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肠道淤血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作 者: 李斌
导 师: 钱海鑫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普通外科学
关键词: 肠道 肝脏 淤血 缺血再灌注损伤 大鼠
分类号: R657.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5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构建阻断门静脉不同时间、肝门30min和肝动脉同胆总管30min的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和细胞因子,计算肝、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率,观察肝脏与肠道的病理变化,探讨肠道淤血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成七组,每组八只,分别为:门静脉阻断0min组(P0)、15min组(P15)、30min组(P30)、45min组(P45)、假手术组(SO)、肝动脉同胆总管阻断30min组(A30)和肝门阻断30min组(H30),再灌注60min后取标本。各组观察动物的大体病理,采用赖氏法( Reitman-Frankel)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肝组织丙二醛(MDA)的含量和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计算肝、肠系膜淋巴结肠道细菌移位率,光镜观察肝组织、肠粘膜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电镜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1动物大体病理见A30组再灌注60min后肝脏红色加深,有小量瘀点,P30组和H30组有不同程度肠道充血水肿,肠管扩张,肝脏见大小不等的变性区,色泽灰暗;各门静脉阻断组随着门静脉阻断时间的延长,再灌注60min后肠道充血水肿,肠管扩张,肝脏变性等病理变化程度加重。2 P30组的血清ALT、TNF-α水平与SO组、A30组比较升高(P<0.05),H30组的血清ALT、TNF-α水平与SO组、A30组比较也升高(P<0.05),各门静脉阻断组随着门静脉阻断时间的延长,血清ALT和TNF-α的水平升高(P<0.05)。3 SO组和A30组的肝组织SOD、MD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30组的肝组织SOD含量与SO组、A30组比较下降(P<0.05),而肝组织MDA含量升高(P<0.05),H30组的肝组织SOD含量与SO组、A30组比较也下降(P<0.05),肝组织MDA含量亦升高(P<0.05);各门静脉阻断组随着门静脉阻断时间的延长,肝组织SOD含量下降,而MDA的含量升高,各组间的肝组织SOD、MDA含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4 SO组和A30组的肝、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发生率低,而P30组和H30组肠道细菌移位现象增多,各门静脉阻断组随着门静脉阻断时间的延长,肠道细菌移位率增高(P<0.05)。5光镜下观察肝组织见P30组和H30组肝窦内淤血、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肿胀坏死等病理变化,根据肝脏损伤病理分级评分, H30组的损伤评分与SO组、A30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30组与SO组、A30组之间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门静脉阻断组随着门静脉阻断时间的延长,肝窦内淤血、炎症细胞浸润和肝细胞肿胀坏死等病理变化程度加重,根据肝脏损伤病理分级评分,各门静脉阻断组的损伤评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6光镜下观察肠黏膜组织见P30组和H30组肠黏膜淤血、炎症细胞浸润和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等病理变化,根据Chiu肠粘膜损伤评分,H30组的损伤评分与SO组、A30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30组与SO组、A30组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门静脉阻断组随着门静脉阻断时间的延长,肠黏膜淤血、炎症细胞浸润和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等病理变化程度加重,根据Chiu肠粘膜损伤评分,各门静脉阻断组的损伤评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7电镜下SO组肝细胞超微结构基本正常,A30组肝细胞核内染色质小许边集,P30组肝细胞染色质边集明显,胞核形态异常,线粒体肿胀,排列欠整齐;H30组肝细胞核膜中断,染色质固缩并凝结成块,线粒体肿胀明显,线粒体嵴疏松溶解,结构模糊,排列紊乱;各门静脉阻断组随着门静脉阻断时间的延长,胞核形态异常,染色质边集和线粒体形态、结构及分布异常等病理变化程度加重。结论1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和肠道淤血关系密切,随门静脉阻断时间的延长,肝脏和肠道的损伤程度加重。2肝门阻断后肠道淤血导致的内毒素血症、肠源性细菌移位和激发Kupffer细胞等分泌释放的TNF-α损伤肝脏,是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机制。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6
Abstract  6-11
前言  11-13
实验材料  13-15
  一 实验动物  13
  二 手术器械  13
  三 药品、溶液  13
  四 主要试剂、试剂盒  13
  五 主要仪器和设备  13-15
实验方法  15-21
  一 实验分组  15
  二 模型制作  15-17
  三 标本制备  17-18
  四 指标检测  18-20
  五 统计学处理  20-21
实验结果  21-35
讨论  35-41
结论  41-42
参考文献  42-45
综述  45-65
  综述(一)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和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45-58
    参考文献  53-58
  综述(二)肠道淤血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58-65
    参考文献  62-65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65-67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67-68
致谢  68

相似论文

  1. 松萝酸与依托红霉素致肝脏毒性的GC-MS代谢组学研究,R965
  2. 稻飞虱肠道细菌多样性分析,S435.112.3
  3. 植物精油对仔猪生产性能、肠道微生物及免疫性能的影响,S828.5
  4. 蛋内注射leptin对肉鸡肝脏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及microRNA表达的影响,S831
  5. 丙酮酸肌酸对大鼠蛋白质代谢的影响,S865.12
  6. 丹参酮ⅡA及烟酸对肥胖幼鼠心血管功能的影响,R285.5
  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预移植1周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损伤的修复作用,R542.22
  8. 肝脏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小鼠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R614
  9. 拘束冷应激对大鼠组织超微结构及HSP70表达的动态影响,S858.91
  10. 瘦素对鸡肝脏脱碘酶基因表达与活性的影响,S831
  11. ERK1/2和JNK信号通路对大鼠再生肝8种细胞的增殖和凋亡调控作用研究,Q418
  12. 氯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Na~+,K~+-ATP酶的影响,R544.1
  13. 缺氧预处理MSCs移植对心肌梗死区SDF-1/CXCR4轴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R542.22
  14. 高盐饮食对Wistar大鼠血压和颈动脉重塑的影响及替米沙坦干预,R544.1
  15. 自体冷血心脏停搏液对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肌MMP-2影响,R726.5
  16. 肝脏部分切除对肝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R657.3
  17. 肝脏少见类型良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断,R735.7
  18. 康复新液治疗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R285.5
  19. 超声新技术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心脏及肝脏损害的评价,R581.1
  20.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自噬相关基因的研究以及人工合成E-选择素对自噬的影响,R651.1
  21. 磁共振-R2*值无创评估铁过载肝脏铁含量的实验研究,R445.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外科学 > 外科学各论 > 腹部外科学 > 肝及肝管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