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环境行政立法研究

作 者: 何瑾
导 师: 刘志坚
学 校: 兰州大学
专 业: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关键词: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环境行政立法 机制创新
分类号: D922.6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84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环境行政立法既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区域行政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更是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搞好西部大开发环境行政执法工作以及实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近年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环境行政立法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环境保护领域发挥了重要的功效和积极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环境行政立法工作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一些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还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使环境行政法律法规对环境保护的巨大功效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导致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环境保护工作滞后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已无法满足环境保护工作的客观需要。环境行政立法问题涉及环境立法与行政立法两个领域,目前学术界对其关注还不够,专门针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环境行政立法现状和改进措施的研究也很少。本文的写作目的在于深化对环境行政立法的理论认识,挖掘环境行政立法在环境保护中的潜能,探究环境立法与环境行政的融合之道,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完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环境行政立法制度提出个人参考意见。本文主要的研究思路立足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注重该民族地区自治权和立法权有效的结合,并综合运用了分析、比较、举例等研究方法,力求论证更具说服力和契合性。通过研究,论文深入分析了当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环境行政立法的缺陷及成因,并为完善该地区的环境行政立法提出了合理的对策和建议。希望本文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环境行政立法建设,尤其是环境行政立法制度的法制化进程有所裨益。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9
绪论  9-11
第一章 环境行政立法的基本理念  11-15
  一、环境行政立法的概念和特征  11-12
  二、环境行政立法的形式与分类  12-13
  三、民族地区环境行政立法的界定  13-15
第二章 我国环境行政立法现状  15-21
  第一节 中央环境行政立法现状  15-17
    一、环境保护基本法及单行法  15-16
    二、有关环境保护的行政专门法  16
    三、有关环境保护的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  16-17
  第二节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环境行政立法现状  17-21
    一、执行性地方立法文件  17-18
    二、创制性地方立法文件  18-21
第三章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环境行政立法存在的问题  21-33
  第一节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环境行政立法的思想认识不足  22-24
    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环境行政立法指导思想的片面性  22-23
    二、盲目追求立法的大而全,民族特色无从体现  23-24
  第二节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环境行政立法供给存在不足  24-28
    一、环境行政管理方法、手段单一  24-25
    二、对公民环境权及公民参与环境行政管理的相关规定缺位  25-26
    三、对行政主体的监督机制缺位  26-27
    四、创制性环境行政制度缺乏  27-28
  第三节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环境行政立法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  28-33
    一、环境行政立法仍有空白或滞后于国家立法  28-29
    二、环境行政立法体系不健全,缺乏协调性和配性  29-30
    三、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及其权利配置存在缺陷  30
    四、环境纠纷的行政处理机制不完善  30-31
    五、环境行政诉讼制度不完善  31-33
第四章 西部民族地区环境行政立法缺陷成因分析  33-38
  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立法部门认识不足  33-34
  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环境行政立法机制不合理  34-35
  三、环境行政立法中的监督机制不健全  35-36
  四、立法资源供给不足  36-37
  五、资金缺乏,立法人员素质不高  37
  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资源环境特征多样化,情况复杂  37-38
第五章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环境行政立法改进对策  38-45
  第一节 重新定位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  38-39
  第二节 优化环境行政立法制度设计  39-45
    一、理顺环境行政管理与市场运行机制的关系  39-40
    二、提高环境行政立法的程序化水平  40-41
    三、以制度创新为基础优化环境行政立法  41-42
    四、提高立法理论研究水平,保障环境立法经费  42
    五、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的立法机制  42-43
    六、扩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43-44
    七、借鉴移植先进立法经验  44-45
结论  45-47
参考文献  47-50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50-51
致谢  51

相似论文

  1.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研究,G641
  2. 乌鲁木齐市国道社区治安创新研究,D631.4
  3. 甘蔗糖业创新平台的合理构造研究,F426.82
  4. 我国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创新研究,G647
  5. 高校企业孵化器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创新研究,F276
  6. 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研究,G644
  7. 商业银行人员型操作风险防范机制创新研究,F832.2
  8. 山西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研究,F323.3
  9. 武汉城市圈城乡一体化机制创新,F299.2
  10. 司法能动在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应用,D926
  11. 论加强我国青年志愿者管理的对策,D432.6
  12. 善治理论下工程腐败治理机制创新研究,D630.9
  13. 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建设研究,D630.3
  14. 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机制创新研究,D267.6
  15. 胜利油田共青团工作机制创新研究,D297
  16. 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创新研究,D630.3
  17. 河南公路行业职工教育培训机制研究,G726
  18. 新时期医学专科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G641
  19. 教师自主发展与学校管理机制创新,G451.1
  20. 土地流转中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问题研究,D926
  21. CRM视角下行政服务机制创新探析,D630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 环境保护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