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伪满时期东北大豆业研究
作 者: 牛伟
导 师: 金颖
学 校: 辽宁大学
专 业: 中国近现代史
关键词: 伪满洲国 东北农业 大豆业 统制
分类号: F326.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0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大豆是近代东北农业生产和贸易输出的主要作物,在近代东北经济发展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随着大豆生产和贸易数量的不断增加,与大豆相关的行业也日趋繁荣。但是随着九一八事变和“伪满洲国”的建立,日本帝国主义大肆对东北的资源加以掠夺,极大地破坏了东北经济,当然大豆业也难逃此劫。东北大豆业自伪满成立以后,呈每况愈下的发展趋势,到伪满末期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通过对伪满时期东北大豆业的研究,不仅可以看出近代东北大豆业曲折的发展历程和日本殖民当局的险恶用心,而且有力地批判了所谓的“东北开发论”;但在批判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在日伪经济统制之下,东北大豆业在区域化和加工技术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本文紧紧围绕伪满时期东北大豆业这条主线,系统分析了1932~1945年东北大豆业发展的客观状况和发展趋势,并结合当今东北大豆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全面发展东北大豆业腾飞之路的几点建议。第一部分引用了大量的数据资料和相关史料首先回顾了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大豆业发展状况,重点论述了伪满前期(1932~1936年)东北大豆业发展的态势,论述了这一时期东北大豆业已呈现全面衰退的发展趋势,尽管伪满政府进行了大豆业调整的政策,但是终未见成效。第二部分系统分析了“七·七”事变后(1937~1941年)东北大豆业恶化并呈畸形发展,并分析了造成大豆业发展畸形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为适应战时的发展而采取大豆统制政策。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至日本战败投降(1942~1945年)这一时期东北大豆业发展概貌,重点论述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强制增产大豆计划以及这一时期东北油坊业走向没落的状况,并分析了造成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日本统制政策的加强、独霸大豆市场所造成的恶果。第四部分总结了伪满时期东北大豆业的特征,并结合这些特征对这一时期的大豆业进行总体性的评价,指出了大豆业日益成为日本军需及战争经费的主要来源、大豆出口率下降趋势显著,本地消费量明显升高、种植业日益区域化,大豆加工技术近代化初见端倪以及日本掠夺大豆的手段残暴且具有一定的欺骗性、豆农的生活日益贫困五大基本特征。第五部分总结并分析了伪满时期东北大豆业发展状况带给我们的一些反思,以及结合当今东北大豆业所处的尴尬处境,提出了全面发展东北大豆业腾飞之路的几点建议:大豆种植业要走集约化的经营模式、推动大豆加工业向精深加工升级、大豆外贸出口上应该走“品牌化”的发展战略。
|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绪论 11-13 1 伪满前期大豆业的调整及统制的起步(1932~1936 年) 13-37 1.1 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大豆业发展概况 13-18 1.2 伪满初年大豆生产危机及贸易的激减 18-22 1.3 伪满政府恢复大豆生产的政策与措施 22-25 1.3.1 “满洲国经济建设纲要”与东北大豆生产 23-24 1.3.2 大豆增产改良措施与局限性 24-25 1.4 大豆流通统制的起步 25-31 1.4.1 大豆流通统制及其影响 25-27 1.4.2 大豆三品的交易及其价格统制 27-29 1.4.3 大豆三品混合保管制度的发展 29-31 1.5 萎缩的油坊业 31-37 2 “七·七”事变后大豆业全面统制的确立(1937~1941 年) 37-49 2.1 “第一次产业开发五年计划”与大豆生产 37-39 2.2 “七·七”事变后大豆流通统制的强化 39-44 2.2.1 兴农合作社的设立及大豆三品流通统制的加强 39-40 2.2.2 “特产物专管法”的颁布及实施 40-42 2.2.3 大豆“出荷”制度的推行 42-44 2.3 衰退的油坊业 44-46 2.4 “贸易统制法”与大豆市场的全面垄断 46-49 3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大豆业统制政策的强制实施及实效(1942~1945 年) 49-59 3.1 伪满政府大豆“增产计划”的强制实施及实效 49-54 3.1.1 大豆“增产计划”的强制实施 49-50 3.1.2 强制增产的实效 50-54 3.2 大豆“决战搜荷方案”的实施 54-57 3.3 没落的油坊业 57-59 4 伪满时期东北大豆业的特征及其评价 59-64 4.1 大豆业成为日本军需及战争经费的主要来源 59 4.2 大豆出口率下降趋势显著,本地消费量明显升高 59-61 4.3 大豆种植业日益区域化,加工技术近代化初见端倪 61-62 4.4 掠夺手段残暴,且具有一定的欺骗性 62-63 4.5 豆农生活日益贫困 63-64 5 反思与展望 64-67 结束语 67-68 参考文献 68-72 附录 72-76 致谢 76-7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77-78
|
相似论文
- 伪满时期文学与政治的游移,I206.6
- 伪满时期东北棉花的统制研究,K265.6
- 日本对长芦盐的统制和掠夺(1937-1945),K265
-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研究,K265
- 国民政府战时统制经济研究,K265
- 伪满洲国时期东北知识分子的日本认识,K265
- (1927~1937)国民党的文艺统制,K263
- 日伪时期东北朝鲜族“集团部落”研究,K265.3
- 伪满协和会研究,K265
- 保定商会研究(1907-1945),K29
- 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东北沦陷区人民的思想控制研究,K265
-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省区军政体制研究,D693.2
- 伪满洲国殖民教育特征及其影响研究,K265.6
- 抗战时期的四川酒精工业,F429
- 伪中央储备银行研究,F832.9
- 日本侵华时期对中国蚕丝业的统制与资源掠夺,F129
- 三十年代南满地区农民家庭收支透析,K265.6
- 日本对长芦盐的掠夺与食盐统制配给研究,K265
- 伪满洲国殖民地工业体系形成研究,F427
- 伪满洲国美术研究,J209.2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农业部门经济 > 种植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