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包头市九原区土地利用的结构变化、影响因素及评价研究

作 者: 祁英
导 师: 徐柱
学 校: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专 业: 农村与区域发展
关键词: 九原区 土地利用 结构变化 影响因素 评价
分类号: F30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42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土地利用是当前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等诸学科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与经济的快速增长,土地成为地区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种种不合理现象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与急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目前,国内外对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影响因素以及利用评价的研究还非常少。本研究选择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这一区域作为研究样区,主要以土地利用调查资料、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历史文献资料等为基础,运用数理统计、回归分析和GIS技术等模型方法,对该区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包头市九原区处于包头市边缘区城郊过度地带,地貌形态复杂,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农林牧交错特征明显。长期以来,出现了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土地经营方式粗放、城镇建设用地肆意扩张、国土观念薄弱等问题,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质量退化、生物生产潜力降低,形成土地开发——破坏——再开发的恶性循环。本研究从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入手,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对九原区土地利用特征分别从数量、类型和空间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在此基础上对九原区土地利用特征的影响因素及利用情况进行了进一步的实证分析与评价,该部分也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包头市九原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及措施,从而为该区域各级部门进行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以及实现土地持续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这些对策和建议有调整、优化用地结构和布局;建立和促进土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深化土地利用制度改革;加强土地利用的技术监督与管理以及增强人们的惜土意识。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11
第一章 绪论  11-16
  1.1 问题的提出  1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3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13
    1.2.3 研究现状评析  13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4
    1.3.1 研究目的和研究区域的选择  13-14
    1.3.2 研究意义  14
  1.4 研究内容  14-15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6
    1.5.1 技术路线  15
    1.5.2 技术路线  15-16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GIS 系统的建立  16-22
  2.1 研究区概况  16-19
    2.1.1 自然条件  16-18
    2.1.2 社会经济条件  18-19
  2.2 GIS 数据库的建立  19-22
第三章 九原区土地利用现状  22-26
  3.1 九原区土地资源特点  22
    3.1.1 土地资源相对丰富  22
    3.1.2 耕地后备资源较为充足  22
    3.1.3 水土组合条件好  22
    3.1.4 牧草地面积大  22
  3.2 九原区土地利用现状  22-23
    3.2.1 土地利用类型多样,耕地、牧草地占绝对优势  22-23
    3.2.2 土地利用以农林用地为主,利用程度较高  23
    3.2.3 土地利用类型演替速度明显加快  23
  3.3 九原区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23-26
    3.3.1 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矛盾日益突出,耕地减少速度加快  23-24
    3.3.2 土地质量下降,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脆弱  24
    3.3.3 农村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利用效率低,土地集聚效应不明显  24
    3.3.4 节约、合理用地意识不强,浪费现象时有发生  24-25
    3.3.5 林地面积减少快,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矛盾比较突出  25
    3.3.6 短期利益驱动,农转非现象比较严重  25-26
第四章 九原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26-37
  4.1 数量结构变化  26-27
  4.2 类型结构变化  27-29
  4.3 空间结构变化  29-37
    4.3.1 九原区土地利用分区情况  29-30
    4.3.2 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特征  30-34
    4.3.3 区域变化差异特征  34-37
第五章 九原区土地利用影响因素及利用评价分析  37-45
  5.1 土地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37-40
    5.1.1 自然因素  37
    5.1.2 社会因素  37-39
    5.1.3 经济因素  39
    5.1.4 政策因素  39-40
  5.2 九原区土地利用评价  40-45
    5.2.1 利用程度评价  40-41
    5.2.2 土地利用分区条件下空间结构评价  41-43
    5.2.3 利用质量评价  43-45
第六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45-51
  6.1 研究结论  45
  6.2 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建议的提出  45-49
    6.2.1 总体思路  45
    6.2.2 原则  45-47
    6.2.3 实现九原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和相应建议  47-49
  6.3 本文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49-51
参考文献  51-54
致谢  54-55
作者简历  55

相似论文

  1. 基础教育改革中过程性评价平台的构建与完善,G521
  2. 基于信息熵的课堂观察量化评价模型研究,G632.4
  3.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评价方法的实施研究,G633.67
  4. 基于感兴趣信息的高光谱图像压缩技术研究,TP391.41
  5. 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问题与对策研究,F301
  6. 城市商品住宅开发风险分析与应对研究,F293.35
  7. 冬青属植物资源收集与无性繁殖技术研究,S184
  8. 断指再植患者重返工作的影响因素分析,R658.1
  9.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10. 云南省人力资本空间网络结构关键效率因素研究,F249.27
  11. 对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G633.6
  12. 高校科技创新环境评价研究,G644
  13. 黑龙江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G644
  14. 我国高校BOT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研究,G647
  15. 市级旅游用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X820.3
  16. 山野菜石参营养成分与品质分析,S647
  17. 论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评价改革,G633.3
  18. 黄磷储罐区安全评价方法研究,TQ126.317
  19. 女性乒乓球服的热湿舒适性研究,TS941.15
  20. 孔光一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清宣法为主辨治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研究,R249.2
  21. 课堂互动对高中生英语口语能力影响的行动研究,G633.41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农业经济理论 > 土地经济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