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景观在乡村景观规划中的保护研究

作 者: 殷洁
导 师: 张建林
学 校: 西南大学
专 业: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关键词: 西南地区 非物质文化景观 乡村景观 保护 开发
分类号: G1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90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从重庆千秋村景观规划设计实践项目出发,针对实践项目中遇到的非物质文化景观保护问题,就如何来认识这些无形的文化景观资源,又如何来展现这种无形的文化景观,以及从保护角度又如何规划设计非物质文化景观等具体问题,作出了研究与探索,并初步构建了相应的非物质文化景观保护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在实践与理论认识的基础上,总结前人所分析的相关保护理论,结合实际案例,进一步探寻具有普适性意义的乡村非物质文化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鉴于非物质文化景观的特殊性,借鉴旅游规划设计的办法,景观规划设计的对象并不是非物质文化本身,而是其载体,因此了解载体的特性、类型及其与非物质文化本身之间的关系成为探讨规划设计之前需要首先阐述的问题。具体的非物质文化景观保护规划设计是针对场地的需要,在非物质文化内容通过对象化与内化的过程,将其内容或精神加载到某一具体的载体之上的基础上,再通过科学的规划与有计划的安排将这一非物质文化景观加以强化与凸显。本文从对非物质文化的分析定义,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分析,综合分析非物质文化景观在乡村景观中的保护与展现措施,从而最终达到保护的目的,进行详细的论述,总结出乡村非物质文化景观保护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模式。本研究在系统分析非物质文化的形式和内容的基础上,提出非物质文化景观的界定应从以下四方面去理解:①满足人类游憩、旅游等休闲活动的精神需要,包括美感、好奇、陶冶情操等;②是在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出的物质景观(文化景观的躯干,是形)基础上提升出来的精神与意念(文化景观的血肉,是神),是与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基本需求的物质生产相对而言的,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精神生产;③是高层次的人类精神活动,其所反映的价值趋向、折射的追求等内在含义与意义是文化景观的神、气所在;④非物质性,并不是与物质绝缘,而是指其偏重于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及其结晶。结论部分,通过对非物质文化景观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的融入性设计,进一步以科学合理的方式“物化”非物质文化,将精神转化到具体的物质载体中,进而为旅游开发提供资源。本研究的主要创新成果有:①对“非物质文化景观”这一全新概念的内容与范畴给出了明确的界定,明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结构与内涵。②系统阐述了非物质文化景观的结构与层次,并提出非物质文化景观的科学分类体系。③对非物质文化的性质与特征、构成与载体、保护与传承等关键性理论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④针对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使非物质文化景观保护思想融入设计中,不仅找到保护非物质文化景观的途径,也要将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非物质文化转化为旅游热点,拓展旅游的市场产销空间,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9
第1章 绪论  9-15
  1.1 问题的提出  9-11
    1.1.1 千秋村景观规划设计中的非物质文化景观保护问题  9
    1.1.2 非物质文化景观的普遍危机──重视物质的,轻视非物质的  9-10
    1.1.3 西南地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的非物质文化景观保护问题  10-11
  1.2 研究的意义与应用价值  11-12
    1.2.1 研究的意义  11-12
    1.2.2 实际应用价值  12
  1.3 主要研究内容  12-15
    1.3.1 实践认识  12
    1.3.2 理论认识  12
    1.3.3 规划设计研究  12-13
    1.3.4 小结  13-15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15-41
  2.1 非物质文化景观的界定  15-21
    2.1.1 文化的概念  15-16
    2.1.2 景观的概念  16-18
    2.1.3 文化景观的概念  18-20
    2.1.4 非物质文化景观的界定  20-21
  2.2 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存在形式  21-29
    2.2.1 非物质文化景观的结构  21-22
    2.2.2 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内容  22-26
    2.2.3 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形式  26-29
  2.3 非物质文化景观的性质与特征  29-31
    2.3.1 非物质文化景观的性质  29-30
    2.3.2 非物质文化景观的特征  30-31
  2.4 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景观资源  31-36
    2.4.1 西南地区典型的非物质文化景观资源  31-35
    2.4.2 对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初步认识  35-36
  2.5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36-41
    2.5.1 乡村景观的构成  36-37
    2.5.2 乡村景观的特点  37-39
    2.5.3 乡村地区的景观规划  39
    2.5.4 乡村景观规划发展  39-41
第3章 非物质文化景观的保护  41-49
  3.1 非物质文化景观保护现状  41-44
    3.1.1 国外非物质文化景观保护  41-43
    3.1.2 国内非物质文化景观保护  43-44
  3.2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的非物质文化景观保护  44-47
    3.2.1 乡村自然景观中非物质文化景观保护  44-45
    3.2.2 乡村人文景观中非物质文化景观保护  45-46
    3.2.3 乡村农业文化景观中非物质文化景观保护  46-47
  3.3 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景观保护  47-49
第4章 非物质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方式研究  49-57
  4.1 非物质文化内容的凸显  49-50
  4.2 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展现设计  50-51
    4.2.1 集中展现  50-51
    4.2.2 生活中的展现  51
  4.3 非物质文化景观的保存  51-52
    4.3.1 硬件建设  51-52
    4.3.2 软件建设  52
  4.4 非物质文化景观保护与传承方式──旅游开发  52
  4.5 实例分析  52-55
    4.5.1 项目概况  52-53
    4.5.2 乡村景观的营造  53-54
    4.5.3 非物质文化景观在设计中的展现  54-55
  4.6 展望  55-57
参考文献  57-59
致谢  59-60
发表论文及主要研究课题一览表  60

相似论文

  1. 汽车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U463.4
  2. 吉林市历史风貌区保护研究,TU984.114
  3. 兴城古城保护研究,TU984.114
  4. 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形态特征与保护对策研究,TU984.114
  5. HID灯整流效应的研究,TM923.32
  6. 2D人脸模板保护算法研究,TP391.41
  7. 矢量CAD电子图纸保护系统研究,TP391.72
  8. 城市商品住宅开发风险分析与应对研究,F293.35
  9. 利用荆门地区文化资源开发农村初中美术校本教材的实践与探索,G633.955
  10. 基于距离映射码的安全指纹认证研究,TP391.4
  11. 城市历史街区交通问题研究,TU984.191
  12. 乌贼墨—黄芪合剂缓解化疗副作用研究,R285.5
  13. 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人力资本开发与收益分配研究,G812.0
  14. 酵母抗冻性研究及其在冷冻面团中的应用,TS213.2
  15. 公共行政学范式的厘清与界定,D035
  16.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利益分配机制的社区影响研究,D422.6
  17.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分析及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G623.5
  18. 福建自驾车旅游空间开发格局研究,G895
  19. 新疆准噶尔盆地油砂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研究,P618.13
  20. 傣族生态文化及其法律保护研究,D922.6
  21. 连续种植超级稻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S51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 中国 > 文化专题研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