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大都市郊区基本农田规划研究

作 者: 范文洋
导 师: 门明新;许皞
学 校: 河北农业大学
专 业: 土地资源管理
关键词: 大都市郊区 基本农田规划 不同级别行政主体 大兴区
分类号: F30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21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基本农田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将总体规划确定的耕地按照一定的指标优选划为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过程。科学合理地划定基本农田,对于保护耕地、稳定农业生产、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粮食安全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大都市郊区做为一个特定的区域,基本农田功能日趋丰富,各级行政主体对其关注焦点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其基本农田规划具有特殊性。大都市郊区基本农田的合理规划对于保障区域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因此,本文以北京市大兴区做为典型案例尝试探索大都市郊区基本农田规划研究思路,从而为基本农田规划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实际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借鉴参考。本文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背景,以大都市郊区基本农田功能为切入点,进一步探讨不同行政主体对基本农田的认识和关注焦点。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大都市郊区基本农田规划的理论体系,并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系统阐述了大都市郊区基本农田功能,进一步探讨不同级别行政主体对其认识和关注焦点,构建了适合大都市郊区的基本农田规划理论体系,完善了基本农田规划理论,为实际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2)本文丰富了大都市郊区基本农田功能内涵,认为基本农田的功能可以分为基本功能和外延功能,基本功能包括生产功能和以其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功能,外延功能包括生态功能、阻隔功能等。同时,认为不同级别行政主体对其关注焦点和侧重差异明显。(3)针对不同的行政主体对大兴区基本农田关注焦点的差异,分别对研究区耕地生产能力、生态和耕地稳定性三个方面进行了评价分级并落实空间分布,识别耕地资源相关属性高低。(4)综合基本农田生产能力、生态、稳定性三个方面的因素,采用逼近理想点排序模型进行排序,划定北京市大兴区基本农田综合适宜区34491.34 hm~2,并结合基本农田保护的连片性原则,最终划定基本农田31826.85 hm~2,主要分布在大兴东南部地区,西北部有零星分布。(5)将本研究规划结果与上轮规划的基本农田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数量、质量、空间分布等方面本研究规划结果更加趋于合理,而且可以有效缓解各级行政主体在基本农田规划中的矛盾,有利于实现共赢。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1 引言  10-20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0-11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17
    1.2.1 国内研究进展  11-15
    1.2.2 国外研究进展  15-17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17-20
    1.3.1 研究目标  17
    1.3.2 研究内容  17-18
    1.3.3 研究框架  18-20
2 理论基础  20-26
  2.1 相关概念辨析  20-23
    2.1.1 基本农田相关概念  20
    2.1.2 大都市与大都市郊区  20-21
    2.1.3 城市化和快速城市化  21-22
    2.1.4 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22
    2.1.5 耕地生态相关概念  22
    2.1.6 耕地稳定性  22-23
  2.2 理论基础  23-26
    2.2.1 区位理论  23
    2.2.2 生态系统平衡理论  23
    2.2.3 外部性理论  23-24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
    2.2.5 空间规划理论  24-26
3 大都市郊区基本农田规划理论体系构建  26-36
  3.1 大都市郊区基本农田功能概述  26-30
    3.1.1 基本农田的基本功能  27-28
    3.1.2 基本农田的外延功能  28-30
  3.2 不同行政主体对大都市郊区基本农田关注的焦点  30-34
    3.2.1 中央政府对基本农田功能的侧重  30-31
    3.2.2 地方省、市政府对基本农田功能的侧重  31-32
    3.2.3 区县政府对基本农田功能的侧重  32-34
  3.3 大都市郊区基本农田规划理论体系  34-36
4 数据来源及研究区概况  36-44
  4.1 数据获取与处理  36-37
    4.1.1 数据收集  36
    4.1.2 评价单元的确定  36
    4.1.3 野外调查  36-37
    4.1.4 室内分析  37
  4.2 研究区概况  37-41
    4.2.1 区位条件及功能定位  37-38
    4.2.2 自然状况  38-40
    4.2.3 社会经济状况  40
    4.2.4 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分析  40-41
  4.3 大兴建设用地、耕地空间变化分析  41-43
    4.3.1 大兴区建设用地扩张分析  41-42
    4.3.2 大兴区耕地减少分析  42-43
  4.4 小结  43-44
5 大兴区基本农田规划研究  44-68
  5.1 基本农田生产能力适宜性评价  44-50
    5.1.1 基于农用地分等的耕地单产核算  44-49
    5.1.2 耕地综合生产能力评价  49
    5.1.3 基本农田综合生产能力评价结果及分析  49-50
  5.2 基本农田生态适宜性评价  50-56
    5.2.1 耕地生态系统生态指标的选取  51-53
    5.2.2 基本农田生态适宜性评价  53-54
    5.2.3 基本农田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54-56
  5.3 基本农田稳定适宜性评价  56-61
    5.3.1 耕地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6-58
    5.3.2 数据的处理  58-59
    5.3.3 基本农田稳定的适宜评价结果分析  59-61
  5.4 大兴区基本农田综合规划  61-66
    5.4.1 大兴区基本农田单因素分析  61
    5.4.2 大兴区基本农田综合规划  61-66
  5.5 小结  66-68
6 基本农田规划合理性分析及相关保护建议  68-74
  6.1 本轮规划基本农田与上轮规划对比分析  68-70
    6.1.1 数量结构对比分析  68
    6.1.2 质量对比分析  68-69
    6.1.3 空间对比分析  69-70
  6.2 应用合理性分析  70
  6.3 基本农田相关保护建议  70-73
    6.3.1 基本农田的管理和保护  70-72
    6.3.2 基本农田的建设与投入  72-73
  6.4 小结  73-74
7 结论  74-75
参考文献  75-80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0-81
作者简历  81-82
致谢  82

相似论文

  1. 基于生态文明的中国大都市郊区发展模式研究,F205
  2. 大都市郊区就业促进政策研究,F249.27
  3. 基于FEFLOW的大兴区地下水动态模拟研究,P641.8
  4. 大都市郊区观光农园规划设计研究,TU984.18
  5. 居住郊区化与大都市郊区住区开发,F293.3
  6. 北京市大兴区水环境现状评价与保护对策研究,X820
  7. 上海市郊区城镇基础设施配置指标体系建构方法研究,TU984.2
  8. 我国大都市郊区新农村建设研究,X321
  9. 大城市多功能基本农田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F323.211
  10. 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问题与对策研究,F301
  11. 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的历史发展和现实启示,F301
  12. 基于土地环境与生态安全的土地利用对策研究,F301.2
  13.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中的地方政府职能研究,F301
  14. 西部地区土地资源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F301
  15.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补偿机制研究,F301
  16. 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研究,F301
  17. 章丘市土地整理现存问题研究,F301
  18. 我国农村土地法律关系若干问题分析,F301
  19. 城市化进程中征地拆迁补偿模式及其改革的探析,F301
  20. 广州H展贸中心土地征收补偿研究,F301
  21. 论民国南京政府时期的土地征收制度,D922.3;F301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农业经济理论 > 土地经济学 >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