19
  3.4 理解科学荣誉的误区与解读  19-20
第四章 钱学森的荣誉观  20-24
  4.1 钱学森荣誉观的基本表现  20-22
    4.1.1 钱学森的“金钱观”  20-21
    4.1.2 钱学森的“地位观”  21
    4.1.3 钱学森的荣誉观  21-22
  4.2 “争”中体现的钱学森爱国主义荣誉观  22
  4.3 “让”中体现的钱学森“科学荣誉”观  22-24
    4.3.1 钱学森荣誉观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22-24
第五章 钱学森荣誉观形成的原因  24-27
  5.1 家教与成长环境我  24-25
    5.1.1 成长的家庭环境  24-25
    5.1.2 成长的教育环境  25
  5.2 当时的社会环境因素  25-27
第六章 钱学森的荣誉观的现代意义  27-29
  6.1 钱学森的荣誉观是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升华  27
  6.2 钱学森的荣誉观是社会价值导向的标尺  27-29
参考文献  29-32
致谢  32

相似论文

  1. 当代革命军人荣誉观培育研究,E221
  2. 《钱学森书信》的哲学价值,B26
  3. 钱学森综合集成思想研究,N949
  4. 炮灰还是英雄——论二战中美国黑人士兵英雄主义的根源,K712.5
  5. “荣誉权”作为民法权利的正当性检讨,D923
  6. 钱学森社会工程思想新探索,N02
  7. 中国当代大学生荣誉观的建构研究,G641
  8. 我国体育荣誉制度研究,G812.4
  9.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建立与初期研究工作(1956-1966年),O3-2
  10. 硬币的两面,I561.073
  11. 中美家庭价值观的跨文化差异对比研究,C913.1
  12. 钱学森国防科技发展战略思想研究,E252
  13. 空洞的荣誉,I506.3/7.450
  14. 追求与背叛,I313.074
  15. 荣誉与暴力,I712
  16. 抗战时期的“伤兵之友”运动,K265
  17. 我国航海类专业学生荣誉观的培养,G641
  18. 论司马迁和《史记》中的失败英雄,I207.5
  19. 基于医生职业荣誉感的患者就医选择模型,R197.1
  20. 钱学森工程管理思想研究,F281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传记 > 中国人物传记 > 人物传记:按学科分 > 自然科学、工程技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