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河北省优秀散打运动员转身后摆腿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

作 者: 牛虹光
导 师: 王乃虎
学 校: 河北师范大学
专 业: 民族传统体育学
关键词: 散打运动员 转身后摆腿 三维运动学
分类号: G85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4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散打是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互以对方技击动作为转移的斗智、较技的对抗性竞赛项目。“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和防守等技法,进行徒手对抗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散打运动迈向世界技击竞赛舞台,运用科学的研究手段来才能进一步发展,目前,由于科学器材与训练结合的并不充分,导致了现代科研手段研究相关技术动作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散打运动的发展。转身后摆腿是武术散打运动中重要的腿法之一,它主要以转身、后蹬、摆打为主要运动阶段。转身后摆腿动作突然性强、速度快、力量大、打击范围大,在散打对抗中能够起到突然袭击重创对手的作用,成为散打运动员在对抗中的重要重击对手得段之一。纵观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不难看出转身后摆腿是最具威力的腿法之一,从前人的研究文献中来看,在“第四届东亚运动会”散打比赛进行现场拍摄,通过解析比赛录像,对腿法技术的运用情况进行研究发现:转身后摆腿在本比赛中运用次数20次,运用率3%成功次数7成功率35%总得分14平均得分0.70,通过腿法运用的对比分析转身后摆腿虽然使用率低,但成功率较高。在2000年散打王争霸赛中,郑裕篙曾用腾空转身后摆腿击倒对方,致其倒地不起而名震散打界。在2003年散打王争霸赛中,薛凤强在同一天晚上,用转身后摆腿连续击倒两名运动员而获得胜利。但是,转身后摆腿的使用率低和危险性大,为了更好地发挥转身后摆腿在散打比赛中的优势和提高使用的次数,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摄像机现场拍摄法、影片解析法、数理统计法以及专家咨询法,应用三维影象解析系统对河北省优秀散打运动员转身后摆腿打击沙袋的全过程进行了处理和分析,研究转身后摆腿技术动作的规律,找出完成成功动作的主要影响因素。获得了一批较全面的人体运动学指标和参数,从各环节的运动轨迹特征、各环节的速度特征、角量变化特征等运动学的角度,定性、定量的对获得的指标和参数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分析,得出了河北省优秀散打运动员转身后摆腿技术动作的基本运动学特征:从肩、髋的运动轨迹和肩角、髋角变化数据来看,两肩的运动特征呈现提前转动的现象,转身后摆腿技术动作有人体大环节一躯干参与运动,以便产生更大的动量矩;从摆动腿的髋、膝、脚尖的轨迹特征和速度特征来看,腿部运动链的活动顺序是从大环节到小环节,然后又有瞬时的一一制动;转身后摆腿技术动作速度特征也显示出腿部各环节速度依次增大,有一个的鞭打动作;在打击脚靶的一瞬间,击打脚尖的速度为最大,同时,运动员的大小腿有一个折叠—打开—鞭打的过程,折叠动作是为了减小转动半径,增大转动速度,从而能够有效增加蹬伸动作末端环节的动量矩,增强了击打效果。通过对河北省优秀散打运动员转身后摆腿技术动作三维运动学特征的研究,揭示散打转身后摆腿技术动作的运动规律和特征,为诊断、改进和提高转身后摆腿技术动作以及散打教学和训练提供可靠的运动学参数与量化分析,科学化、系统化、深入分析转身后摆腿技术动作,从而更准确完研究身后摆腿技术,为制定出转身后摆腿技术动作提供理论参考与评定指标,从而指导散打运动员在教学、训练和比赛中的应用,促进转身后摆腿技术动作训练科学化,完善目前转身后摆腿技术动作教学训练方法,为指导教学、训练提供客观依据。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11
1 引言  11-19
  1.1 散打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11-13
  1.2 转身后摆腿技术动作的简介  13
    1.2.1 动作结构  13
    1.2.2 技术要领  13
  1.3 文献综述  13-19
    1.3.1 散打技术动作结合力学原理的研究  14-15
    1.3.2 散打技术动作结合立体定机摄影摄像测量方法以及三维运动学进行的研究  15-17
    1.3.3 转身后摆腿研究现状分析  17-19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9-22
  2.1 研究对象  19
  2.2 研究方法  19-22
    2.2.1 文献资料法  19-20
    2.2.2 专家咨询法  20
    2.2.3 测试法  20-21
    2.2.4 观察法  21
    2.2.5 数理统计法  21-22
3 结果与分析  22-39
  3.1 成功技术的各转动中心的运动轨迹特征  22-23
    3.1.1 两肩的运动  22
    3.1.2 两髋的运动  22
    3.1.3 膝的运动  22-23
    3.1.4 肩、髋的配合运动  23
  3.2 各转动中心的速度特征  23-36
    3.2.1 上肢各关节平均线速度变化特征  23-28
    3.2.2 下肢节平均线速度变化特征  28-33
    3.2.3 转身后摆腿技术动作各摆动侧关节在各阶段的瞬时速度变化特征  33-36
  3.3 转身后摆腿技术动作个摆动腿角量和角速度速度变化特征分析  36-39
4 结论  39-40
参考文献  40-43
致谢  43-44
附件  44-47

相似论文

  1. 中药金匮肾气丸对散打运动员冬季体能与免疫的影响,R285
  2. 正常人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三维运动学和表面肌电分析,R741
  3. “高住高训低练”对散手运动员体重及体成分的影响,G852.4
  4. 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推铅球技术下肢速度特征的分析,G824.1
  5. 我国武术散打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现状与致因研究,G804.53
  6. 我国优秀男子铅球运动员前俯差与出手差三维运动学研究,G824.1
  7. 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起跳阶段摆蹬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G823.1
  8. 十一届全运会男子20公里竞走运动员摆动技术的三维运动学研究,G821
  9. 十一届全运会女子铅球冠、亚、季军推铅球技术三维运动学研究,G824.1
  10. 我国优秀男子链球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G824.4
  11. 散打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特征研究,G852.4
  12. 不同训练负荷后散打运动员血液淋巴细胞凋亡的研究,G804.23
  13. 优秀散打运动员退役后就业安置现状研究,G852.4
  14. 我国优秀女子散打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调查与研究,G852.4
  15. 国内优秀散打运动员攻防战术下特长技法运用的研究,G852.4
  16. 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过程下肢摆动与送髋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G823.3
  17. 武术散打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与性格特征的关系分析及培养对策研究,G852.4
  18. 中外优秀男子大级别散打运动员技术运用比较及对策研究,G852.4
  19. 我国男子优秀散打运动员年龄特征的实证研究,G852
  20. 我国女子散打运动员摔法运用现状与对策研究,G852.4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武术及民族形式体育 > 中国武术 > 武术攻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