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肾素、AngⅡ和Cardiotrophin-1在前负荷致心肌肥大过程中的可能作用

作 者: 董战玲
导 师: 刘慧荣
学 校: 山西医科大学
专 业: 生理学
关键词: 心脏营养素-1 容量超负荷 心肌肥大 肾素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
分类号: R5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5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利用大鼠腹主动脉-下腔静脉(arterio-venous,A-V)造瘘模型,观察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和心肌组织中心脏营养素-1(Cardiotrophin-1,CT-1)在容量超负荷引起的心肌肥大中的可能作用,并初探相关机制。方法:1、采用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造瘘法,制备容量超负荷性心肌肥大大鼠模型。将连有注射器的9号注射针头斜向上先刺穿下腔静脉壁再刺穿A-V联合壁,若刺穿A-V联合壁时有突破感且可见鲜红色动脉血立即从穿刺针尾端流出,表明穿刺针尖已进入腹主动脉管腔,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管腔后退出针,于退穿刺针处缝合静脉壁创口,松开动脉阻断夹,可见下腔静脉较前增粗,变红,表明A-V造瘘成功。2、实验分组:将6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1)正常组(n=8):不做任何处理,正常饮食;(2)假手术组(n=8):用连有注射器的9号静脉针头刺入大鼠下腔静脉,不刺穿A-V联合壁,余同模型组;(3)模型组:分别于A-V造瘘手术后的第1周、第2周、第4周和第8周末终止实验,即测量血压、采血和取出心脏后处死动物,共四组,每组8只;(4)傲坦组(Olmesartan,Olm,n=8):模型组术后第5周开始用第七代AT1R拮抗剂(5mg/kg/d)灌胃,1次/天,持续4周;(5)洛汀新组(Lotensin,Lot,n=8):模型组术后第5周用ACE拮抗剂(5mg/kg/d)灌胃给药,1次/天,持续4周。3、检测指标:心脏重量各参数心脏/体重比(HB/WB)、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右心室质量指数(RVMI)检测;有创血压测定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BP);放免法测定血浆肾素、AngⅡ;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心肌组织中CT-1的表达及定位;Western-blot检测心肌组织CT-1和gp130表达。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齐者组间比较用LSD检验,方差不齐组间比较用Games-Howell检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检验水准α=0.05,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容量超负荷性心肌肥大大鼠模型建立:(1)心脏质量检测:四个不同时间段(1、2、4和8周)模型组的HB/WB、LVMI、RVMI依次呈现增高的趋势,其中8周模型组的变化最显著,以上指标数据分别为:2.7±0.3、2.1±0.2、0.6±0.1,与假手术组(2.3±0.1、1.7±0.1、0.4±0.1)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1,图1);与术后8周模型组比较,傲坦组和洛汀新组2个给药组均能减少HB/WB、LVMI、RVMI,分别是:0.4±0.1,0.5±0.0,0.4±0.1(P<0.05,表1,图1)。(2)有创血压测量: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第1周末的平均动脉压增高111%,到第2周末达到最大141%,第4周末降低,第8周末恢复正常;与8周模型组比较,经过洛汀新和傲坦两组药物的干预后,只有傲坦组的MBP降低了10%,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图2)。(3)右心室组织HE染色切片和免疫组化结果:HE染色:假手术组右心室组织排列整齐,心肌细胞的形态正常,间质无明显增生,无血管扩张及血管壁增厚等表现(图3A、3B);8周模型组HE染色切片,可见心肌组织排列紊乱,心肌细胞体积增大,但是长度改变为主(图3C);与8周模型组比较,经傲坦(图3E)药物的干预后,右心室组织排列恢复正常,心肌细胞的形态接近正常,间质无明显增生,其中傲坦组的切片心肌组织形态更接近假手术组;洛汀新组干预后组织形态的改变不大(图3D)。免疫组化:8周模型组右心室组织的排列紊乱,心肌细胞体积增大,但是以长度改变为主(图5C、5D)。2、血浆肾素和AngⅡ测定:血浆肾素的活性随着模型组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其中8周模型组最低达170%,与假手术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4-1),但血浆AngⅡ水平则显著增高,其中8周模型组最高达到192%,与假手术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4-2);与8周模型组比较,经过两组药物干预后,血浆肾素的活性均回升(P<0.01,图4-1),傲坦组血浆AngⅡ水平增高(P<0.01,表3,图4-2),洛汀新组则降低(P<0.05,表3,图4-2)。3、心肌组织CT-1和gp130的表达(1)CT-1的表达:免疫组化:模型组CT-1表达的棕黄色阳性反应产物主要分布在胞膜区和胞浆区,而假手术组则是以胞浆表达为主;与假手术组平均光密度值(MOD)比较,8周模型组MOD显著升高(P<0.05,表4,图5D,图6);经过傲坦干预后,与8周模型组比较,傲坦组的心肌组织的形态接近正常,心肌细胞的排列整齐,细胞间质减少,CT-1表达的棕黄色阳性反应产物以细胞膜区降低为主(P<0.05,表4,图5E)。Western-blot:与假手术组的MOD比较,8周模型组MOD升高161%(P<0.01,表5,图7-8)。模型组1、2、4和8周CT-1的MOD值与RVMI相关分析呈显著性相关(r=0.925,P<0.01,图9);经过两组药物干预后,与8周模型组比较,傲坦组MOD降低146%(P<0.05,表6,图10-11),洛汀新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6,图10-11)。(2)gp130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1、2、4和8周代表gp130蛋白表达的MOD依次升高,且8周模型组增高139%(P<0.05,表7,图12-13)。经过两组药物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傲坦组MOD显著降低140%(P<0.05,表7,图12-13),洛汀新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7,图12-13)。结论:1、AngⅡ参与容量超负荷引起的心肌肥大,此作用是通过AT1R来实现的;2、血浆AngⅡ含量升高可能不是来自血浆肾素,而是通过非ACE依赖途径实现的;3、CT-1的表达与容量超负荷性心肌肥大有关,可能通过gp130受体介导;4、CT-1诱导容量超负荷性心肌肥大作用可能与RAS有关。

全文目录


摘要  5-8
ABSTRACT  8-12
前言  12-14
材料和方法  14-24
结果  24-26
讨论  26-29
结论  29-30
参考文献  30-33
实验结果图表  33-42
综述  42-53
个人简介  53-55
致谢  55

相似论文

  1. MCK-fukutin基因敲除新生小鼠心肌细胞对Gq蛋白偶联受体激动剂刺激的反应,R746.2
  2. 高糖刺激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肾素前体表达的影响,R543.5
  3. RAS功能异常在高糖引起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R692.9
  4. 不同蛋白含量饮食对肾损伤大鼠肾脏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R692
  5. 新疆汉、维、哈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素水平及血压变异性的比较,R544.1
  6. 黄芪甲苷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R285.5
  7. 滋阴潜阳活血汤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初探,R285
  8.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桃核参术汤的干预作用,R285
  9. Ca~(2+)/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直接介导血管紧张素Ⅱ所致的心脏重构,R541
  10. 运动训练对大鼠心肌JAK2和STAT5表达的影响,G804.2
  1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TXB_2、6-keto-PGF_(1a)、PRA和ANGⅡ水平与季节型气候的关系及临床意义,R714.246
  12. 硫化氢在由2K1C激活RAS系统引起的心脏损害中的作用,R54
  13. 全球人群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通路内关键基因的空间遗传学研究,R394
  14. 不同运动训练时间大鼠心肌t-mTOR和p-mTOR蛋白的表达,G804.2
  15. RAS基因多态性与南京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相关性研究,R589.2
  16. 血浆肾素活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R543.4
  17. 缺氧/复氧损伤和高糖浓度对心肌细胞的内质网应激作用研究,R363
  18. 蛋白酶体抑制通过GSK-3β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R363
  19. 替米沙坦和吡哆胺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AGEs、RAGE水平及早期肾损害的影响,R544.1
  20.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手术前后血浆内皮素和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变化以及相互关系,R654.2
  21. 人类心脏发育候选基因POP1和GEFT的功能研究,Q987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 心脏疾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