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血管内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的临床护理评价

作 者: 刘淑玲
导 师: 赵岳
学 校: 天津医科大学
专 业: 护理学
关键词: 血管内低温 重型颅脑损伤 颅内压 安全性 护理工作量
分类号: R473.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内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ICP)及血糖血乳酸等临床指标的影响;对比血管内低温与传统低温及常规治疗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血管内低温对护理工作量和患者经济负担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2009年5月至2010年7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颅脑抢救中心住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7例分为血管内低温组(A组)34例、传统低温组(B组)36例和常规治疗组(C组)37例。三组患者均接受规范神经外科治疗。亚低温治疗组(A组和B组)分别进行血管内亚低温及传统低温。监测A组与B组从开始降温到达到目标温度的时间,同时在达到目标温度以后,记录上下波动超出目标温度0.2℃的时间百分率以及利用床旁寒战评估量表(BSAS)评定低温寒战发生级别。另外,定时监测患者ICP值、生命体征、血气(包括血糖及血乳酸)、血电解质变化以及护士用于控制体温及预防低温并发症的护理时间,最后汇总患者住院治疗费用。于患者伤后3个月根据GOS评估法判定预后。[结果]1.血管内低温组与传统低温组比较,在患者达到目标温度时间方面,血管内低温用时显著低于传统低温组(P<0.05)。并且血管内低温实测温度偏离目标温度的时间百分率低于传统低温组(P<0.05)。另外,血管内低温组患者气切率及机械通气发生率也低于传统低温组(P<0.05);2.血管内低温患者在低温期间ICP值处于最低水平,复温后也能较好维持ICP值正常水平;3.经过两种不同亚低温方法治疗的患者血糖、血乳酸两项指标均有所下降,与常规对照组显示出差别(P<0.05),但两种亚低温方法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4.血管内低温方法并未出现低血压、心率失常、电解质紊乱、凝血障碍等严重低温并发症,在肺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及脑疝形成等方面与对照组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传统低温相比较,血管内低温组患者寒战评估发生率及级别显著降低(P<0.05);5.三组患者三个月预后GOS评定显示,两个亚低温组患者预后良好率高于常规对照组(P<0.05),但血管内低温组与传统低温组并无明显差异(P>0.05);6.血管内低温组与传统低温组用于维持低温及预防低温并发症的护理工作量是有差异的(P<0.05),血管内低温可以缩短患者ICU停留时间及住院天数(P<0.05),但在患者住院费用方面三组并无显著差别(P>0.05);7.在血管内低温组各项指标中,入院时GCS、治疗时间窗和达到目标温度时间进入以GOS为因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程,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血管内低温降温速度快,维持目标温度稳定性较好,并能有效降低患者ICP值,减轻脑水肿,预防脑疝发生;血管内低温也可以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血乳酸水平,起到脑保护的作用;血管内低温基本没有出现严重低温并发症,是安全可靠的;血管内低温患者较常规治疗患者预后良好,但与传统低温预后比较并无显著差异;血管内低温可以降低护理工作量、缩短患者ICU停留时间及住院天数,但不能降低患者住院总费用;血管内低温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表明GCS评分越高、时间窗及达标时间越短,患者预后越好。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11
缩略词表  11-12
前言  12-15
  1 背景  12-14
  2 研究目的  14-15
研究方法  15-20
  1 研究设计  15
  2 研究对象  15-16
    2.1 研究对象来源  15
    2.2 纳入标准  15
    2.3 排除标准  15
    2.4 样本量估计  15-16
  3 调查工具和观察指标  16-17
    3.1 亚低温治疗临床观察表  16
    3.2 观察指标及疗效预后评估  16-17
  4 研究步骤  17-19
    4.1 步骤  17-18
    4.2 亚低温不同降温方法  18-19
  5 质量控制  19
    5.1 选择性偏倚  19
    5.2 衡量性偏倚  19
  6 统计学分析方法  19
  7 伦理原则  19-20
课题研究路线  20-21
结果  21-34
  1 患者基本临床资料  21-23
  2 血管内低温组与传统低温组的时间窗、时程与复温时间  23
  3 血管内低温组与传统低温组的达标时间、稳定性和有创治疗发生率  23-24
  4 血管内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的影响  24-26
  5 血糖及血乳酸  26-27
  6 并发症  27-29
    6.1 血管内亚低温治疗对一般生命体征的影响  27-28
    6.2 动脉血气分析  28
    6.3 凝血时间和血小板  28
    6.4 肺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脑疝  28-29
    6.5 BSAS评估  29
  7 疗效与预后  29-31
    7.1 三组治疗前后GCS变化  29-30
    7.2 三组预后GOS评定  30
    7.3 死亡率  30-31
  8 血管内低温对护理工作量与患者经济负担的影响  31
    8.1 两个亚低温治疗组护理工作量比较  31
    8.2 三组患者住院费用比较  31
  9 血管内低温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31-34
    9.1 血管内低温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31-33
    9.2 血管内低温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33
    9.3 血管内低温患者达标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33-34
讨论  34-45
  1 血管内低温对颅脑损伤脑水肿及颅内压的影响  34-35
  2 血管内低温原理及有关脑保护机理  35-38
    2.1 血管内低温技术原理  35-36
    2.2 亚低温脑保护机理  36-38
  3 血管内低温对达标时间、稳定性和有创治疗发生率的影响  38-40
  4 血管内低温对血糖、血乳酸的影响  40-41
  5 血管内低温与并发症  41-42
  6 血管内低温疗效与预后  42-43
  7 血管内低温对护理工作量及患者经济负担的影响  43
  8 血管内低温患者预后影响因素  43-45
结论  45-47
参考文献  47-53
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53-54
附录  54-59
综述 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及护理与降温方法的研究进展  59-75
  综述参考文献  69-75
致谢  75

相似论文

  1. 嵌入式可信计算机系统安全机制的设计与实现,TP309
  2. 转基因水稻对肉仔鸡饲用安全性研究,S831.5
  3. 转基因食品中的伦理问题,B82-05
  4. 高层建筑消防炮专用灭火弹研究,TU892
  5. 蜂胶软胶囊增强免疫功能和毒理性研究,R285
  6. 蜂胶提取物的体外抑菌和安全性评价的初步研究,R285
  7. 乳酸菌DM9054、DM9057的安全性评价,R371
  8. 甲乙肝联合疫苗和乙型脑膜炎疫苗接种后安全性评价的动物实验研究,R186
  9. 索法酮片治疗胃溃疡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R573.1
  10. 亚低温联合胸腺五肽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T细胞亚群及预后的影响,R651.15
  11. 氯雷他定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R725.6
  12. 煤矿工人不安全行为测量与实践,X936
  13. 我国保险公司保险网络营销研究,F724.6
  14. 淮阴工学院校园一卡通系统设计及安全策略,TP393.18
  15. 在役化工容器壁面检测机器人的机械本体研究,TP242
  16. 基于Java EE框架的公文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TP311.52
  17. 大型筒仓结构的安全性分析研究,TU375
  18. 基于RSA和Eflash的安全SOC设计,TN47
  19. 燃煤锅炉掺烧印尼煤的安全性、经济性分析,TK227.1
  20. 纳米药物安全性的法律管制,D922.16
  21. 基于Exchange的中小企业邮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TP393.098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护理学 > 专科护理学 > 外科护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