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环境公平视角下的地方政府环境责任研究

作 者: 蔡文
导 师: 石共文
学 校: 中南大学
专 业: 行政管理
关键词: 环境公平 地方政府 环境责任
分类号: X3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78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环境问题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如酸雨、臭氧层空洞以及温室效应愈演愈烈,严重威胁到人类正常的生产与生存质量。在过去,我国地方政府为快速发展经济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造成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中国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环境公平理论强调人类与环境之间和谐共处,强调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享受清洁良好环境中的平等权利。环境公平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代际公平是指当代人和后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享受清洁环境、谋求生存与发展上权利和义务的均等。代内公平是指代内的所有人,不论其国籍、种族、性别、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对于利用自然资源和享受清洁、良好的环境享有平等的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环境公平理论与我们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目标联系紧密。我国省、市级地方政府与公众日常生活环境联系最密切,在维护环境公平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然而,由于环境责任意识不强、寻租行为、选择偏好等原因,导致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责任缺失,造成了我国行业、区域、城乡和阶层之间的环境不公平问题。为保障人类公平地利用自然资源和享受清洁、良好的环境的权利,地方政府必须全面履行环境保护与治理之责,以实现环境公平。为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树立环境公平意识,改革地方政府考核方式;以环境公平引导环境立法;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鼓励新能源产业发展;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多元化的环境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机制;健全公众参与和环境问责机制。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目录  7-8
第一章 绪论  8-18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8-9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9-17
  1.3 研究方法  17-18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分析  18-32
  2.1 相关概念界定  18-22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27
  2.3 地方政府环境责任分析  27-32
第三章 环境公平视角下地方政府环境责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32-44
  3.1 我国环境不公平的表现  32-35
  3.2 地方政府环境责任缺失的表现  35-40
  3.3 地方政府环境责任缺失的原因  40-44
第四章 环境公平视角下强化地方政府环境责任的思路与对策  44-51
  4.1 强化环境公平意识  44-46
  4.2 以环境公平引导环境立法  46-47
  4.3 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鼓励新能源产业发展  47-48
  4.4 建立生态补偿制度  48-49
  4.5 建立健全多元化的环境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机制  49
  4.6 健全公众参与和环境问责机制  49-51
结语  51-53
参考文献  53-58
致谢  58-5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59

相似论文

  1. 我国政府环境责任的完善,D922.68
  2. 试论地方政府的伦理决策,D625
  3. “社会代理人”:于有为和无为之间,D625
  4. 地方政府信用建设研究,D630.1
  5. 地方政府网络公关模式比较研究,D035.5
  6. 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东南沿海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研究,D422.6
  7. 我国地方政府门户网站研究,D630
  8. 地方政府治理进程中的警务机制改革研究,D631.1
  9. 地方政府城市建设绩效评估研究,D625
  10. 地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现状与对策研究,D630
  11. 煤区环境责任问题研究,D922.68
  12. 地方政府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研究,C964.2
  13. 中国城市户籍限制影响因素及其改革对策研究,D631.42
  14. 中国地方政府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机制研究,R197.1
  15. 群体性事件应对,D631.4
  16. 地方政府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研究,D631.4
  17. 平衡计分卡在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F272
  18. 地方政府在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中的职能转变研究,F832.33
  19. 论地方政府职能与县域经济发展,F127
  20. 潮汕善堂与地方政府关系研究,D625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保护管理 > 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 >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