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基于网络的青少年道德学习

作 者: 赖丽
导 师: 蒋红斌
学 校: 湖南师范大学
专 业: 教育学原理
关键词: 青少年 网络 道德学习 基于网络的道德学习 德育策略
分类号: G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77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拓宽了青少年道德学习的空间和渠道,为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我们应该正确而客观的认识网络对于道德教育的价值和作用。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网络与青少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网络中包含着大量的道德学习资源,成为新时代青少年道德学习的新的平台,青少年基于网络的道德学习必定是大势所趋。而目前学校德育忽视了青少年基于网络的道德学习,面对这一新的问题,明显应对不足。鉴于此,本文在探讨基于网络的青少年道德学习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学校德育的应对之策,以期学校德育能充分利用网络所提供的资源环境和便捷的信息沟通方式,并采取相应的德育策略鼓励和引导青少年基于网络的道德学习,从而促进青少年道德发展。本文将从以下五部分展开: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是从网络时代提供的机遇与挑战、道德学习问题的凸显和基于网络的道德学习已经出现的萌芽三方面提出基于网络的青少年道德学习问题,并指出研究基于网络的青少年道德学习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笔者在该部分对目前国内关于道德学习的研究进行梳理和述评,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做了简要交代。第二部分:基于网络的青少年道德学习的背景、理论依据与可能。本部分指出网络时代的到来必将为青少年开辟新的道德学习场域。道德学习理论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又为基于网络的青少年道德学习提供了理论依据。人的生长和发展的本能与网络中存在的道德学习资源为基于网络的青少年道德学习提供了可能。第三部分:基于网络的青少年道德学习的概念厘定和特点分析。本部分将对道德学习、基于网络的道德学习和青少年三个核心概念进行界定。针对基于网络的青少年道德学习与课堂道德学习的不同,进一步提出并分析基于网络的青少年道德学习的特点:开放性、自主选择性、同辈群体性和体验性。第四部分:基于网络的青少年道德学习面临的问题。本部分将从网络、青少年、学校德育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基于网络的青少年道德学习面临的问题。第五部分:学校德育对基于网络的青少年道德学习的策略探析。本部分主要是针对基于网络的青少年道德学习面临的问题,提出学校德育可以并且应该采取的应对之策。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英文摘要  5-9
第一章 绪论  9-23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9-11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3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4
  第四节 相关研究综述  14-23
第二章 基于网络青少年道德学习的背景、理论依据与可能  23-30
  第一节 基于网络的青少年道德学习的背景  23-24
  第二节 相关理论依据  24-27
    一、道德学习理论  24-25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5-27
  第三节 基于网络的青少年道德学习的可能  27-30
    一、人具有生长和发展的本能  27-28
    二、网络中存在的道德学习资源  28-30
第三章 基于网络的青少年道德学习的概念厘定与特点分析  30-44
  第一节 概念厘定  30-34
    一、道德学习  30-31
    二、基于网络的道德学习  31-33
    三、青少年  33-34
  第二节 基于网络的青少年道德学习的特点分析  34-44
    一、开放性  34-36
    二、自主选择性  36-37
    三、同辈群体性  37-40
    四、体验性  40-44
第四章 基于网络的青少年道德学习面临的问题  44-54
  第一节 来自网络的挑战  44-47
    一、信息良莠不齐  44-45
    二、价值多元化  45-46
    三、虚拟性  46-47
  第二节 来自青少年自身的挑战  47-50
    一、自我监控能力不强  47-48
    二、信息筛选能力的缺乏  48-49
    三、抗诱惑能力不强  49-50
  第三节 学校德育对基于网络的青少年道德学习应对的不足  50-54
    一、对网络资源缺乏合理利用  50-51
    二、对道德学习问题的忽视  51-52
    三、相关研究工作的缺乏  52-53
    四、德育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当  53-54
第五章 学校德育对基于网络的青少年道德学习的策略探析  54-61
  第一节 提升学生道德学习的自主能力  54-55
  第二节 探索基于网络的道德学习模式  55-56
  第三节 引导与优化网络资源  56-57
  第四节 以学校为核心,形成家庭和社区的合力  57-59
  第五节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59-61
结语  61-62
参考文献  62-65
附录  65-66
后记  66-67

相似论文

  1. 基因调控网络模型描述语言研究,Q78
  2. 天然气脱酸性气体过程中物性研究及数据处理,TE644
  3. 复合超声振动拉丝的理论与实验研究,TG663
  4. 压气机优化平台建立与跨音速压气机气动优化设计,TH45
  5. 调频式电容位移传感器高速测频与非线性校正技术研究,TH822
  6. 基于多Agent理论的卫星协同定轨技术研究,V474
  7.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电动汽车电池组综合测试技术研究,U469.72
  8. 基于感性负载的车身网络控制系统,U463.6
  9. 复杂边界条件下多体结构的瞬态热分析,TK124
  10. 基于MODBUS的发电厂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TM621
  11. 配电网故障定位与网络重构算法的研究,TM727
  12. 基于蛋白质互作网络的疾病相关miRNA挖掘方法的研究,R341
  13. 多端口网络通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TN929.5
  14. 宽带卫星网络中的TCP拥塞控制机制的研究,TN927.2
  15. 多层卫星网络稳定性设计研究,TN927.23
  16. 多基地高频雷达固定站中央主机软件研制,TN957.5
  17. 卫星网络中移动IP路由选择的研究,TN929.5
  18. 基于OLSR的Ad Hoc网络功率意识路由协议,TN929.5
  19. 并行分布式网络模拟器PDNS容错技术的研究,TP302.8
  20. 基于NS2的PeerCast模拟平台设计与实现,TP311.52
  21. 中医舌诊中舌形与齿痕的特征提取及分类研究,TP391.4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