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提高我国退休年龄的利弊及可行性分析

作 者: 李光华
导 师: 曹立前
学 校: 山东师范大学
专 业: 社会保障与管理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退休年龄 利弊 可行性
分类号: C913.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927次
引 用: 9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于20世纪末进入老年型国家,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提高我国法定退休年龄这一议题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提高我国退休年龄的可行性利弊及对策的定性分析,得出了提高退休年龄势在必行的结论,并在政策制定层面提出了系统的提高退休年龄的方案。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提出了退休年龄问题的研究背景,即在我国老龄社会来临的背景下我国退休年龄政策存在的弊端,以及国内外学者对退休年龄问题的研究情况;第二章分析了提高我国退休年龄的利处和弊端;第三章对提高我国退休年龄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第四章提出了提高我国退休年龄在政策制定层面的对策,即要有计划、分步骤地提高我国退休年龄,提高劳动适龄女性的劳动参与率,逐步推迟女性退休年龄,建立与工作(缴费)年限挂钩的养老金激励给付机制,逐步取消提前退休政策,鼓励新兴老龄产业发展以及提供更多适宜老年人的工作岗位。同时提出了缓解退休年龄提高后消极影响的政策措施。本文的理论意义是分析了现行退休年龄与人口老龄化之间的矛盾,用定性的方法阐述了提高我国退休年龄的可行性以及利弊关系。本文的现实意义是提出了提高我国退休年龄的系统性改革方案,并对缓解提高退休后的消极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8
引言  8-9
第1章 退休年龄问题的研究背景  9-18
  1.1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现状  9-13
    1.1.1 人口老龄化的有关概念  9
    1.1.2 老年型社会的国际通行标准  9-10
    1.1.3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和趋势  10-12
    1.1.4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12-13
  1.2 我国现行退休年龄与人口老龄化之间的矛盾  13-16
    1.2.1 我国退休年龄的演变情况  13-14
      1.2.1.1 1978 年以前  13
      1.2.1.2 1978 年至今  13-14
    1.2.2 现行退休年龄与人口老龄化之间的矛盾  14-16
  1.3 国内外关于退休年龄的研究情况  16-18
    1.3.1 国内研究情况  16-17
    1.3.2 国外研究情况  17-18
第2章 提高我国退休年龄的利弊分析  18-26
  2.1 提高我国退休年龄的有利面分析  18-23
    2.1.1 现行退休政策的弊端  18-20
    2.1.2 提高退休年龄是减轻养老金支付压力的需求  20-22
    2.1.3 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可以合理使用劳动力资源,增加即将退休年龄群体的收入  22
    2.1.4 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可以使退休时的养老金水平提高  22-23
    2.1.5 劳动争议案件发生率减小  23
  2.2 提高我国退休年龄的不利面分析  23-26
    2.2.1 对就业的影响  23-24
    2.2.2 对用人单位的影响  24
    2.2.3 对部分人群利益的影响  24
    2.2.4 对男女平等劳动权的影响  24-26
第3章 提高我国退休年龄的可行性分析  26-32
  3.1 退休年龄的决定因素  26-27
    3.1.1 人均寿命  26
    3.1.2 初始劳动年龄  26
    3.1.3 劳动环境与工作性质  26
    3.1.4 劳动力供求状况  26
    3.1.5 养老保险基金储备  26
    3.1.6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6-27
  3.2 提高退休年龄的可行性  27-29
    3.2.1 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  27
    3.2.2 退休人员的健康状况和自理能力  27-28
    3.2.3 智力劳动不断取代体力劳动  28-29
    3.2.4 中国平均受教育年限延长  29
  3.3 退休年龄与失业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29-32
第4章 我国退休年龄在政策制定层面的对策  32-41
  4.1 提高退休年龄的原则  32-33
    4.1.1 渐进和公平  32
    4.1.2 适当时机  32-33
    4.1.3 社会目标与个人利益兼顾  33
    4.1.4 兼顾就业  33
  4.2 提高退休年龄的方案设计  33-39
    4.2.1 提高劳动适龄女性的劳动参与率,逐步推迟女性退休年龄  33-35
    4.2.2 有计划、分步骤地提高我国退休年龄  35-36
    4.2.3 建立与工作(缴费)年限挂钩的养老金激励给付机制  36-37
    4.2.4 逐步取消提前退休政策  37-38
    4.2.5 鼓励新兴老龄产业发展,提供更多适宜老年人的工作岗位  38-39
  4.3 缓解提高退休年龄后的消极影响的政策措施  39-41
    4.3.1 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39
    4.3.2 拓展劳动就业渠道  39
    4.3.3 扩大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  39-40
    4.3.4 做好劳务输出工作  40
    4.3.5 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和运营  40-41
结论  41-42
注释  42-43
参考文献  43-45
致谢  45

相似论文

  1. 我国城市社区养老问题研究,D669.6
  2. 基于政策变迁理论视角的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可行性及对策研究,D631.42
  3.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F542
  4. 哈尔滨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D669.6
  5. 微藻DHA在几种烘焙产品中的应用,TS202.3
  6. 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的老年人娱乐产品人性化设计研究,TB472
  7. 大型半潜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与市场评估研究,U674.941
  8. 福建电信审计信息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F626
  9. NF公司敏感元器件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F426.6
  10. KZ公司光纤陀螺生产线建设可行性研究,V241.5
  11. 地方立法的扩张及其目的性引导,D920.0
  12.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农业发展及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研究,D422.6
  13. 人工萤火虫群优化算法改进及应用研究,TP18
  14. 沈阳市康平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研究,F842.6
  15. 2010年新增2000吨茅台酒技改工程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F426.82
  16. 大亚湾和岭澳核电站增建附加柴油机组可行性研究,TM623
  17. 老年居住建筑的户外景观设计研究,TU986
  18. 电控电执行器自动变速器电执行元件可行性研究,U463.212
  19. 快速公交(BRT)在我国城市的应用研究,U491.17
  20. 坐忘式虚拟现实艺术及其在应对人口老龄化中的应用研究,C913.6
  21. 我国浮动抵押的制度缺陷与立法补正,D923

中图分类: > 社会科学总论 > 社会学 >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 中、老年人问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