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肾阳虚证诱喘小鼠的性激素与免疫因子(IL-4、IFN-γ)的相关性研究

作 者: 杨俊姝
导 师: 郝建新
学 校: 湖北中医学院
专 业: 中医诊断学
关键词: 阳虚证 证实质 哮病 支气管哮喘 性激素 免疫因子
分类号: R25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0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本研究之目的是探讨肾阳虚证的微观实质及肾阳虚证诱喘小鼠性激素水平变化与免疫因子变化的相关性。中医认为:“肾阳虚”是哮病反复发作的内在原因之一。根据“肾主生殖”的原理,近年来众多研究资料显示,肾阳虚证的实质与性腺功能的异常密切相关,并存在性激素水平的改变。西医认为:支气管哮喘的基本病理变化是气道高反应性炎症,而免疫功能紊乱是导致这种病理变化的主要机制。目前,学界认为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哮病范畴。本课题即将中医哮病与西医支气管哮喘病的内在病理机制相结合,以肾阳虚证诱喘小鼠为模型探讨实验动物的性激素(T)变化与其免疫因子(IL-4、IFN-γ)变化的关系。意义旨在进一步探讨肾阳虚证微观实质的内容,寻求更多临床相关疾病的治疗手段,如支气管哮喘。目前,尽管西医对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理的认识已逐渐明晰,但支气管哮喘的患病率和控制率并没有呈下降趋势,且死亡率仍在逐年上升。迄今糖皮质激素仍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但其副作用明显,故许多学者都在致力于寻求糖皮质激素以外的治疗手段。如果能够证实肾阳虚证存在的性激素失衡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两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那么运用补肾阳药既能从中医的角度改善肾阳虚的状况,也能从西医的角度达到调节免疫功能的目的,应不失为一好的诊疗思路和手段。方法将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诱喘模型组、肾阳虚+诱喘模型组、肾阳虚+诱喘模型+BA防喘胶囊治疗组、肾阳虚+诱喘模型+金匮肾气丸治疗组。模型组用摘除双侧睾丸及附睾法造肾阳虚模型;再经腹腔注射卵蛋白、氢氧化铝混悬液致敏,雾化吸入卵蛋白生理盐水溶液以激发哮喘。实验过程中,观察记录各组小鼠的饮食、大小便、精神状况、毛色、活动度及体重;并对末次诱喘30分钟时的症状指数做统计分析。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睾酮(T),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白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同时对各实验组小鼠肺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1.一般表现:肾阳虚各组造模后,小鼠逐渐出现畏寒喜暖、多尿、大便稀溏、反应迟钝、蜷缩拱背、少动萎靡等阳虚证的表征。给予温肾助阳类的复方中药制剂者上述表征较之为轻;并发现肾阳虚动物模型更易诱发哮喘。2.性激素检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肾阳虚+诱喘模型组的T值显著降低(P<0.01),而肾阳虚+诱喘模型+BA防喘胶囊组的T值则显著高于肾阳虚+诱喘模型组(P<0.01);与肾阳虚+诱喘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T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肾阳虚+诱喘组小鼠的T值低下,而给予温肾助阳类的复方中药制剂则可使其T值有所提高。3.免疫因子检测:检测免疫因子IL-4后发现,与肾阳虚+诱喘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IL-4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检测免疫因子IFN-γ后发现,与肾阳虚+诱喘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含量则高于对照组(P<0.05)。肾阳虚+诱喘模型组、肾阳虚+诱喘模型+BA防喘胶囊治疗组、肾阳虚+诱喘模型+金匮肾气丸治疗组的IL-4与T水平呈负相关(r=-0.999,P=0.025)。肾阳虚+诱喘模型组、肾阳虚+诱喘模型+BA防喘胶囊治疗组、肾阳虚+诱喘模型+金匮肾气丸治疗组IFN-γ与T水平呈正相关(r=0.041,P=0.613)。故认为中医补肾助阳法及补肾助阳复方在调节性激素的同时,也能调节免疫因子失衡状况,对控制哮喘的发作、改善哮喘发作症状均有作用。4.肺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肾阳虚+诱喘模型小鼠较诱喘模型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更明显,给予温肾平喘类中药复方制剂的其病理改变程度较轻微。结论1.在以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再次证明,肾阳虚证模型动物的形成与其机体内性激素的水平异动相关。肾阳虚证的微观证据之一,即性激素水平低下。2.证明肾阳虚证确是中医哮病(支气管哮喘)反复发生的重要病理基础之一。3.进一步证实模型动物体内性激素的异动与其免疫因子的异动问存在相关性。且性激素应为元激素,免疫因子则属其下级因子。故根据中医“治病求本”的原理,利用二者间的联动关系,在纠正哮喘患者体内性激素异常和使之回复至正常水平的前提下,即可调节其体内免疫因子的失衡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目的。4.可能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7
英文摘要  7-11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  11-12
前言  12-14
实验研究  14-42
  1.实验材料  14-15
  2.实验方法  15-17
  3 数据统计与处理方法  17
  4 结果  17-24
  5 讨论  24-35
  6.结语  35-37
  参考文献  37-42
综述  42-52
附图  52-54
致谢  54

相似论文

  1. 环境内分泌干扰素氰戊菊酯对鸡繁殖性能的影响,S831.5
  2. 围绝经期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与性激素、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R259
  3. 维生素A不同给药途径对持续性哮喘大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IL-4、IFN-γ细胞因子的影响,R562.25
  4. 维生素A和孟鲁司特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细胞及Th1/Th2平衡的影响,R725.6
  5. 支气管哮喘不同发病阶段IL-18、IL-33等炎性因子水平与肺功能相关性研究,R562.25
  6. 三位一体支气管哮喘教育管理模式对患者控制现状和认知程度的评估,R562.25
  7.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一氧化氮呼气检测与血清ECP、IL-13、IL-8的关系,R562.25
  8. 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大鼠Aiolos基因表达及血清IgE的影响,R562.25
  9. 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18、IL-33水平的影响,R562.25
  10.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白介素-16的测定及临床意义,R725.6
  11. 葛根散对酒伤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R285.5
  12. NO对CS2致大鼠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生殖内分泌功能影响的干预作用,R363
  13. 孟鲁司特联合吸入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及体内IL-33表达的影响,R562.25
  14. FLG基因突变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研究,R562.25
  15. 补肾方药干预老年人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性激素水平的研究,R544.1
  16. 灯盏花素对哮喘大鼠气道重构干预机制的实验研究,R285.5
  17. 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研究,R259
  18. 不同生理阶段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证型规律及治疗的临床研究,R271.9
  19. 浅谈徐艳玲教授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经验,R249
  20. 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文献循证评价,R244.9
  21. 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共治的临床观察,R765.2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内科 > 脏腑病证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