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度近视后极部视网膜血管行径的量化分析及其临床推证

作 者: 刘玉燕
导 师: 韩泉洪
学 校: 天津医科大学
专 业: 眼科学
关键词: 高度近视 曲折度 分叉角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病理性近视/手术治疗 黄斑裂孔 视网膜脱离
分类号: R778.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5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分析高度近视患者与正常人眼底后极部视网膜动脉、静脉曲折度的差异,探讨高度近视眼底血管曲折度的变化。分析高度近视患者眼底后极部视网膜动脉、静脉各个象限分叉角差异,探讨眼轴变化与视网膜血管受力的关系。探讨硅油作为首次填充物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眼的效果及其原因,为选择最佳填充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高度近视32人52眼、正常20人26眼眼底FFA图像,应用自编制软件分别测量四个象限动静脉曲折度情况,用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对结果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收集高度近视患28人50眼,正常人20人35眼,应用Potoshop7.0软件分别测量四个象限动静脉分叉角大小,用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对结果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85例85眼首次填充物为硅油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资料。结果:高度近视眼视盘直接走向黄斑血管、动脉曲折度较正常眼减小,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高度近视静脉曲折度与正常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鼻上鼻下象限动脉分叉角正常人分别为(77.66±14.12)°、(85.86±16.45)°,高度近视患者分别为(66.17±14.04)°、(61.20±11.02)°,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鼻上=0.02,P鼻下=0.03)。颞上颞下象限静脉分叉角正常人分别为(79.45±15.94)°、(70.59±17.27)°,高度近视患者分别为(92.39±20.36)°、(83.56±23.50)°,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颞上=0.00,P颞下=0.04)。症状出现时间与初次手术成功之间相关有统计学意义(优势率,0.49,P=0.028),初次手术成功与失败病例的最后随访视力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高度近视患者随着眼轴的增长,视网膜相应延展,视网膜血管受力后曲折度发生变化。其中动脉的曲折度降低最为明显,提示在高度近视视网膜血管中,动脉受到的拉力更大,也提示这种力量的反作用可能会对视网膜组织形成相应的牵拉作用。高度近视患者随着眼轴的增长,视网膜相应延展,视网膜血管受力后走向发生变化。视网膜动脉与视网膜静脉受力后发生的走向改变不同,可能因为动脉弹性受限更明显,静脉弯曲变形更明显。初次手术成功与否对术后最佳视力有重要影响,硅油因其长效稳定的特点有可能解决高度近视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所不能缓解的其他牵拉因素,从而提高其初次手术成功率,保留患者更好的术后视力。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9
符合说明  9-10
前言  10-13
  研究现状、成果  10-11
  研究目的、方法  11-13
一、 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血管曲折度的定量分析  13-31
  1.1 资料与方法  13-18
  1.2 结果  18-25
  1.3 讨论  25-30
  1.4 小结  30-31
二、 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血管分叉角改变分析  31-41
  2.1 资料与方法  31-33
  2.2 结果  33-37
  2.3 讨论  37-40
  2.4 小结  40-41
三、 硅油作为首次手术填充物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效果观察  41-47
  3.1 资料和方法  41-42
  3.2 结果  42-44
  3.3 讨论  44-46
  3.4 小结  46-47
结论  47-50
参考文献  50-54
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54-55
综述  55-62
  高度近视眼底改变的新近发现  55-60
  综述参考文献  60-62
致谢  62

相似论文

  1. 4号染色体上四个SNP位点与高度近视的关联性分析,R778.11
  2.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及黄斑裂孔的临床疗效观察,R779.6
  3. 高度近视眼屈光因子的观察研究,R778.11
  4.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评价视网膜脱离后黄斑区的显微结构,R774.1
  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拱环结构变化形态学分析,R774.1
  6. 非球面切削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治疗角膜相对较薄高度近视临床疗效研究,R779.63
  7. 玻视康冲剂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视功能恢复影响因素分析,R276.7
  8. 中药达明饮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R276.7
  9. ICL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及临床疗效评估,R779.6
  10.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植入不同人工晶状体的临床分析,R779.66
  11. 外伤性视网膜病变的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特征研究,R774.1
  12. 亮蓝与吲哚菁绿辅助内界膜染色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效果对比,R779.6
  13. 高度近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对比敏感度的研究,R779.63
  14. 噻吗洛尔对高度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屈光回退的影响,R779.63
  15. 重硅油玻璃体腔内填充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研究,R779.6
  16.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及高度近视与非对称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关系,R774.1
  17. OCT在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视功能评价中的应用研究,R779.6
  18. 四物汤加减联合沃丽汀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出血临床疗效观察,R778.11
  19. 糖尿病合并高度近视豚鼠视网膜组织VEGF,PEDF,FN的表达及意义,R778.1
  20. 复明片抑制兔视网膜脱离后细胞增殖和促进视功能恢复及其机理研究,R285.5
  21. 复明片促进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视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R276.7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眼科学 > 眼屈光学 > 眼应用屈光学 > 近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