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带up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研究

作 者: 黄海燕
导 师: 李瑛
学 校: 西华大学
专 业: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up 短语动词 认知语义
分类号: H3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04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认知是人类的基本机能之一,思维是认知的核心问题,概念是认知的表达形式,推理是认知中心过程;语言是承载思维、表达概念、运行推理的重要工具。因此,对认知和语言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不仅重要且意义非凡(Dirven&Verspoor,2004:ⅵⅲ)。认知语言学是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新兴的一个语言学学派。它坚持体验哲学观,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寻求语言背后的认知方式,力求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作出统一解释(王寅,2005:8)。本文主要依据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主张,如范畴化理论、意象图式和认知隐喻,选取带up的短语动词的语义进行认知研究。发现小品词与短语动词的意义构成遵循语词发展的一般规律——意义沿着从中心意义到边缘意义的方式延伸,并初步探讨了小品词对短语动词语义的影响。本文的章节安排概述如下。第一章为导言部分,主要论述了本论文的选题缘由,提出了研究的目的、意义和背景。第二章回顾了短语动词的传统研究和认知研究。短语动词的传统研究大都是从结构主义出发进行的,主要侧重于短语动词的句法特征,其主要代表当属夸克(1985)等人的研究。另一方面,勃林格(1971)和萨德(1990)对短语动词中的小品词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他们强调短语动词应以小品词为纲。然而对短语动词的句法或语义研究始终是在生成语法的框架中进行的,未将人类的体验和认知纳入考虑范围,不能解释短语动词语义的认知本质。因此,认知研究方法应运而生,主要代表人物有Linder(1981);Morgan(1997);Gries(1997)和Hamper(2000)等。短语动词的认知研究对语义进行了深层分析,主要研究成果是隐喻扩展在短语动词语义形成中的作用。第三章是对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的介绍。本文主要以范畴化理论,意象图式理论和认知隐喻理论为指导,简要概述了三者的基本内容以及在本研究中的重要的作用。第四章论述小品词up的意义。首先将up的基本空间意义确定为“垂直向上的运动或位置”,其次论述了up在空间域内向横向轴的延伸,最后结合意象图式分析up在时间、数量、社会等级和状态域的隐喻拓展意义。分析发现小品词up是由空间意义向非空间隐喻义延伸,各种意义以基本空间意义为中心形成语义网。第五章是本论文研究的主体部分。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即带up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和小品词up对短语动词语义的影响。研究发现带up短语动词的语义具有多义性,以小品词up的基本意义为中心向外扩展,形成家族相似范畴。而小品词up对短语动词中的作用体现为:对短语动词语义起关键作用,短语动词意义的习语性很大程度上受小品词隐喻义的影响;小品词触发新的组合意义的产生,对动词有趋向性影响;单音节含义笼统的动词受小品词up影响大,与up组合成短语动词的可能性高,组成的短语动词往往义项较多,而双音节(第一音节重读)语义具体的动词受小品词up影响较小,和小品词up构成短语动词的可能性小、相应的短语动词义项较少;与一组意义相近的动词连用后,小品词up自身的含义与前面动词的含义互相影响,构成活动“脚手架”,短语动词最终语义形成。第六章为结论部分,总结和概括本论文的研究和发现,同时指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7
List of Figures and Tables  7-8
目录  8-10
Contents  10-12
英文部分  12-72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2-17
    1.1 Background Information  12-13
    1.2 Aims and Significance  13-14
    1.3 Outline for the Study  14-17
  Chapter Two Literatue Review  17-26
    2.1 Classical Approaches to Phrasal Verbs  17-21
      2.1.1 Syntactic Approaches to Phrasal Verbs  17-20
      2.1.2 Semantic Approaches to Phrasal Verbs  20-21
    2.2 Cognitive Approaches to Phrasal Verbs  21-24
      2.2.1 Linder  21-22
      2.2.2 Morgan  22-23
      2.2.3 Giles  23-24
      2.2.4 Hampe  24
    2.3 Summary  24-26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s  26-33
    3.1 Categorization Theory  26-28
    3.2 Image Schema Theory  28-30
      3.2.1 Image Schema  28-29
      3.2.2 Image Schema Transformation  29-30
    3.3 Cognitive Metaphor Theory  30-32
    3.4 Summary  32-33
  Chapter Four Cognitive Semantic Study of up  33-45
    4.1 Spatial Meanings of up  33-36
      4.1.1 Prototype Meaning of up  33-35
      4.1.2 Elaborations of up  35-36
    4.2 Metaphorical Extensions of up  36-43
      4.2.1 Quantity  37-38
      4.2.2 Social Hierarchy  38
      4.2.3 Time  38-39
      4.2.4 State  39-43
    4.3 Summary  43-45
  Chapter Five Cognitive Semantic Study of Phrasal Verbs With up  45-69
    5.1 Corpus Collection  45
    5.2 Cognitive Semantic Analysis of Phrasal Verbs With up  45-52
      5.2.1 Polysemy of Phrasal Verbs with up  45-48
      5.2.2 Cognitive Semantic Analysis  48-52
    5.3 Effects of Particle up on the Meanings of Phrasal Verbs With up  52-67
      5.3.1 Motivation of New Combinatory Meaning  52-53
      5.3.2 Effect on Tendency  53-56
      5.3.3 Semantic Productivity of Phrasal Verbs With up  56-65
      5.3.4 Semantic Counteractivation  65-67
    5.4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67-69
  Chapter Six Conclusion  69-72
汉语文本  72-122
  第一章 引言  73-77
    1.1 研究背景  73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73-75
    1.3 本文的结构  75-77
  第二章 文献回顾  77-83
    2.1 短语动词的传统研究  77-80
      2.1.1 句法研究  77-79
      2.1.2 语义研究  79-80
    2.2 短语动词的认知研究  80-82
      2.2.1 Linder  80
      2.2.2 Morgan  80-81
      2.2.3 Gries  81-82
      2.2.4 Hampe  82
    2.3 小结  82-83
  第三章 理论基础  83-89
    3.1 范畴化问题  83-84
    3.2 意象图式理论  84-86
      3.2.1 意象图式  84-85
      3.2.2 意象图式的转换  85-86
    3.3 认知隐喻理论  86-88
    3.4 小结  88-89
  第四章 Up的认知语义分析  89-99
    4.1 Up的空间意义  89-91
      4.1.1 原型意义  89-90
      4.1.2 纵向轴向横向轴的延伸  90-91
    4.2 Up的隐喻延伸意义  91-98
      4.2.1 数量  92-93
      4.2.2 社会等级  93
      4.2.3 时间  93-94
      4.2.4 状态  94-98
    4.3 小结  98-99
  第五章 带up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分析  99-120
    5.1 语料收集  99
    5.2 带up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分析  99-106
      5.2.1 语义的多义性  99-103
      5.2.2 认知语义分析  103-106
    5.3 小品词up对短语动词语义的作用  106-119
      5.3.1 新的组合意义的产生  106-107
      5.3.2 趋向性影响  107-109
      5.3.3 短语动词语义能产性  109-117
      5.3.4 语义逆启动  117-119
    5.4 研究发现  119-120
  第六章 结论  120-122
References  122-126
读硕期间的学术成果  126-129
Acknowledgement  129

相似论文

  1. 乔治·米勒的认知意义论,B842.1
  2. 论普通语义学对其后语义研究的影响,H030
  3. 基于概念隐喻理论英语短语动词习得研究,H319
  4. 中国英语专业学生短语动词使用错误分析,H319
  5. 俄汉颜色词“绿”的认知语义分析,H353
  6. 基于认知语义学原理的英语词汇教学实验研究,H319
  7. 认知语义学视角下的英语习语变体研究,H313
  8. 种类量词的认知研究,H146.2
  9. 认知语义学指导下的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创新,H316
  10. 带down英语短语动词的认知分析,H314
  11. 汉语惯用语的语义范畴及隐喻认知研究,H15
  12. 动态原则性多义研究模式,H033
  13. 《金瓶梅词话》方位词研究,I207.41
  14. 从意象图式解读威廉·卡罗斯·威廉斯“一切思想存于事物”的诗歌创作,I712.072
  15.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短语动词的使用研究,H314
  16. 中国英语学习者短语动词回避现象研究,H319
  17. 词项空缺的认知研究及主要填补手段,H03
  18. 汽车造型意象与造型设计情境求解,U462
  19. 从认知语义学角度看“ウツ”的多义性,H36
  20. 动词“算”的语义认知和语法化考察,H146
  21. 注意对非英语专业学习者英语短语动词习得的影响,H319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常用外国语 > 英语 > 语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