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应对自然灾害中的政治动员问题研究
作 者: 胡小媛
导 师: 乔耀章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政治学理论
关键词: 政治动员 公共危机管理 自然灾害 汶川地震
分类号: X4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政治动员在我国有很深的渊源,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一大政治优势,是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中国共产党无论在成立初期、发展壮大还是作为执政党执政时期都积极运用政治动员并显示了极大的优越性。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各种矛盾同时存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激化,群体性事件、自然灾害事件等公共危机事件频繁发生的情况下,适当的政治动员仍旧必不可少。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政府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控制和战胜灾害,以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应对自然灾害等危机事件,政府必然起主导作用,但仅依靠政府自身的力量远远不够,还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支持。而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需要党、政府等进行广泛、深入的政治动员。积极有效的政治动员,有利于迅速地应对和战胜灾害、维护中央的权威、降低政府处理灾害的成本、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塑造和谐社会。本文以政治动员理论、危机管理理论为分析工具,从对政治动员的界定入手,以汶川地震这一典型自然灾害事件为例进行研究。文章首先对汶川地震中政治动员的特点作了具体分析,进而发现汶川地震政治动员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缺乏法制建设,媒体宣传失当,沟通机制、激励机制不健全等。最后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政治动员的对策,如健全法律法规,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激励机制,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加强国际合作等。自然灾害是危机事件的一种,发生的频率高,当前要提高我们党和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政治动员理论与实践。
|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绪论 10-20 (一) 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 10-14 1. 研究背景 10-13 2. 研究意义 13-14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8 1. 国内外学者对政治动员问题的研究 14-16 2. 国内外学者对自然灾害危机管理的研究 16-18 (三)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8-20 1. 主要内容 18 2. 研究方法 18-20 一、相关概念与理论 20-28 (一) 政治动员概述 20-24 1. 政治动员 20-22 2. 政治动员机制 22-24 (二)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 24-28 1. 风险社会 24-25 2. 公共危机 25-26 3. 公共危机管理 26-28 二、汶川地震中政治动员的特点 28-35 (一) 突出“以人为本”的政治动员观 28-30 1. 尽最大努力抢救人的生命 28-29 2. 以人民利益为重 29 3. 设立全国哀悼日 29-30 (二) 政治动员主体的多元化 30-32 1. 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政治动员 30-31 2. 政府为主导的政治动员 31 3. 民主党派的政治动员 31 4. 非政府组织参加的政治动员 31-32 5. 网络群体的政治动员 32 (三) 政治动员的途径多样化 32-34 1. 权威支配 32-33 2. 榜样示范 33 3. 大众传媒的宣传教育 33 4. 领导者身体力行 33-34 (四) 政治动员的速度快,目的明确 34-35 1. 第一时间赶赴灾区 34 2. 政治动员目的明确 34-35 三、汶川地震政治动员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5-40 (一) 政治动员中忽视法律及法制建设 35-36 1. 法律法规不健全 35 2. 法律手段利用不足 35 3. 动员主体未严格依法办事 35-36 (二) 政治动员中媒体宣传存在不当、不全面的现象 36-37 1. 部分媒体工作者素质不高 36 2. 媒体宣传的安排工作不到位 36-37 (三) 政治动员的沟通机制不完善 37-38 1. 政府与民众沟通不够及时、到位 37 2. 政府与媒体沟通不足 37-38 (四) 政治动员的激励机制不健全 38-40 1. 税收激励不足 38 2. 表彰激励机制不健全 38 3. 缺乏对志愿者的激励机制 38-40 四、应对自然灾害危机的政治动员对策 40-47 (一) 健全法规,确保政治动员的规范性 40-41 1. 健全应急法律法规 40 2. 建立政治动员法规 40-41 (二) 充分发挥媒体在政治动员中的作用 41 1. 提高媒体工作者的素质 41 2. 合理安排媒体的信息报道 41 (三)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扩大政治动员的范围 41-42 (四) 建立政治动员的激励机制,增强政治动员的效果 42-43 1. 建立社会捐赠的激励机制 42-43 2. 建立表彰激励机制 43 3. 建立对志愿者的激励机制 43 (五) 保持党和政府的权威,确保政治动员的有效推进 43-44 1. 政府要依法行政 43-44 2. 党要加强廉政建设 44 3. 党员、党员干部要起到表率作用 44 (六) 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加强国际合作 44-47 1. 建立统一的危机管理机构 44-45 2. 注重事前动员,培养国民的危机意识 45 3. 加强国际合作 45-47 结论 47-48 参考文献 48-51 攻读学位期间个人研究成果 51-52 后记 52-53
|
相似论文
- 什邡市洛水镇灾后永久性住宅重建研究,TU241
- 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发展与完善,D630
- 民进党民粹式政治动员研究,D675.8
- 从西方修辞的角度评析新华网对外报道的有效性,H315
- 完善我国自然灾害救助体系问题研究,X43
- 我国自然灾害救助体系探析研究,X43
- 抗美援朝时期的爱国公约运动研究,K27
- 我国农村低保户常见自然灾害救助制度研究,F323.89
- 建国以来我国防治自然灾害工作的基本经验探讨,X43
- 基于自然灾害的居民心理卫生服务需求调查研究,R195
- 我国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X43
- 自然灾害政府救助法律问题研究,D912.1
- 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的信息传播研究,D630
- 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电视现场报道研究,G222
- GPS非差相位精密单点定位研究,P228.4
- 冰雪、地震灾历后典型结构分析及减灾措施研究,X43
- 论网络政治动员心理机制及其应用,B849
- 论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D231
- 当代中国公共危机中党的政治动员机制研究,D25
- 汶川地震区映秀至耿达公路泥石流灾害发育特征及其危险性评价,P642.23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灾害及其防治 >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