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视唱练耳教学中唱名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作 者: 李晓旭
导 师: 尹正文
学 校: 东北师范大学
专 业: 音乐学
关键词: 唱名法 首调唱名法 固定唱名法 调式 调性
分类号: J61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5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视唱练耳课作为基本乐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技术性、艺术性和师范性都很强的课程。而视唱在视唱练耳课中又占有中心地位,视唱训练中的唱名法问题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各种唱名方法的应用中究竟孰优孰劣,国内音乐界争论了几十年,莫衷一是。本文就唱名法的理论发展、音乐教育专业视唱教学中采用何种唱名法为宜以及对各唱名法训练方法的问题,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分别进行理论的剖析与探讨。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唱名法的由来以及发展。这一章主要讲唱名法的产生、创建、改革以及发展,还分别介绍了我国唱名法的发展情况和各种唱名法的应用现状。11世纪初,圭多·达莱佐的六声音阶理论开启了唱名法的大门。他把纽姆符号摆放在4根平行线上,从而明确了音高,后来在每根线的开端标上一个拉丁字母表示线的绝对音高,这便是如今使用的谱号的雏形。他以《圣约翰赞美诗》六句歌词中每一句的第一个音节作为音级名称:ut、re、mi、fa、sol、la,目的是帮助记忆从G或C开始的六个音级的全音与半音的排列,也就是说在C-D-E-F-G-A这样的排列中,E-F之间为半音,其他均为全音。圣咏记谱定型为四线谱,这是音乐科学的伟大成就。唱名法经过多次改进终于形成了一直沿用至今的七个唱名的唱名体系。第二章,固定唱名法和首调唱名法的结合与转换。这一章主要讲两种唱名法结合与转换时的原则与方法。第三章,两种唱名法在中外教学中的应用。这一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主要介绍题目中所说的唱名法的实践研究。第四章,对新唱名法的探索。这一章是对目前新兴的唱名法的研究。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7
引言  7-8
第一章 唱名法的由来以及发展  8-20
  一、唱名法的产生  8
  二、西方唱名法的发展  8-11
    (一) 唱名法的创建  8-9
    (二) 唱名法的改革  9-10
    (三) 唱名法的发展  10-11
  三、我国唱名法的发展  11-13
  四、唱名法的应用现状和主导性  13-20
    (一) 当前国内外的一些主要唱名法  13-15
    (二) 各种唱名法的应用现状  15-18
    (三) 目前具有主导性的唱名法  18-20
第二章 固定唱名法与首调唱名法的结合与转换  20-26
  一、固定唱名法与首调唱名法的结合  20-22
  二、固定唱名法与首调唱名法的转换  22-26
    (一) 视唱中转调的分类  22
    (二) 唱名转换的原则  22-24
    (三) 唱名的转换方法  24-26
第三章 两种唱名法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26-31
  一、首调唱名法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26-27
    (一) 以首调唱名法为主的优势  26
    (二) 让学生树立“变化”的观念  26
    (三) “do”音在五线谱的线和间的流动的同时让学生掌握规律  26-27
    (四) 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技能  27
    (五)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7
  二、我国音乐院校对于两种唱名法的运用  27-31
    (一) 根据不同类型学生选择不同的唱名法  28-29
    (二) 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唱名法  29
    (三) 高师音乐院校对唱名法的应用  29-31
第四章 对于新唱名的探索  31-34
结论  34-35
参考文献  35-37
后记  37

相似论文

  1. 黄安伦《B调小提琴协奏曲》的结构,J622.1
  2. 管弦乐《山魂》创作之心路历程,J614
  3. 保罗·兴德米特音乐作品中结构思维研究,J624.1
  4. 贝拉·巴托克《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J622.1
  5. 朱起东小号音乐艺术初探,J621.6
  6. 何少英《八首中国民歌钢琴小品》研究,J624.1
  7. 福列两首不同时期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和声的比较研究,J624.1
  8. 勃拉姆斯《F大调钢琴与大提琴奏鸣曲.作品99》之创作背景与演奏技巧探讨,J624.1
  9. 音高感及其与调性感关系新探,J613.1
  10. 巴托克多调性对位作品分析研究,J614
  11. 半音化在调性发展中的轴心作用,J614
  12. 论一致性原则在勋伯格《钢琴小品六首》(Op.19)中的体现,J624.1
  13. 奏鸣曲式在浪漫主义早、中期的发展变化以及相关思考,J614.3
  14. 米约作品中的多调性思维及技法研究,J605
  15. 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教学指导研究,J657.41-4
  16. 视唱练耳教学在中国的引入及其早期发展之研究,J613.1
  17. 朱广庆早期民族管弦乐作品的创作与研究,J614
  18. 汪立三《东山魁夷画意》组曲的音乐浅析与教学演奏,J624.1
  19. 五本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教材之比较研究,J614.1
  20. 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创作技法研究,J624.1

中图分类: > 艺术 > 音乐 > 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 > 基本乐科 > 视唱练耳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