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济阳坳陷东营末期构造反转特征分析

作 者: 鲍倩倩
导 师: 吴智平
学 校: 中国石油大学
专 业: 构造地质学
关键词: 构造反转特征 东营末期 成因机制 济阳坳陷
分类号: P618.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1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论文以各种地震、测井、录井、钻井岩心等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解释为基础,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伸展断陷盆地内反转构造的判识方法,对济阳坳陷东营末期反转构造进行了综合判识,确定了反转构造的分布位置及几何学特征,并进一步剖析了其运动学过程,利用平衡剖面及伸展率分析、地层剥蚀量计算、断层活动性分析、反转强度系数计算等方法定量表征了盆地、断层和具体反转构造的反转强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地球动力学背景的演化规律及构造反转的选择性分析明确了济阳坳陷东营末期构造反转的成因机制,探讨了构造反转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建立了反转构造的油气成藏模式。济阳坳陷东营末期构造反转表现为盆地的横向压缩、垂向隆升、断层正断→逆断的转换以及正反转构造样式的形成:横向上盆地整体以EW、NE向挤压为主;垂向上盆地以整体抬升剥蚀为主,凸起部位剥蚀厚度大于洼陷部位,具有截凸填凹的均夷化特征;具体的正反转构造的分布较为局限,仅发育在东部陈南断层东段和高青—平南断层中段,构造样式可分为单一断展型和取直断展型两种类型,其中陈南断层东段为单一断展型和取直断展型,高青-平南断层中段为单一断展型,反转强度陈南断层东段大于高青-平南断层中段;此外,埕南断层由于各种砂砾岩扇体较发育,缺乏其它有力证据,本论文将其定为“疑似”反转构造。济阳坳陷东营末期构造反转表现为盆地由拉张到挤压、沉降到隆升的整体反转和先存构造的选择性反转。深部岩石圈的弹性回返是造成盆地整体反转的主要原因;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再次强烈碰撞、西太平洋板块NWW向的俯冲以及郯庐断裂带的的右旋压扭运动使得济阳坳陷东营末期整体处于NEE-SWW双向挤压应力场之下,加之先存断层的倾角、上盘洼陷部位泥岩含量、异常高压发育的差异性等造成了东营末期对先存构造的选择性反转。济阳坳陷东营末期构造反转对油气成藏过程具有一定的控制和影响,表现在构造反转滞后深部烃源岩的二次生烃、影响源岩初次运移的动力、控制断层运移通道和油气运聚的方向,同时正反转挤压背斜的发育对于改善储集性能、提高储集能力、扩大圈闭幅度并最终增加油气储量等均具有一定的作用。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一章 前言  9-16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9
  1.2 研究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  9-13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6
第二章 济阳坳陷东营末期反转构造的判识及几何学特征分析  16-46
  2.1 反转构造判识原则和方法  16-27
    2.1.1 判识原则  16-17
    2.1.2 判识方法  17-27
  2.2 反转构造的类型划分  27-33
    2.2.1 依据反转强度的类型划分  27-28
    2.2.2 依据反转构造和相关褶皱关系的类型划分  28-29
    2.2.3 依据反转构造尺度的类型划分  29
    2.2.4 依据反转断层组合型式及力学机制的类型划分  29-33
  2.3 东营末期反转构造的几何学特征分析  33-46
    2.3.1 陈南断层东段  34-39
    2.3.2 高青-平南断层中段  39-41
    2.3.3 “疑似”的正反转构造  41-46
第三章 济阳坳陷东营末期构造反转的运动学特征分析  46-67
  3.1 盆地横向拉伸→压缩的转换  46-50
    3.1.1 平衡剖面分析的原理、方法  46-47
    3.1.2 东营末期盆地横向拉伸→压缩的反转强度分析  47-50
  3.2 盆地垂向沉降→隆升的转换  50-56
    3.2.1 地层剥蚀量的计算  50-54
    3.2.2 东营末期盆地垂向沉降→隆升的反转强度分析  54-56
  3.3 断层的反转强度分析  56-59
    3.3.1 断层活动速率参数的计算方法  57
    3.3.2 东营末期反转断层的活动速率定量分析  57-59
  3.4 反转构造的强度分析  59-67
    3.4.1 前人定量表征反转构造强度的方法讨论  59-62
    3.4.2 东营末期反转构造的反转强度分析  62-67
第四章 济阳坳陷东营末期构造反转的成因机制分析  67-73
  4.1 构造反转的动力学成因机制  67-70
  4.2 构造反转的选择性成因机制  70-73
第五章 济阳坳陷东营末期构造反转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73-78
  5.1 构造反转对油气成藏的控制和影响  73-77
  5.2 东营末期正反转构造油气藏类型  77-78
结论  78-79
参考文献  79-84
附录  84-9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93-94
致谢  94

相似论文

  1. 济阳坳陷原油中金的富集机理研究,P618.13
  2. 济阳坳陷孔店组转型期构造演化对原型盆地的控制影响研究,P542.3
  3. 楞古水电站唐古栋巨型滑坡成因机制及稳定性研究,P642.22
  4. 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多边断层成因机制及控藏机理研究,P618.13
  5. 基于波动方程法的原型盆地分析,P618.13
  6. 应用构造沉积综合法恢复剥蚀厚度,P512.2
  7. 陡倾顺层岩质斜坡倾倒变形破坏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P642.22
  8. 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恩子坪1~#滑坡稳定性研究,TV221.2
  9. 卡拉水电站上田镇滑坡成因机制及稳定性研究,P642.22
  10. 东营、潍北及沾化凹陷深层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P618.13
  11. 怒江罗拉水电站坝前左岸大型堆积体稳定性研究,TV221.2
  12. 海塔盆地中部断陷油气成因机制研究,P618.13
  13. 反倾岩质滑坡成因机制及动力响应研究,P642.22
  14. 广花盆地岩溶地面塌陷灾害形成机理及风险评估研究,P642.26
  15. 济阳坳陷第三系不整合油藏成藏机制及含油性评价,P618.13
  16. 鲁西隆起与济阳坳陷新生代隆拗关系,P618.13
  17. 马尔科夫链模拟在济阳坳陷中的应用,P618.13
  18. 临南地区张扭构造体系发育特征,P618.13
  19. 汶川县城崩滑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典型灾害点防治研究,P642.2
  20. 龙池地区地震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成因机制研究,P694
  21. 白龙江苗家坝水电站茅垭里变形体稳定性评价及其治理措施研究,TV223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矿床学 > 矿床分类 > 燃料矿床 > 石油、天然气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