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共产党对三民主义态度的演变1927-1937

作 者: 刘旭杰
导 师: 程舒伟
学 校: 东北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近现代史
关键词: 孙中山 中国共产党 中国国民党 三民主义
分类号: D2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2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三民主义孙中山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对三民主义的态度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了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对三民主义的态度发生了改变。随着日本侵略的加剧中国共产党再次重举三民主义的大旗。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重新梳理了从1927年到1937年中国共产党对三民主义的变化态度,并分析态度变化产生的原因,试图为以后的历史研究提供一些经验和可借鉴的材料。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首先介绍了新三民主义是怎样提出的。并介绍了目前关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研究的现状,并说明了本文写作的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主要研究了1927年后中共对三民主义认识的转变。首先,探讨了这一认识转变的原因。其次,介绍了中共对三民主义认识转变的过程。中共改变对三民主义的态度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时间大致持续到1927年年底才彻底放弃了被蒋介石等篡改的三民主义。第三部分主要研究了九·一八事件后中共逐渐重举三民主义的旗帜。首先,探讨了重举的原因。其次,介绍重举的经过。第四部分介绍了中共在实践中坚持三民主义的精神。即使是1927年之后中共不提三民主义甚至有的文章中直接批判孙中山本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共在实践活动中所作的事情恰恰就是革命的三民主义的所包含内容。得出结论,中共始终继承并且发展着三民主义思想。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福建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研究(1949-1976),D665
  2. 哲学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研究,D25
  3.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D61
  4.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改革与完善的路径选择,D25
  5. 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D262.11
  6. 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的历史发展和现实启示,F301
  7. 郭沫若与中国共产党(1919-1958),D239
  8.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研究,D25
  9. 胡锦涛党建思想研究,D26
  10.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理论学习的认识和实践,D261
  11. 孙中山、毛泽东宪政思想比较研究,D693.0;A841.6
  12. 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政治合作研究,K827
  13. 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制度基本框架建设研究,D262.11
  14. 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创新研究,D267.6
  15. 中国共产党“五四”纪念评述之嬗变研究,K261.1
  16. 革命与乡村社会变迁,K265
  17.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价值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61
  18. 论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D25
  19. 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启示,D231
  20. 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反腐倡廉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D262.6
  21.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研究,D25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共产党 > 党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