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东河口滑坡成因机理与运动特征研究

作 者: 丁月双
导 师: 许强
学 校: 成都理工大学
专 业: 地质工程
关键词: 汶川地震 东河口滑坡 成因机理 运动特征 碎屑流
分类号: P642.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413次
引 用: 16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强烈地震。广元市青川县红光乡东河口村的后山斜坡在此次强震作用下骤然破坏。东河口特大型滑坡摧毁了四个村社、东河口电站和两辆从石坝乡开往青川县城的公共汽车,共造成780人遇难。汶川地震诱发的大型滑坡表现出高速水平抛射、远程碎屑流运动等独特的动力学特征。因此分析解剖典型滑坡在强地震作用下的变形破坏方式及运动全过程的运动特征成因机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论文以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东河口特大型滑坡为实例,通过现场收集与地质、试验、监测、地震等相关资料基础上,对滑坡的基本特征、成因机理、运动特点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在总结和分析已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滑坡区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岩体结构等内部因素对滑坡失稳的影响,以及地震水平加速度和垂直加速度的联合作用、地震加速度高程放大作用、地震的长持时效应等外部因素对滑坡失稳的影响。最后分别采用动量传递法和反推计算法计算了滑坡的运动速度。研究结果表明:“5.12”汶川地震是东河口特大型滑坡发生的直接触发原因,但之所以在此处产生大型滑坡,还与滑坡区特殊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地质环境条件和岩体力学条件密切相关。东河口滑坡在水平地震力长持时作用下,斜坡顶部在已有近垂直的裂缝基础上产生了竖向裂缝,在空间上逐渐扩展,纵向上延伸至底端板岩层面并沿着层面产生拉裂面,同时伴随裂缝不断向临空面横向扩展导致张剪破坏。滑体两侧岩土体裂缝迅速侧向扩移发展,从而在空间上形成多组大型结构面切割分离的变形体,最后在强烈地震力作用下被抛掷而出。由于呈高位临空抛出,滑坡启动后经碰撞迅速解体并转化为碎屑流高速远程运动了2km才逐渐停止。论文中运用动量传递法和反推计算法计算滑体在坠地时最大速度达59.9m/s,运动时间持续63s,平均速度近36m/s。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什邡市洛水镇灾后永久性住宅重建研究,TU241
  2. 运动特征及地形约束的感知网目标跟踪算法及系统研究,TP212.9
  3. 从西方修辞的角度评析新华网对外报道的有效性,H315
  4. 应对自然灾害中的政治动员问题研究,X43
  5. 基于运动特征的纬纱探测方法研究及实现,TS103.3
  6. 公共危机事件管理中政府与《四川政协报》的互动关系研究,D630
  7. 政府危机管理视角下的中国国家能力,D630
  8. 汶川灾后社会救助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632.1
  9. 灾后重建中地方政府间合作研究,D630
  10. 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研究,D630
  11. 非政府组织参与灾害救助研究,D632
  12. 临沂市区岩溶地面塌陷成因机理与防治对策研究,P642.26
  13. 三原县双槐树地裂缝成因机理研究,P642.2
  14. 汶川地震典型框架结构震害分析和防倒塌对策研究,TU352.11
  15. 从汶川5·12特大地震学校建筑倒塌看我国工程伦理问题,B82-057
  16. NGO善款使用监管问题的对策研究,D632
  17. 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电视现场报道研究,G222
  18. 汶川地震报道中电视新闻特写研究,G222
  19. 新闻专业主义视野下的电视灾难新闻研究,G220
  20. 危机传播中媒体议程设置的作用,G206
  21. 从“唐山”到“汶川”:中国灾难报道变迁研究,G212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 > 工程地质学 > 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 > 滑坡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