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说文通训定声》通假字的声母(舌齿音)研究

作 者: 赵云霞
导 师: 冯蒸
学 校: 首都师范大学
专 业: 汉语言文字学
关键词: 《说文通训定声》 通假字 舌齿音声母
分类号: H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4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由三部分组成,即“说文”、“通训”、“定声”。全书共18卷,是一部按古韵部改编《说文解字》的书。后人对此书的价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而朱骏声亦被评为“说文四大家”之一。虽说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是清代研究《说文》的重要成果,但是清人谈论它的,可谓绝无仅有,而现代研究者对它的关注程度也不是很高。讨论朱书的专篇论文数目有限,且多是集中在朱氏所创假借理论的得失评价或者对该著作的总体性概括评述方面。单峻峰先生首开先河,对《说文通训定声》的三个韵部的语音现象进行了研究,但是完全意义上来说,从音韵的角度对《说文通训定声》通假字所反映的语音现象进行整体性的研究目前基本属于空白。由于材料的纷繁性,而时间和经历有限的情况下,本文将把重点放在《说文通训定声》通假字的舌齿音声母研究上,力图为今后的上古音研究提供一些更充分的内部证据。本文共分上下两篇。上篇为研究篇,第一章绪论,主要简单介绍一下本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目的、前人既有的研究成果、写作原则和研究方法,概括的介绍一下朱骏声本人、《说文通训定声》一书及其中的[假借]理论。第二章到第五章为本文的重点,主要分析《说文通训定声》通假字舌齿音声母所反映的语音现象,对端(知)组、精(庄)组、章组、流音来、以母分别进行具体讨论。一方面,利用《说文通训定声》通假字所反映的语音现象来验证现有的上古音声母研究既有结论;另一方面,运用音韵学界既有结论来解释《说文通训定声》通假字例中出现的非常规语音现象,形成一种互证互用关系。第六章为结论,对资料中语音现象的分析所得结论给予了概括总结。下篇是资料篇,把[假借]条目下的所有通假字的舌齿音部分进行了整理,按互通情况制成通假字表,附于此处,便于核对和查找。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上篇 研究篇  9-49
  一、绪论  9-14
    1.1 概说  9-11
      1.1.1 选题意义及研究目的  9
      1.1.2 前人研究概况  9-10
      1.1.3 写作原则及研究方法  10-11
    1.2 朱骏声与《说文通训定声》概况  11-14
      1.2.1 作者生平简介  11
      1.2.2 《说文通训定声》简介  11-12
      1.2.3 《说文通训定声》[假借]简介  12-14
  二、端(知)组  14-20
    2.1 端(知)组通假字的声母分析  14-17
      2.1.1 古无舌上音  14-15
      2.1.2 “泥”母  15-17
      2.1.3 “喻四归定”说  17
    2.2 端组与他类通假字的声母分析  17-19
      2.2.1 端组和唇音  17-18
      2.2.2 端组和牙喉音  18-19
    2.3 小结  19-20
  三、精(庄)组  20-28
    3.1 精(庄)组通假字的声母分析  20-21
    3.2 精组与他类通假字的声母分析  21-25
    3.3 心母  25-26
    3.4 邪母  26-27
    3.5 小结  27-28
  四、章组  28-37
    4.1 章组通假字的声母分析  28-30
      4.1.1 章组与端(知)组  28-29
      4.1.2 章组与牙喉音(见、晓母)  29-30
    4.2 船母与禅母  30-32
    4.3 书母  32-33
    4.4 日母  33-35
    4.5 小结  35-37
  五、流音  37-47
    5.1 以母通假字的声母分析  37-41
      5.1.1 以母与端(知)组  37-40
      5.1.2 以母和齿音  40
      5.1.3 以母和牙喉音  40-41
      5.1.4 以母和唇音  41
    5.2 来母通假字的声母分析  41-46
      5.2.1 来母的音值  41-42
      5.2.2 来母与他类通假字的声母分析  42-46
        5.2.2.1 来母与舌音  42-43
        5.2.2.2 来母和唇音  43-44
        5.2.2.3 来母和牙喉音  44-46
    5.3 小结  46-47
  六、结论  47-49
下篇 资料篇  49-73
  《说文通训定声》通假字谱  49-73
参考文献  73-75
致谢  75-76

相似论文

  1. 《说文通训定声》重言形况字研究,H131
  2. 朱骏声转注新探,H131
  3. 朱骏声的转音理论及其古韵分部,H114
  4. 越南汉文写卷俗字研究,H44
  5. 《班马字类》通假字研究,H131
  6. 《说文通训定声》通假字的声母(唇、牙喉音)研究,H114
  7. 《十经文字通正书》通假字声母研究,H111
  8. 《说文通训定声》通假字入声韵部研究,H114
  9. 《黄帝内经》通假字研究,H121
  10. 《墨子》通假字音义关系研究,H122
  11. 《说文通训定声》假借研究,H124
  12. 古今字研究,H121
  13.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对大徐本《说文》中之形声字的改订研究,H122
  14. 试论通假字,H122
  15. 右文说研究,H13
  16. 郭店楚简通假字初探,H121
  17. 《说文通训定声》中的“说文”研究,H161
  18. 《说文通训定声》声符研究浅探,H114
  19. 《说文通训定声》词义引申研究,H131
  20. 《说文通训定声》的词义研究,H131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语音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